阳春三月,百花盛开,绿草如茵,车声辚辚,行过青草相间的官道,紧跟着仪仗过去的那辆大车仅用黄幔装饰,车内一个着赭袍的中年男子,气度高华、不怒自威,虽然已经不年轻了,仍可窥见昔日风华。
人世匆匆,百年光阴,己行过一半。上一次走过这条道的时候他还是个十岁顽童,单调的前行节奏令人昏昏欲睡,母亲的怀抱太温柔,他很快就睡了过去。醒来已经到了陌生的城市,这座城市叫开封,也是当时的京城——汴京,彼时的他怎么也想不到汴京会在他的手上成为梦里才有的繁华之都。
他在这里长大成人、功成名就,从无名小卒到君临天下,这是很多英雄的梦寐以求。他所向无敌,南方臣服、北方来朝。他是人人艳羡景仰的对象。可是这么多年,为什么总是意难平。他又不自觉地摩挲身侧的紫色香囊,一个十六岁少女的娇俏身影浮现在他心头,她来自江南诗礼世家,天仙化人、柔顺聪慧,虽说青梅竹马,但她幼承庭训、克已复礼,这个香囊还是她过门之后第一次送给他的礼物。想到这,他的嘴角漾起笑意,彷佛又回到十八岁那一年,结发夫妻、恩爱不移。泪眼朦胧间,少女的身影这么近又那么远,触不到、唤不回,泪湿了面庞,方才惊觉梦一场。是了,她都没有看到自己位尊九五就匆匆离世,海誓山盟皆是空幻,他终究赢得了天下失了她。
他轻叹一声,拭去眼角的泪,掀开窗帘。他第一次体会到洛水的山外青山,蓝色的天幕上飘着朵朵白云,垂柳青青沿着洛水绵延不断,入眼一片绿色。忽然他看到其中一株柳树下坐着一个白衣青年,那青年似乎喝醉了,侧倚着树干,一腿伸直,一腿弯曲,右手搭在弯曲的腿上,口中叼着一枝柳枝,待到他的车驾行到面前,笑着对他做了个揖,道:“别来无恙?”
他大喜,忙命人悄悄将白衣青年带到自己在郑州的行宫,又怕白衣青年悄悄离开,稍稍安定便来相见。他遣走了随从,亲自给白衣青年斟上一杯酒问道“真无,这些年,你去哪了?我派人四处找你都找不到,你怎么会在这里?”那叫真无的白衣青年道:“我听说官家要来,特来相见。”话音未落,就听他问道:“你来得正好,这次跟我一起去趟安陵。”真无知他心意,道:“她都走了十八年零两个月了。”“十一天!”他接了一句,仰首饮下了杯中酒,真无莞尔,自饮了一杯,他放缓了语气,又问了一句:“她……还好吗?”“好!”真无替他斟上酒,道“她跟两个孩子都好。”他心情舒缓了一些,又道“我想见见她。”真无摇摇头:“幽明殊途,生人勿念,亡人勿扰,对大家都好。”他的眼神又黯了下去:“好,我不想她,百年之后,我自去找她。”真无笑道:“是你的总是你的。”
他似掩饰着自己的尴尬,又道“我想见你就为一件事,没别的,就是我还有多长寿命?”真无道:“今年十月二十日夜里,如果是晴天的话,就可以延长一纪;否则就迅速安排妥当。”他道:“希望上天再给我一些时日,我不想辜负她的期望。”真无边给他斟酒边道:“万事随缘不可强求,古往今来能及得上官家的已经屈指可数,官家不必介怀。”他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岔开话题,又与真无说了些彼此别后之情。
不觉月已升至中天,洁白的月光洒下,将殿外的空地照得恍若白昼,二人都有了些醉意,他执意挽留,真无盛情难却只得留下。他让内侍安排了一间上好的住处,又拨了宫娥来照顾他。他走后来,真无伸了个懒腰,打开殿门也走了出去,过了好久也没见回来。内侍怕他悄悄溜走无法跟官家交待,只好出门寻找,刚出殿门,只见地下树影上似卧着一个人,抬首一看,果是真无睡在上面,以为他酒喝多了,又怕他摔下来,只得在树下好生看着,就这样坐了一夜。
次日,一行人去了安陵。陵区松柏已经合抱,郁郁葱葱,直插云霄,面对父母陵寝,想起昔日爹娘对他的疼爱,悲从中来,哭倒在陵前:“孩儿不孝,十几年,第一次来看爹娘,恐怕也是最后一次,以后再也没机会拜见爹娘。”随人听他哭得凄凉,也都背转身去,悄悄抹泪。安陵的北边是皇后的陵寝,当年的这场政治联姻不知是对还是错,他给得了一切,却给不了他的心。
他依次祭了安陵的所有陵寝,除了西北隅。十八年来,魂牵梦萦,如今到了面前却又踟蹰。这些年,他试过所有忘了她的方式,与别人相处、刻意回避,到头来他发现,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徒劳。处处无她,处处皆是她,她的一颦一笑早已融入他的心魂。他终于来到了她的面前,知道她喜欢素凈,便只在她陵前上了三炷清香,不敢多做停留,转身去了旁边的下宫。
下宫就设在她旁边,这是他当年的私心,一来若有几会谒陵可以在此陪她,二来不想祭祀离她太远,魂魄本无凭,若她有灵又要嗔怪他想得太多。恍惚间,他彷佛见到她盈盈走来,红装素裹、仙姿玉骨,他一时愣在原地,直到她走到自己面前,拉住他的手就往里走,一个清越的女子的声音道:“官家回来得正好,孝惠皇后好生面善,彷佛在哪见过似的。”他这才回过神来,拉他的是她的小皇后宋氏,在她身上,时光彷佛倒流,他又回到昔日那不知愁滋味的年纪。从他见到她的第一眼起,他知道上天还是怜悯他的。
这时,宋氏已经拉着他进了影殿。她就在他们面前,笑意盈盈,画匠为了讨他欢心,刻意画了凤冠霞帔,她何曾有过这等尊荣,连如今的这些都是他费尽心思争取来的。想到这他心中大恸,命人取来弓箭,穿过影殿、登上楼台,一箭往西北方她所在的位置射去,对左右随从言道:“我百年之后就葬在这里!”
公元976年10月20日,宋太祖赵匡胤崩于万岁殿,年五十。次年4月25日,葬在他生前所选定的陵址,恰是十五年前孝惠皇后上谥之日。
人世匆匆,百年光阴,己行过一半。上一次走过这条道的时候他还是个十岁顽童,单调的前行节奏令人昏昏欲睡,母亲的怀抱太温柔,他很快就睡了过去。醒来已经到了陌生的城市,这座城市叫开封,也是当时的京城——汴京,彼时的他怎么也想不到汴京会在他的手上成为梦里才有的繁华之都。
他在这里长大成人、功成名就,从无名小卒到君临天下,这是很多英雄的梦寐以求。他所向无敌,南方臣服、北方来朝。他是人人艳羡景仰的对象。可是这么多年,为什么总是意难平。他又不自觉地摩挲身侧的紫色香囊,一个十六岁少女的娇俏身影浮现在他心头,她来自江南诗礼世家,天仙化人、柔顺聪慧,虽说青梅竹马,但她幼承庭训、克已复礼,这个香囊还是她过门之后第一次送给他的礼物。想到这,他的嘴角漾起笑意,彷佛又回到十八岁那一年,结发夫妻、恩爱不移。泪眼朦胧间,少女的身影这么近又那么远,触不到、唤不回,泪湿了面庞,方才惊觉梦一场。是了,她都没有看到自己位尊九五就匆匆离世,海誓山盟皆是空幻,他终究赢得了天下失了她。
他轻叹一声,拭去眼角的泪,掀开窗帘。他第一次体会到洛水的山外青山,蓝色的天幕上飘着朵朵白云,垂柳青青沿着洛水绵延不断,入眼一片绿色。忽然他看到其中一株柳树下坐着一个白衣青年,那青年似乎喝醉了,侧倚着树干,一腿伸直,一腿弯曲,右手搭在弯曲的腿上,口中叼着一枝柳枝,待到他的车驾行到面前,笑着对他做了个揖,道:“别来无恙?”
他大喜,忙命人悄悄将白衣青年带到自己在郑州的行宫,又怕白衣青年悄悄离开,稍稍安定便来相见。他遣走了随从,亲自给白衣青年斟上一杯酒问道“真无,这些年,你去哪了?我派人四处找你都找不到,你怎么会在这里?”那叫真无的白衣青年道:“我听说官家要来,特来相见。”话音未落,就听他问道:“你来得正好,这次跟我一起去趟安陵。”真无知他心意,道:“她都走了十八年零两个月了。”“十一天!”他接了一句,仰首饮下了杯中酒,真无莞尔,自饮了一杯,他放缓了语气,又问了一句:“她……还好吗?”“好!”真无替他斟上酒,道“她跟两个孩子都好。”他心情舒缓了一些,又道“我想见见她。”真无摇摇头:“幽明殊途,生人勿念,亡人勿扰,对大家都好。”他的眼神又黯了下去:“好,我不想她,百年之后,我自去找她。”真无笑道:“是你的总是你的。”
他似掩饰着自己的尴尬,又道“我想见你就为一件事,没别的,就是我还有多长寿命?”真无道:“今年十月二十日夜里,如果是晴天的话,就可以延长一纪;否则就迅速安排妥当。”他道:“希望上天再给我一些时日,我不想辜负她的期望。”真无边给他斟酒边道:“万事随缘不可强求,古往今来能及得上官家的已经屈指可数,官家不必介怀。”他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岔开话题,又与真无说了些彼此别后之情。
不觉月已升至中天,洁白的月光洒下,将殿外的空地照得恍若白昼,二人都有了些醉意,他执意挽留,真无盛情难却只得留下。他让内侍安排了一间上好的住处,又拨了宫娥来照顾他。他走后来,真无伸了个懒腰,打开殿门也走了出去,过了好久也没见回来。内侍怕他悄悄溜走无法跟官家交待,只好出门寻找,刚出殿门,只见地下树影上似卧着一个人,抬首一看,果是真无睡在上面,以为他酒喝多了,又怕他摔下来,只得在树下好生看着,就这样坐了一夜。
次日,一行人去了安陵。陵区松柏已经合抱,郁郁葱葱,直插云霄,面对父母陵寝,想起昔日爹娘对他的疼爱,悲从中来,哭倒在陵前:“孩儿不孝,十几年,第一次来看爹娘,恐怕也是最后一次,以后再也没机会拜见爹娘。”随人听他哭得凄凉,也都背转身去,悄悄抹泪。安陵的北边是皇后的陵寝,当年的这场政治联姻不知是对还是错,他给得了一切,却给不了他的心。
他依次祭了安陵的所有陵寝,除了西北隅。十八年来,魂牵梦萦,如今到了面前却又踟蹰。这些年,他试过所有忘了她的方式,与别人相处、刻意回避,到头来他发现,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徒劳。处处无她,处处皆是她,她的一颦一笑早已融入他的心魂。他终于来到了她的面前,知道她喜欢素凈,便只在她陵前上了三炷清香,不敢多做停留,转身去了旁边的下宫。
下宫就设在她旁边,这是他当年的私心,一来若有几会谒陵可以在此陪她,二来不想祭祀离她太远,魂魄本无凭,若她有灵又要嗔怪他想得太多。恍惚间,他彷佛见到她盈盈走来,红装素裹、仙姿玉骨,他一时愣在原地,直到她走到自己面前,拉住他的手就往里走,一个清越的女子的声音道:“官家回来得正好,孝惠皇后好生面善,彷佛在哪见过似的。”他这才回过神来,拉他的是她的小皇后宋氏,在她身上,时光彷佛倒流,他又回到昔日那不知愁滋味的年纪。从他见到她的第一眼起,他知道上天还是怜悯他的。
这时,宋氏已经拉着他进了影殿。她就在他们面前,笑意盈盈,画匠为了讨他欢心,刻意画了凤冠霞帔,她何曾有过这等尊荣,连如今的这些都是他费尽心思争取来的。想到这他心中大恸,命人取来弓箭,穿过影殿、登上楼台,一箭往西北方她所在的位置射去,对左右随从言道:“我百年之后就葬在这里!”
公元976年10月20日,宋太祖赵匡胤崩于万岁殿,年五十。次年4月25日,葬在他生前所选定的陵址,恰是十五年前孝惠皇后上谥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