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虽然改了名字感觉有点奇怪啦~大家姑且看,就当短片完结吧……
-------------------------------------------------------------
夜色昏沉,皓月初升。
他一眼便看见了他,隔着十几步,他坐在桥沿上,身影削瘦,青衫一袭,漠漠然。
失了年少轻狂,那张等在季节里的素颜如白莲的开落——安详沉静,于夜色中慢慢模糊。
他在等一个人,一个永远也不能回来的人,所以他的神情那么寂寥。
阿斯兰知道,每一夜,每一夜,他都在这距他十几步的地方。
三年,整整,三年,一步也没有靠近,一步也不敢靠近。
每一夜,他都坐在桥沿上,执着萧,吹着同一首“长相思”,那一双手,骨节分明,白的几乎透明。
吴山青,越山青……
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
吴山和越山,青又黄,黄至青,几度轮换,青年也在这里苦等了一季又一季。
只是十几步而已,当年送别的曲子依然缭绕在耳边,他和他,却仿佛天人永隔。
“定平的柳都青了。”他说,少年时的脸青涩,眉眼却盈盈。
那时,一杯淡酒一支曲。百年的离索仿佛就找到了归宿。即使一别经年,记忆中的那张脸,却依然清晰,他不会忘记,那双眼,有着怎样的凌厉神采,又是如何的摄人心魄!
阿斯兰向十几步外望去。
“阿斯兰,定平的柳又青了。”少年变成了青年,笑得温润。
阿斯兰,你曾说,定平之柳再青之时,便是你归来之日。
漫天的柳絮和着萧曲飞舞,青石板的街,冷冷的反射着月色,月色之下的青衫,如此的凛然、决绝……
“阿斯兰……”喃喃轻语,眼神却空洞得可怕,泛着死一般的灰白。
他的眼盲了,再也见不到光明,一切的回忆就都茫茫然起来,若那人再不归来,他怕是要将他遗忘了吧……
“呵呵……”他含笑出声,清丽的容颜似是带了落叶的枯槁,仿佛神要将一切的颜色带走。
夜露深重,水珠细密地凝在他的玉石般的脸上,冰凉的触感却突然变得温温热热,竟是泪水……他用手一触,讶异道。
“少爷,”身后传来温柔的呼唤。女子双手执了披风,“夜太凉,请您回家吧……”
青年转过头,笑容融了一身的霜:“拉克丝?”
“是。”女子见了他脸上的泪,怔了怔,又温顺的低头,她从未见过他的泪,即使家国倾覆。
青年摸索着起身:“今天……是最后一夜了吧?”
“是。”名为拉克丝的女子答道,一双柔荑为他将披风盖上。
“好,我们回去罢。”他回过神,空洞的眼里又仿佛有了神采。
阿斯兰目送着他们相扶远去,与月下朦胧的景色融为一体,如此和谐,仿如一对相敬如宾多年的夫妻。
他曾离他那么近,近得可以看见他风华绝代的容颜,听清他说的每一句话。
他又离他那么远,那么远。所以他一步都跨不出去,十几步,这一跃而过的距离,成了生生割裂他们的鸿沟。
“基拉……基拉……”阿斯兰紧紧摄住胸口,那里,有一把无比钝拙的刀,慢慢地切,细细地碾,却让他生生地痛。
基拉,基拉。我回来了。每一夜,他都想对着那个孤孑的身影嘶吼——
——可是他不能。
他只能躲在十几步远的高屋建瓴的阴影下,偷偷的凝视……
基拉,基拉,这两个字,大概是刻进灵魂,即使血与火,都不能将它洗去——直到死亡夺走他的生命。
是的,他回来了,双手染满不洁的鲜血。
那一天,碧空如洗,碧空之下,大地却处于血与火之中,断臂,残躯,千万人的尸体堆积,千万人的血,渗进来韶都的土地,至今愤怒不息,血腥不散……
那一天,晚霞红得如此凄烈,如同凝入千万人生生的怨恨!
每一夜,每一夜,他站在这里,耳边仿佛还萦绕着幽幽的哭泣。
凶手。这两个字仿佛烙印。
他不能去见他,因为他的手上都是血,基拉的血亲,基拉的国人,子谦与他的家仇国恨。
那一天,他站在城墙上,往下俯瞰这座被他征服的城池,满心悲凉。
城下密密麻麻的人群,他看见了少年,站在其中,长身玉立,即使满脸污垢,依然卓尔不群。
紫色的眸子与他对视,没有怨恨,只有满满的哀戚:“为什么……是你?!”嘴唇扇阖,满城的喧嚣的湮没了苍白的声音。
身披铠甲,铁骑在侧,他却如此的惶恐,那双紫色的眸子看见了他!满手的血,满脸的血,满身的血,如此的丑陋而可憎。
每一夜,他看见他所爱的人守在月下,固执地吹着那首曲子,一遍又一遍。他看见他紫色的眼失了神采,变为灰白——
三年,终于到了。那么漫长,痛苦,却又如此幸福迷离。
按照青国的风俗,如果所爱之人已亡,活着的,就会守孝三年。
那么,他是在为他守孝吧——阿斯兰无声的笑了,基拉,基拉。你是想要用这样的方式做一个彻底的了断么?
舌间苦涩,玄清无声的笑了。
你看向我的那一刻,我就明白,在命运的齿轮下,我们是多么的无力,家国的命运高于个人,即使不愿,他们也只能沿着注定的方向,愈行愈远……再见时,怕是要刀柄相向。
阿斯兰转过身,隐入夜色中,模模糊糊间,又仿然听见那曲长相思……
长桥已晚柳依依,莫向空山诉离恨。
玉人何处教吹箫,却道相思了无益。
-------------------------------------------------------------
夜色昏沉,皓月初升。
他一眼便看见了他,隔着十几步,他坐在桥沿上,身影削瘦,青衫一袭,漠漠然。
失了年少轻狂,那张等在季节里的素颜如白莲的开落——安详沉静,于夜色中慢慢模糊。
他在等一个人,一个永远也不能回来的人,所以他的神情那么寂寥。
阿斯兰知道,每一夜,每一夜,他都在这距他十几步的地方。
三年,整整,三年,一步也没有靠近,一步也不敢靠近。
每一夜,他都坐在桥沿上,执着萧,吹着同一首“长相思”,那一双手,骨节分明,白的几乎透明。
吴山青,越山青……
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
吴山和越山,青又黄,黄至青,几度轮换,青年也在这里苦等了一季又一季。
只是十几步而已,当年送别的曲子依然缭绕在耳边,他和他,却仿佛天人永隔。
“定平的柳都青了。”他说,少年时的脸青涩,眉眼却盈盈。
那时,一杯淡酒一支曲。百年的离索仿佛就找到了归宿。即使一别经年,记忆中的那张脸,却依然清晰,他不会忘记,那双眼,有着怎样的凌厉神采,又是如何的摄人心魄!
阿斯兰向十几步外望去。
“阿斯兰,定平的柳又青了。”少年变成了青年,笑得温润。
阿斯兰,你曾说,定平之柳再青之时,便是你归来之日。
漫天的柳絮和着萧曲飞舞,青石板的街,冷冷的反射着月色,月色之下的青衫,如此的凛然、决绝……
“阿斯兰……”喃喃轻语,眼神却空洞得可怕,泛着死一般的灰白。
他的眼盲了,再也见不到光明,一切的回忆就都茫茫然起来,若那人再不归来,他怕是要将他遗忘了吧……
“呵呵……”他含笑出声,清丽的容颜似是带了落叶的枯槁,仿佛神要将一切的颜色带走。
夜露深重,水珠细密地凝在他的玉石般的脸上,冰凉的触感却突然变得温温热热,竟是泪水……他用手一触,讶异道。
“少爷,”身后传来温柔的呼唤。女子双手执了披风,“夜太凉,请您回家吧……”
青年转过头,笑容融了一身的霜:“拉克丝?”
“是。”女子见了他脸上的泪,怔了怔,又温顺的低头,她从未见过他的泪,即使家国倾覆。
青年摸索着起身:“今天……是最后一夜了吧?”
“是。”名为拉克丝的女子答道,一双柔荑为他将披风盖上。
“好,我们回去罢。”他回过神,空洞的眼里又仿佛有了神采。
阿斯兰目送着他们相扶远去,与月下朦胧的景色融为一体,如此和谐,仿如一对相敬如宾多年的夫妻。
他曾离他那么近,近得可以看见他风华绝代的容颜,听清他说的每一句话。
他又离他那么远,那么远。所以他一步都跨不出去,十几步,这一跃而过的距离,成了生生割裂他们的鸿沟。
“基拉……基拉……”阿斯兰紧紧摄住胸口,那里,有一把无比钝拙的刀,慢慢地切,细细地碾,却让他生生地痛。
基拉,基拉。我回来了。每一夜,他都想对着那个孤孑的身影嘶吼——
——可是他不能。
他只能躲在十几步远的高屋建瓴的阴影下,偷偷的凝视……
基拉,基拉,这两个字,大概是刻进灵魂,即使血与火,都不能将它洗去——直到死亡夺走他的生命。
是的,他回来了,双手染满不洁的鲜血。
那一天,碧空如洗,碧空之下,大地却处于血与火之中,断臂,残躯,千万人的尸体堆积,千万人的血,渗进来韶都的土地,至今愤怒不息,血腥不散……
那一天,晚霞红得如此凄烈,如同凝入千万人生生的怨恨!
每一夜,每一夜,他站在这里,耳边仿佛还萦绕着幽幽的哭泣。
凶手。这两个字仿佛烙印。
他不能去见他,因为他的手上都是血,基拉的血亲,基拉的国人,子谦与他的家仇国恨。
那一天,他站在城墙上,往下俯瞰这座被他征服的城池,满心悲凉。
城下密密麻麻的人群,他看见了少年,站在其中,长身玉立,即使满脸污垢,依然卓尔不群。
紫色的眸子与他对视,没有怨恨,只有满满的哀戚:“为什么……是你?!”嘴唇扇阖,满城的喧嚣的湮没了苍白的声音。
身披铠甲,铁骑在侧,他却如此的惶恐,那双紫色的眸子看见了他!满手的血,满脸的血,满身的血,如此的丑陋而可憎。
每一夜,他看见他所爱的人守在月下,固执地吹着那首曲子,一遍又一遍。他看见他紫色的眼失了神采,变为灰白——
三年,终于到了。那么漫长,痛苦,却又如此幸福迷离。
按照青国的风俗,如果所爱之人已亡,活着的,就会守孝三年。
那么,他是在为他守孝吧——阿斯兰无声的笑了,基拉,基拉。你是想要用这样的方式做一个彻底的了断么?
舌间苦涩,玄清无声的笑了。
你看向我的那一刻,我就明白,在命运的齿轮下,我们是多么的无力,家国的命运高于个人,即使不愿,他们也只能沿着注定的方向,愈行愈远……再见时,怕是要刀柄相向。
阿斯兰转过身,隐入夜色中,模模糊糊间,又仿然听见那曲长相思……
长桥已晚柳依依,莫向空山诉离恨。
玉人何处教吹箫,却道相思了无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