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欢德平历史,那么就随我的文章来一次历史穿越,把你带回到明代、清代的德平县。
…………前古略过,从德平县的县名说起。
五代后唐时期,割安德东北境及平昌地合为一县,两地各摘一字,名为德平县(德平有名自此开始)。
宋朝此地属河北东路。神宗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德平废县为镇(其时黄庭坚来德平任镇监),并入安德县。
哲宗元符初年(公元1098年),复置德平县,属德州,全称山东西路德州德平县。
元朝为山东东西道德州德平县。
明朝为山东布政使司济南府德平县。
清朝为山东布政使司济南府德平县。
德平县位置在京师南七百五十里,济南府北二百里。
县境面积;
东西广七十五里,南北袤七十五里(相当于现在平方的意思),通志县域东西九十里,南北五十五里。
正东四十里至武定府惠民县界又八十里至县治。
正西四十里至德洲又八十里至洲治。
正南三十五至临邑县界又三十五里至县治。
正北三十里至直隶宁津县界又二十里至县治。
县内河道:
钩盘河,在县南门外绕西门永丰桥下北流半里折而东去。
鬲津河,在县东南里许,其道与钓盘河同久淤。
马颊河又称大河、呼沙河,在县治东南三十里,鬲县故城之西。
笃马河又称徒骇河,由义渡口迤西入本县界流六十一里,过韩家桥入海。
小河今亦名(清)鬲津河,在县治西十二里,自陵县王宣庙北入本县界,流二十五里至范家桥入大河。
屯氏别河,在县治西北三十里,重平故城之南。
商河,在县治东门外平昌故城之南,北流至般县故城南绕而东下。
县内坡堤:
金堤,自德洲入禹贡、基山、宜丰三乡,于家桥北出县治。
黑水湾,在县治西北三十五里,其水黑色,传有秃尾龙潜于渊中,其深莫测,后遇早而枯。
蓋节渊,在县治东南三十里,鬲县故城之北。
田家堰,在县治西北十二里,自基山至范家桥,长数里,创始无考。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O年)大水溃决数丈,知县凌锡祺率民众堵堤筑堰,村庄幸免漂没,十七年(1891年)增修自王宣庙到范家桥接入大河堤。到现在我们当地还有“开了田家堰,淹了德平县
‘之说。
县内古迹:
平昌城在县治东北里许,汉置,熙宁三年(1070年)废。
鬲城在县治东南三十里,汉置,北齐天保七年(748年)废。
般城在县治东北三十里,汉置,唐贞观十四年(640年)废。
重平城在县治西北三十里,汉置。
盐运司城在县治东南半里许,明初置。
陆乡陆终氏封域在般县故城南三里。
见麟里,晋武帝咸空五年(279年),有白麟见于平原鬲县,因以名里(后来的白麟学校取其祥瑞之意而命名)。
甘露泉在内城外西南隔,水清而甘,为邑泉第一。
莲花台,在县治西南三十五里,相传汉烈帝为平原相时所筑。
基山在县治西十五里,高五丈,周三百六十步,上有寺。
长魁台,在县治东十五里,高十丈,周四百余步,相传为盘古生人处。
古塔在糜镇广教寺内,高十丈,唐贞观十三年(639年)尉迟敬得监修。
驸马府在县东南一里许,元察罕尚公主建府。
宜疏园在县东三里,左都御史葛守礼别墅方圆四十亩。
共达园在县东二里,尚宝卿葛昕别墅,垒石为峰,穿渠通水,亭榭掩映,花木环绕。
曹家塚传说是帝王墓,在县西北八里,高二丈,周二百步,何代帝王无考。
大王墓在县东南十八里,高三丈,周百步,姓氏无考。
汉、鬲候朱祐墓在县东南二十五里。
唐、济洲刺史赵龙墓在县西北半里。
元、德洲行省参政朱和墓在县西十五里,基山有神道碑。
元、廉访使万泯墓在县西南八里。
明、顺天府尹兰琦墓在县南二十五里,正德六年(1508年)勅建。
明、户部尚书葛环墓在城东北八里,隆庆二年(1568年)勅建。
明、都察院左都御史葛守礼墓在县东三里,万历七年(1579年勅建。
县城兵防:
顺治四年(1647年)设驻防官总练一名,四门官四名,民兵四百名。
康熙三年(1707年)裁掉,是年拨德洲营千总或把总一员,卒马兵二十名,步兵三十名驻防本邑。
咸丰年间有粤匪(太平天国洪秀全部)告警,知县奉檄民勇二百名驻刘家集为主,黄家集为次,旋既撤销。
同治年间以盐枭为患,委周家营驻巡西关,亦撤。
光绪十八年(1875年)奉委游击、守备各一员驻守孔家镇,以备盐枭亦。(以资料来看,德平县平时不养军兵,一旦有情况,随时招聘民兵、民勇。编者按。)
邮传(邮政):
康熙十三年(168o年)马四匹,走地马夫四名,发牌子一名,走地白夫十二名,青夫四名,安德水驿起浅夫五十名(从那时起我县已有专门的邮政,有骑马的,有走路的,有白班,有夜班,有水路拉纤的。编者按。)
县内津梁(桥梁):
永丰桥在内城西门外北,钓盘河上,明、初建,雍正十三年(1736年)重修。
义渡口桥在县西四十里,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修。
另、傅家桥,霍家桥,张谢家桥,范家桥,梁家桥(乾隆四十三年修),上郭家桥(乾隆四十六年修),马家桥,扬家桥(雍正年修),于家桥,下郭家桥(乾隆五十九年,义民高永兑募修),王家桥,闫家桥(乾隆四十六年监生张伟李斌募修),韩家桥,鸣凤桥(光绪十八年贡生庞清荣募修)。
县域内寺、庙、观、祠:
马神庙,土地祠,狱神庙,八蜡庙,火神庙,北极庙,龙王庙,东岳庙,泰山行宫,三皇庙,禹王庙,刘猛将军庙,金姑庙,玉皇庙,张仙庙,三官庙,药王庙,三义庙,云候庙,金候庙,扬候庙,葛公祠,白衣庵,观音堂,南海庵,龙泉寺,基山寺,兴隐寺,是观寺,观音寺,活佛寺。(我地村名有庙的很多,有的有记载、有年份,有的则无。编者按。)
乡镇及集市;
长魁乡,在县城东,共一百七十四村。
怀仁乡,在县城南,共一百九十村。
禹贡乡,在县城西南,共一百五十四村。
基山乡,在县城西,共一百五十村。
宜丰乡,在县城北,共一百五十五村。(全县共八百二十三村)。
理合务镇,三八集。糜镇,五十集。孔家镇,三八集。重平镇,四九集。兴隆镇,四九集。怀仁镇,一六集。义渡口,二七集。魁台五十集。另郑家坊,范家桥,孟家集,刘家集,于河集,……等等
县域内人口:
全县五乡各十里,里各十甲(当时的行政化分,编者按。)
明、正德七年(1512年),民户五千五百九十一,军户五百九十,将户一,校尉户十七,力土户十,各色匠役户五十七,厨户三,乐户三(明代各种工作分工明确,永乐年间我村由寿光迁入,可能属匠人铁匠类,编者按)。共计六千二百七十一户,人口四万一千一百三十七。
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有军民六千九百七十七户。
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有一万四千二百六十六户。
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有四万二千二百九十五户。
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有丁一万一千九百一十九人。
清、顺治四年(1646年)有丁一万八千五百四十八人。
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有丁二万九百四十八人。
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有丁二万四千二百三十九人。
乾隆五十一年(1735年)有丁七万二千六十四人。(以上数据有的是户数,有的是人数,有的是丁数,丁指各朝代对男劳力的界定,就象我在年轻时上面规定男18至45岁有修河义务等。请大家注意甄别,编者按。)。
县域内土地面积及收费:
大粮上地(好地)六百九十三顷九十六亩九分五厘。原征银二千七百七十两二钱九分五厘,又摊入丁银班匠寄粮润耗临米等项(相当于第一项是国税,第二项是地税,当时的官府也有费用,后一项就是。编者按。)征银三百八十九两四钱五分三厘,前、后相加共征银三千一百五十九两七钱四分八厘。
中地(中等地)五千七百七十五顷七十九亩四厘三线。共征银(为简明,我已省略去第二次的征银明细)一万九千七百五十七两五钱三分九厘。
下地(不好的地)五百五十六顷一十七亩八分二厘。共征银六百四十九两二钱五分七厘。
荒田二十二顷十五亩二分三厘三毫五线。共征银七十四两二钱一分。
学田六十亩,征银三两二钱五厘。
以上五类地共计七千四十八顷七十亩二分二厘二毫八线。共征银二万三千六百四十三两九钱五分九厘(以上田亩及收费具体年份不详。编者按。)
县领导及工作人员人数、工资:
知县一人俸银二十九两一钱五分九厘。
门子二名俸银(下同)十一两一钱一分八厘。
皂隶十三名七十二两二钱六分七厘。
仵作二名十六两六钱七分七厘。
马快八名一百二十四两五钱三分五厘。
民壮二十四名,一百九十二两。
禁卒八名,八十八两九钱四分四厘。(具体年代不详,无考。全部县直人员共计58名,不如现在一个镇或局人员多。编者按。)
本人才疏学浅,资料来源不详,只是简单介绍,虽然简短,但从中看出德平厚重的历史积淀,看过有不明处共探讨。
…………前古略过,从德平县的县名说起。
五代后唐时期,割安德东北境及平昌地合为一县,两地各摘一字,名为德平县(德平有名自此开始)。
宋朝此地属河北东路。神宗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德平废县为镇(其时黄庭坚来德平任镇监),并入安德县。
哲宗元符初年(公元1098年),复置德平县,属德州,全称山东西路德州德平县。
元朝为山东东西道德州德平县。
明朝为山东布政使司济南府德平县。
清朝为山东布政使司济南府德平县。
德平县位置在京师南七百五十里,济南府北二百里。
县境面积;
东西广七十五里,南北袤七十五里(相当于现在平方的意思),通志县域东西九十里,南北五十五里。
正东四十里至武定府惠民县界又八十里至县治。
正西四十里至德洲又八十里至洲治。
正南三十五至临邑县界又三十五里至县治。
正北三十里至直隶宁津县界又二十里至县治。
县内河道:
钩盘河,在县南门外绕西门永丰桥下北流半里折而东去。
鬲津河,在县东南里许,其道与钓盘河同久淤。
马颊河又称大河、呼沙河,在县治东南三十里,鬲县故城之西。
笃马河又称徒骇河,由义渡口迤西入本县界流六十一里,过韩家桥入海。
小河今亦名(清)鬲津河,在县治西十二里,自陵县王宣庙北入本县界,流二十五里至范家桥入大河。
屯氏别河,在县治西北三十里,重平故城之南。
商河,在县治东门外平昌故城之南,北流至般县故城南绕而东下。
县内坡堤:
金堤,自德洲入禹贡、基山、宜丰三乡,于家桥北出县治。
黑水湾,在县治西北三十五里,其水黑色,传有秃尾龙潜于渊中,其深莫测,后遇早而枯。
蓋节渊,在县治东南三十里,鬲县故城之北。
田家堰,在县治西北十二里,自基山至范家桥,长数里,创始无考。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O年)大水溃决数丈,知县凌锡祺率民众堵堤筑堰,村庄幸免漂没,十七年(1891年)增修自王宣庙到范家桥接入大河堤。到现在我们当地还有“开了田家堰,淹了德平县
‘之说。
县内古迹:
平昌城在县治东北里许,汉置,熙宁三年(1070年)废。
鬲城在县治东南三十里,汉置,北齐天保七年(748年)废。
般城在县治东北三十里,汉置,唐贞观十四年(640年)废。
重平城在县治西北三十里,汉置。
盐运司城在县治东南半里许,明初置。
陆乡陆终氏封域在般县故城南三里。
见麟里,晋武帝咸空五年(279年),有白麟见于平原鬲县,因以名里(后来的白麟学校取其祥瑞之意而命名)。
甘露泉在内城外西南隔,水清而甘,为邑泉第一。
莲花台,在县治西南三十五里,相传汉烈帝为平原相时所筑。
基山在县治西十五里,高五丈,周三百六十步,上有寺。
长魁台,在县治东十五里,高十丈,周四百余步,相传为盘古生人处。
古塔在糜镇广教寺内,高十丈,唐贞观十三年(639年)尉迟敬得监修。
驸马府在县东南一里许,元察罕尚公主建府。
宜疏园在县东三里,左都御史葛守礼别墅方圆四十亩。
共达园在县东二里,尚宝卿葛昕别墅,垒石为峰,穿渠通水,亭榭掩映,花木环绕。
曹家塚传说是帝王墓,在县西北八里,高二丈,周二百步,何代帝王无考。
大王墓在县东南十八里,高三丈,周百步,姓氏无考。
汉、鬲候朱祐墓在县东南二十五里。
唐、济洲刺史赵龙墓在县西北半里。
元、德洲行省参政朱和墓在县西十五里,基山有神道碑。
元、廉访使万泯墓在县西南八里。
明、顺天府尹兰琦墓在县南二十五里,正德六年(1508年)勅建。
明、户部尚书葛环墓在城东北八里,隆庆二年(1568年)勅建。
明、都察院左都御史葛守礼墓在县东三里,万历七年(1579年勅建。
县城兵防:
顺治四年(1647年)设驻防官总练一名,四门官四名,民兵四百名。
康熙三年(1707年)裁掉,是年拨德洲营千总或把总一员,卒马兵二十名,步兵三十名驻防本邑。
咸丰年间有粤匪(太平天国洪秀全部)告警,知县奉檄民勇二百名驻刘家集为主,黄家集为次,旋既撤销。
同治年间以盐枭为患,委周家营驻巡西关,亦撤。
光绪十八年(1875年)奉委游击、守备各一员驻守孔家镇,以备盐枭亦。(以资料来看,德平县平时不养军兵,一旦有情况,随时招聘民兵、民勇。编者按。)
邮传(邮政):
康熙十三年(168o年)马四匹,走地马夫四名,发牌子一名,走地白夫十二名,青夫四名,安德水驿起浅夫五十名(从那时起我县已有专门的邮政,有骑马的,有走路的,有白班,有夜班,有水路拉纤的。编者按。)
县内津梁(桥梁):
永丰桥在内城西门外北,钓盘河上,明、初建,雍正十三年(1736年)重修。
义渡口桥在县西四十里,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修。
另、傅家桥,霍家桥,张谢家桥,范家桥,梁家桥(乾隆四十三年修),上郭家桥(乾隆四十六年修),马家桥,扬家桥(雍正年修),于家桥,下郭家桥(乾隆五十九年,义民高永兑募修),王家桥,闫家桥(乾隆四十六年监生张伟李斌募修),韩家桥,鸣凤桥(光绪十八年贡生庞清荣募修)。
县域内寺、庙、观、祠:
马神庙,土地祠,狱神庙,八蜡庙,火神庙,北极庙,龙王庙,东岳庙,泰山行宫,三皇庙,禹王庙,刘猛将军庙,金姑庙,玉皇庙,张仙庙,三官庙,药王庙,三义庙,云候庙,金候庙,扬候庙,葛公祠,白衣庵,观音堂,南海庵,龙泉寺,基山寺,兴隐寺,是观寺,观音寺,活佛寺。(我地村名有庙的很多,有的有记载、有年份,有的则无。编者按。)
乡镇及集市;
长魁乡,在县城东,共一百七十四村。
怀仁乡,在县城南,共一百九十村。
禹贡乡,在县城西南,共一百五十四村。
基山乡,在县城西,共一百五十村。
宜丰乡,在县城北,共一百五十五村。(全县共八百二十三村)。
理合务镇,三八集。糜镇,五十集。孔家镇,三八集。重平镇,四九集。兴隆镇,四九集。怀仁镇,一六集。义渡口,二七集。魁台五十集。另郑家坊,范家桥,孟家集,刘家集,于河集,……等等
县域内人口:
全县五乡各十里,里各十甲(当时的行政化分,编者按。)
明、正德七年(1512年),民户五千五百九十一,军户五百九十,将户一,校尉户十七,力土户十,各色匠役户五十七,厨户三,乐户三(明代各种工作分工明确,永乐年间我村由寿光迁入,可能属匠人铁匠类,编者按)。共计六千二百七十一户,人口四万一千一百三十七。
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有军民六千九百七十七户。
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有一万四千二百六十六户。
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有四万二千二百九十五户。
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有丁一万一千九百一十九人。
清、顺治四年(1646年)有丁一万八千五百四十八人。
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有丁二万九百四十八人。
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有丁二万四千二百三十九人。
乾隆五十一年(1735年)有丁七万二千六十四人。(以上数据有的是户数,有的是人数,有的是丁数,丁指各朝代对男劳力的界定,就象我在年轻时上面规定男18至45岁有修河义务等。请大家注意甄别,编者按。)。
县域内土地面积及收费:
大粮上地(好地)六百九十三顷九十六亩九分五厘。原征银二千七百七十两二钱九分五厘,又摊入丁银班匠寄粮润耗临米等项(相当于第一项是国税,第二项是地税,当时的官府也有费用,后一项就是。编者按。)征银三百八十九两四钱五分三厘,前、后相加共征银三千一百五十九两七钱四分八厘。
中地(中等地)五千七百七十五顷七十九亩四厘三线。共征银(为简明,我已省略去第二次的征银明细)一万九千七百五十七两五钱三分九厘。
下地(不好的地)五百五十六顷一十七亩八分二厘。共征银六百四十九两二钱五分七厘。
荒田二十二顷十五亩二分三厘三毫五线。共征银七十四两二钱一分。
学田六十亩,征银三两二钱五厘。
以上五类地共计七千四十八顷七十亩二分二厘二毫八线。共征银二万三千六百四十三两九钱五分九厘(以上田亩及收费具体年份不详。编者按。)
县领导及工作人员人数、工资:
知县一人俸银二十九两一钱五分九厘。
门子二名俸银(下同)十一两一钱一分八厘。
皂隶十三名七十二两二钱六分七厘。
仵作二名十六两六钱七分七厘。
马快八名一百二十四两五钱三分五厘。
民壮二十四名,一百九十二两。
禁卒八名,八十八两九钱四分四厘。(具体年代不详,无考。全部县直人员共计58名,不如现在一个镇或局人员多。编者按。)
本人才疏学浅,资料来源不详,只是简单介绍,虽然简短,但从中看出德平厚重的历史积淀,看过有不明处共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