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臂弓吧 关注:15贴子:140
  • 13回复贴,共1

神臂弓有一种可能是竖臂片箭弩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关于神臂弓的记载比较含糊,而且它还有“偏架弩”的别名。
偏架一词颇为奇怪。弩一般是平架弩臂的,偏架是怎么做的呢?推测应该是两种情况,一是弓臂和平架弩一样平置,但是只用半边,所以说是偏架。但是这样威力就会大为减小,不符合军事需要。一是弩臂放置在一侧,仍然保持一对,就像平时使用的弓。
神臂弓,弓的分类名词意味着该武器有弓的外观。偏架弩,弩的分类名词意味着该武器依旧像弩一样有待击发装置。
因此,竖置弩臂应该是一种可能的设计。这一武器有可能是一种竖置弓臂、使用片箭/弩箭的弩。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8-09-18 17:36回复
    这种设计在现代依然存在。国外有一种比较少见弩,设计为竖置弩臂,有人称之为悬空弩。
    国内也有人制作了一种玩具,给小孩子玩,可以通过旋转弩身,将弩臂转换为平架和竖架,竖架的形式被称为“弓箭式”。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8-09-18 17:39
    回复
      竖架弩臂的时候,弓弦从侧面勾住弩机,这就是偏架弩了。可以待击发的弓箭式设计,有利于节省体力,增加发射次数,臂力如神,自然就是神臂弓了。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8-09-18 17:41
      回复
        记得知乎上就开过类似的脑洞,有人按那个思路还真的整了一个小型仿制品出来,不过威力不佳


        IP属地:山东5楼2019-08-26 10:58
        回复
          据《文献通考》记载:“ 儿始能行,烧铁石烙其跟?,使顽木不仁,故能履棘茨根?卉而不伤。儿始生,秤之以铁如其重,渍之毒水,儿长大,煅其钢以制刀,终身用之。试刀必斩牛,仰刃牛项下,以肩负刀,一负即殊者,良刀也。弩名偏架弩,随跳跃中,以一足蹶张,背手傅矢,往往命中。钅仓名掉钅仓,长二丈馀,徒以护弩,不恃以取胜。”在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蛮族战士,也有用偏架弩的,但这种弩也是用的蹶张的方式,不太可能是竖立弩


          IP属地:山东6楼2019-08-26 11:01
          回复
            神臂弓相比汉人传统的弩到底创新在哪里?央视的《古代兵器大揭秘》中展现的“神臂弓”相对之前复原的汉朝弩仅仅是增大了磅数,多了一个铁质踏环。但在神臂弓出世之前的兵书《武经总要》上,宋朝所有弩都是配备了踏环的


            IP属地:山东7楼2019-08-26 11:08
            回复
              所以能让宋朝满朝文武惊叹“最为利器”的神臂弓显然不可能是那么简陋的改进


              IP属地:山东8楼2019-08-26 11:10
              收起回复
                感觉神臂弓是类似欧洲一样采取了某种上弦机器,或者在弩弓身上有什么改进,我个人倾向于后者


                IP属地:山东9楼2019-08-26 11:15
                回复
                  根据《梦溪笔谈》记载,神臂弓原名偏架弩,是一种弓体竖放而非横放的弩,弓箭按于右侧而非上方。这样的设计,使得神臂弓和一般的弓一样,在抛射状态下也可以利用弓身标记进行瞄准。明代《武备志》配的“神臂弩”插图中,也可以看到明显的偏架结构。所以射击方式与弩不一样,不是平射而是抛射。神臂弓既然能够装备弓兵而不是弩兵,说明它克服了一些弩的缺点,综合了一些弓的优点。弩相对于弓,其劣势在于:横向太宽,无法组成进行密集阵型排列;射速慢;望山高度有限,只能进行直瞄射击,抛射状态下不仅无法瞄准,而且弩臂会遮挡目标。而且弓体竖放也让神臂弓可以组成密集阵型,射击精准优于弓,相比弓更易于操作和学习,这应当也是神臂弓装备弓手部队的原因之一。
                  另外还有一个最典型的证据,那就是宋军的“叠阵”。
                  “叠阵”是专门克制金兵重骑兵的一种阵型,叠阵的核心是放在中军位置的步兵。这些步兵前方为长枪兵,全部坐在地上,不准站起来。后面是三排弓弓弩手:第一排为强弓手;第三排为强弩手;前两排都单膝跪坐在地上待命;最后面的是神臂弓。


                  10楼2020-09-26 18:55
                  收起回复
                    清·納蘭性德《淥水亭雜識》卷三:「宋之神臂弓,本弩也。名為弓者有故,弓弦必刮弩臂而行。弓力不盡於矢,神臂於臂之行矢處,削而下之,弦得空行,力得盡於矢也。」
                    ====
                    这个和我的想法很接近


                    11楼2021-03-10 23: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