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著吧 关注:89,074贴子:783,699

《香水》读后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无数次的想动手写一篇读后感,却一直未能如愿,一是懒惰,二是对自己的表达能力没有信心,虽然这么多年过去了,但是这件事一直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不过既然写东西不是我的强项,那么这些杂乱无序的文字吧友们少不了要多担待了。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8-07-31 20:56回复
    在我所读过的作品中能称为经典的不在少数,但是像此书一样带给我这种阅读体验的却少之又少。它让我想起了卡夫卡,我夸大其词了吗?至少在我眼里作者是担的起这种赞誉的。这本书如此畅销可能是一个误会,有多少人理解它?当然,我的解读也只是为这部寓言式的作品提供另一种不同的视角罢了。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8-07-31 21:03
    回复
      我比较喜欢那种自由联想和内心独白的作品,我想这可能和个人的气质有关,因为现实中我就是一个这样的人:囿于自我,而乐此不疲。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8-07-31 21:06
      回复
        当我从书店把它买回家以后,我几乎是着了迷,上班的时候用手机看,下班的时候在公交车上看,回到家里看纸质书。我读的极慢,看到精彩处会合上书平静一下,或者静静的发呆,任思绪纷飞,于是一本不算太厚的书看了近一个星期。如果说一开始它能让我读下去是因为故事本身离奇有趣,那么越往后我就越觉得疑虑重重不知所措,仿佛作者处处都另有所指,但指的是什么我却一无所知。直到我读到格雷诺耶离开城市在山洞生活的篇章,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才慢慢得像我们敞开,我认识到这困境不单单是主人公的困境,而是每个人由懵懂到觉醒的必经之路。再后来,当我读到主人公在阿尔努菲夫人的作坊里学习香味的提取方法时我恍然大悟,这不就是艺术创作从我们的记忆中提取素材的手段吗。(多年以后重读,读到这个地方时对当初的解读感到疑惑,但在当时那种感受却是非常真切的,那种真切是随着一点一点的惊讶积累起来的,以至于我从来没有怀疑过。)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8-07-31 21:24
        回复
          此时,书已接近尾声,但是我决定重新再读,这样做的结果是,以前模糊不清的地方渐渐明晰。我想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主人公的超人嗅觉和自身没有气味之间有什么联系?如果这样看待这个问题的话或许就能稍微理解两者之间的共生关系了:一个对事物抱有偏见的人会用一颗敏感的心来观察事物吗?(这里可与扶养他的加拉尔夫人因后天原因失去嗅觉的情况相互参照。)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8-07-31 21:33
          回复
            他行事低调顺从,仿佛他只关心自己的内心世界,至于其他的都是无关紧要的。是马雷大街的少女唤醒了他,让他体会到幸福,给了他的生活的乐趣——那就是把她据为己有。于是,他开始给落魄的香水商人巴尔迪尼当学徒,学会了制作香水的技艺。可是很快他就发现,用这种方法无法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他病倒了,这几乎要了他的命,但是当他的师傅告诉他,还有其他方法时,他竟然从医生宣判的死亡中痊愈了。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8-07-31 21:42
            回复
              他再次开始了他的求学路。当他离城市和人群越远,就越陶醉于清纯的空气之中,终于他再也无法忍受人类的气息,在一个火山顶上停了下来,他找到了一个山洞栖息,这才是他理想中的生活。就这样他呼吸着清纯的空气,静静的享受着孤独,过的非常充实,他沉浸在自己的气味图书馆中,畅饮着那些美妙的香味,直到此时此刻格雷诺耶才明白,他根本不需要在占有什么,在回忆中他什么都有,他是世上最富有的人,即使死在这里也不会觉得遗憾。不过,在某一天,他还是意识到这个问题:他自己是什么?虽然他的大脑中有数不清的气味,但是很显然那不是他的,他知道自己没有味道,那些只是他的附属物,反过来想,他不知道自己是什么,那么他就会成为自己所拥有的气味的附属物,这些附属物终有一天会将他淹没,让他迷失。没有犹豫,格雷诺耶下山了,像一个成熟了的查拉图斯特拉。而这时距他初次登上山顶已经过去了七年。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8-07-31 22:01
              回复
                后来的事情则顺利的多,他只用了几天时间就以正常人的身份混迹在人群中了。先是在阿尔努菲夫人的香水作坊当学徒,掌握了提取人类体香的关键技术,然后接连不断的杀害了二十五名少女。无一例外,她们都美的让人惊叹,或者用格雷诺耶的话来说:"其实吸引大家的并非是她们的外貌,而是那无与伦比的香味。"或许事实就是如此:我们为美所倾倒,却不知道美的本质。再后来东窗事发,格雷诺耶被判死刑,在刑场上他用了一滴用被害少女的体香制成的香水令上万人陷入疯狂。格雷诺耶此刻化身成了爱与美的神,人们匍匐在这种力量面前,任由情感驱使。这使我想到了热罗姆的名画《法庭上的芙丽涅》,在面对美时我们与画中的法官和本书中这些疯狂的男女又有什么不同呢?行刑在一种yin乱的场景中落幕了,格雷诺耶离开了这座城市。只要他愿意,他可以征服世界,但这不是他的目的,他依旧对自己一无所知,而那香水是太容易消散的东西。他不可能再回到人群中去了,他受够了那种腐臭的味道,他也不会再回到山洞,他了解了孤独的滋味。他已经失去了生的意义。最后他用香水浇在自己身上,化身为天使承受着人们对他的爱,葬身于一群盗匪与妓女的口中。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8-07-31 22:25
                回复
                  在看完了这个故事之后,请允许我用我的方法来讲述它:主人公出生在一个腐臭的世界上,怀着一颗敏感的心(嗅觉)去探索世界,但是一直无法了解自己(自身没有任何味道)。在成长的过程中他看到了人性的自私和贪婪,生活的挫折也让他变得更加坚韧(每次都躲过了死神的镰刀),一次邂逅使他明白了爱与美的真谛(和马雷大街的红发少女的相遇),终于她成为了他的一部分,永远的留在了他的回忆之中(将她杀害并嗅光了他的味道)。他开始构思一件伟大的艺术品(用少女的香味做成的香水),仿佛只有这样他的人生才够完整。通过不懈的努力他终于成功了,世人在这美面前疯狂,而他也因为承受了人们对这份美所迸发出的炽热的爱意而消亡(葬身于一群游民的口中)。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8-07-31 22:45
                  回复
                    这是一本充满憎恨与丑陋的书,也是一本充满了爱与美的书。书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与主人公有关的人物大多都不得善终,这是否预示着,在成长的路上,他永远是孤独的?不过,对于一个天才来说孤独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与人的距离远了,与神的距离就近了。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8-07-31 22:53
                    回复
                      鉴于我对此书的理解,不妨把副标题‘一个谋杀犯的故事’改为‘一个艺术家的故事’。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8-07-31 22:55
                      回复
                        @JrYuan🌟 虽然晚了一点,但好歹算履行了承诺,虽然有点杂乱,但基本上把我想说的都写了下来。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8-07-31 23:04
                        回复
                          我对此书的感觉-----一个金点子真的可以养活一个大长篇,这书已经nb到光看书名就能把内容猜个七七八八,再看下内容简介基本能撸清了 。这种寓言体在卡尔维诺的作品里已经基本发挥到极致写无可写,再来一位新时代伊索,也不过换盘菜尝尝,心中再难起波澜。


                          IP属地:云南13楼2018-07-31 23:15
                          收起回复
                            看过翻拍的电影版,一个人可以为香味执着的地步,感觉最后他就像一个“王”一样操控了一片人。好几年看的电影,印象不是很深刻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8-08-11 16:54
                            收起回复
                              dd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8-08-11 18: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