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成长计划2吧 关注:146,986贴子:4,458,939

回复:【帝成档案】录二:华夏男宠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3汪锜
生平:邹邑人氏,东周春秋时期鲁国少将军。鲁昭公姬裯在位时,公子姬公为与少将军汪锜同性相恋,被视为悖逆天伦之行而不容于世。天问沧海烟云,伊卿顾谁惘?山诉青冥地荒,君子何所怅?道之所在,义之所向,情之所终——虽千万人,吾往矣!公元前517年,鲁国内乱爆发,国都危亡旦夕,汪锜随公子出阵,遇叛军重伏,力竭战死。朝中议殡仪,欲以殇礼将此二人分葬。时孔子仕昭公,出曰“能执干戈以卫社稷,可无殇也”,遂改以国礼收殓,合葬同寝。


35楼2018-07-02 21:10
回复
    14魏丑夫
    生平:芷阳人氏,东周战国时期秦国宣太后的男宠。他因出生的时辰是丑时而得名。自昭襄王嬴稷在位,其母芈八子临朝称制,是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摄政太后。芈太后孀居日久,内宠俊俏儿郎,以丑夫最得欢心。昭襄王四十二年,芈后临终,言称“为哀家葬,必以魏郎殉九泉”。其大惧,以重金贿太后近臣庸芮。庸芮遂进言“若死者魂灵无知矣,何为空以所爱葬于无知之死人哉!若死者有知,先王积怒之日久矣,太后救过不赡,何暇乃私魏丑夫乎?”故罢。


    36楼2018-07-02 21:10
    收起回复
      16籍孺
      生平:长安人氏,西汉孝高皇帝刘邦的男宠。他是汉朝未央宫中的内侍,长身而立,面如冠玉,剑眉星目,凤眼生威,汉高祖刘邦甚是心悦其容仪,常邀他伴驾在侧。公元前196年,“汉初三大名将”之一、淮南王英布起兵反叛,事发的兵报八百里加急送入京师,刘邦却因汲汲于陪伴籍孺而不出席朝议。大将军、舞阳侯樊哙性情急躁,拽扯着丞相萧何的袖子闯宫便要奏禀,正当撞破刘邦醉卧美男膝。高祖崩后,他遭吕太后赐死。司马迁将其写入《史记·佞幸传》。


      38楼2018-07-02 21:11
      回复
        17审食其
        生平:沛县人氏,西汉孝高皇后吕雉的男宠。昔年刘邦起兵,将老父和妻女托付邻人审食其照料;楚汉之争,曾同遭霸王项羽俘虏,生死磨难。公元前202年,大汉建国,受封辟阳侯。昔年赵夫人有宠于高祖,为吕后所不容,其弟拜求为姊求情,他虽收金却弃之不顾,赵姬在生下儿子刘长后不久便遭吕雉逼杀。惠帝继位,吕后称制,他常奉太后懿旨入宫,彻夜不归,在前朝官至丞相,惠帝欲诛之而未成。文帝登基,他被罢相贬民。淮南王刘长为报母仇将其击杀。


        39楼2018-07-02 21:11
        回复
          18闳孺
          生平:长安人氏,西汉孝惠皇帝刘盈的男宠。惠帝虽在位,然则吕后称制,政事大小皆决于太后,又命儿子与外孙女张嫣结夫妇。刘盈因与张嫣是嫡亲甥舅关系,素来相敬如宾,止之于礼。吕后为求嫡亲皇嗣,亦不允其他宫妃与儿子同房,惠帝渐移情于内侍闳孺。时吕后与审食其有私情,惠帝欲除之而后快,审食其拜见闳孺,言道我若既死,物伤其类。闳孺惧而向惠帝乞怜,食其故活命。文帝登基,他被逐出宫外,未知所终。司马迁将其写入《史记·佞幸传》。


          40楼2018-07-02 21:12
          回复
            19邓通
            生平:南安人氏,西汉孝文皇帝刘恒的男宠。他性情诚谨,擅长行水驭船,被召入宫中为黄门郎。文帝喜黄老之学,笃信长生,曾在梦中登天,有一黄门郎推其入云,醒来后遍寻此人,以其名谐音“登通”大有恩幸。刘恒曾令相士许负为邓通相面,言道其会因穷困饥饿而早逝。文帝怜之,予他掌管铜矿铸钱之业,富甲天下。文帝患痈,邓通曾为吸吮患处,及至太子,面露难色,刘恒以不孝将刘启叱出。景帝继位,将他削职贬民,抄没家产,流落街头,行乞而终。


            41楼2018-07-02 21:12
            回复
              20韩嫣
              生平:平阳人氏,汉武帝刘彻的宠臣。他是弓高侯韩颓当之孙,早自刘彻四岁封胶东王时,便入为侍读;后刘彻七岁立太子,复随奉东宫。公元前141年,武帝在大汉未央宫登极九五,他领羽林军统领之职,常从猎上林苑。韩嫣曾冒用天子车驾,江都王刘非时正入京觐见,望之以为陛下方俯拜跪地,韩嫣倨傲受礼而过,刘非知实情后向太后王娡状告,言称天潢贵胄莫如一近侍。王太后盛怒中立命将他诛除,及武帝闻之,丧命久矣,追赠上大夫。后卫青继掌羽林军。


              42楼2018-07-02 21:13
              回复
                【补吞】15嫪毐
                生平:咸阳人氏,秦朝帝太后赵姬的男宠。他出身市井,仪表英武不凡,经丞相吕不韦引荐而得深幸,赵姬曾为产子而离宫避居去地僻人稀的雍城。他野心勃勃,颇具从政手腕,门客往来投效有如过江之鲫,封长信侯,自称秦王“假父”,反与吕不韦势同水火。公元前238年,他私盗调兵虎符擅动卫军,欲趁嬴政在蕲年宫行冠礼时发动宫变,反遭一举合围。秦王有谕,车裂嫪毐,党羽同诛,夷灭三族,私生二子皆罪死,赵太后即日徙囚北宫。秦朝建,追封帝太后。


                43楼2018-07-02 21:14
                回复
                  21李延年
                  生平:中山人氏,西汉音乐家,孝武李皇后之兄。他初因罪受腐刑,入为宦官,本被派侍奉御犬,后因在御前应对得力深蒙帝欢,遂恩赦转任汉乐府。及其妹李夫人得幸,宠冠后廷,诞育皇五子刘髆,武帝大喜,改元太初以祈天佑,李氏一门俱得恩封。他被授协律都尉,显赫一时。公元前91年,其弟李广利与丞相刘屈氂以巫蛊案致皇后卫子夫、太子刘据蒙冤自尽;次年事泄,武帝盛怒,诏令夷灭李氏全族。时李广利领兵在外,闻讯而降匈奴,后被匈奴人所杀。


                  44楼2018-07-02 21:15
                  回复
                    22董偃
                    生平:广陵人氏,西汉馆陶大长公主刘嫖的男宠。他本是长安卖珠郎,容仪姣好,品貌非凡,与母入公主府献珠。刘嫖寡居多时,见而心仪,对董母言道“吾为汝养之”。是时,董偃年十三,刘嫖年五十余矣。他因得内宠,名著长安,号曰董君。及陈阿娇废贬长门宫,刘嫖投路无门,使偃以色进谒武帝,寻机为美言。武帝在宣室设国宴,偃倚仗帝宠,入殿与文武百官同席列座。东方朔进奏“陛下春秋鼎盛,焉行邪枉事!”董君之宠由是日衰,至年三十郁郁而终。


                    45楼2018-07-02 21:15
                    回复
                      23冯子都
                      生平:长安人氏,西汉宰相霍光及其夫人霍显的男宠。霍光是汉武帝临崩前钦命的辅政大臣之一,身历武帝、昭帝、宣帝三朝而不倒,官至大司马大将军,曾废一帝、立一帝,权倾天下。冯子都是霍光宠侍,又在府领管家一职,文武百官但有欲拜见霍相者,必遵循子都安排,是故朝野上下,人人皆仰其鼻息。霍光逝后,夫人霍显掌事,他复攀附霍显,与她生私情。公元前66年,汉宣帝刘询以罪涉谋反、欺君罔上等数罪并发,诏谕灭族。冯子都与霍显并遭斩首。


                      46楼2018-07-02 21:16
                      回复
                        24张放
                        生平:杜陵人氏,西汉富平侯。他是武帝重臣张汤之孙,世袭侯爵。成帝鸿嘉年间,刘骜与近臣游宴,张放少年殊丽,得幸于帝。自此,与上卧起,宠爱殊绝,两相微服出游,北至甘泉,南达平阳,游猎走马长安中,积时数年。天生异象,紫微星式微,太后王政君怒惧,以其蛊惑帝心为不祥,流放出京,终身不得归长安。此后乃有二赵入侍,燕啄皇孙,成帝绝嗣崩。张放闻此,哀恸泣血,身追帝逝,魂归九泉。烟云过往空余叹!一生一世一双人,争教两处消魂。


                        47楼2018-07-02 21:16
                        回复
                          25董贤
                          生平:冯翊人氏,西汉哀帝刘欣的男宠。建平二年,董贤随父亲御史董恭谒见陛下,因蒙家荫,授官黄门郎、系御前行走。经时日久,乃至爱幸。董贤与帝同卧,次日早朝时近而贤睡梦未醒,身枕帝袖,哀帝不忍惊贤,乃断袖而起,恩爱至此,世称“断袖之癖”。帝亲赐豪府予董贤,御题“椒风舍”,配应皇后椒房殿,累赠黄金逾万两,贵震朝廷。元寿二年六月廿六,哀帝崩。廿七,王政君起复王莽为相。是日朝议,百官群起,竞相弹劾董贤。贤归家,自缢亡。


                          48楼2018-07-02 21:17
                          回复
                            26何晏
                            生平:南阳人氏,“傅粉何郎”典故的来源。他的祖父是东汉大将军何进,灵思皇后何逦是其姑祖母。生父早逝,母亲尹夫人被曹操纳为姬妾,他亦被收作养子,自少年时就以仪表不凡、潇洒俊秀而著称,娶曹操之女金乡公主为妻。他肌肤白腻如玉、无与伦比,明帝曹叡疑心他如妇人般傅粉方得至此,有意在炎夏烈日宣其入宫,特赐热汤面为食。但见他大汗淋漓,然则面如渥丹,且衣襟之色如故、未受寸染。唐刘禹锡曾作“何郎犹在无恩泽,不似当初傅粉时”。


                            49楼2018-07-02 21:30
                            回复
                              27沈约
                              生平:吴兴沈氏,“沈约瘦腰”典故的来源。他出身门阀士族,是南朝文学家、史学家,南齐与南梁两代的文坛领袖。他学问渊博,精通音律,著有《宋书》,又著有《沈隐侯集》、《四声谱》等,在朝中官至太子少傅,领爵建康县侯。他姿仪俊美,猿臂蜂腰,君子高志,朗月入怀,犹以细腰沈郎之名著称于世,是举世誉之的美男子。南唐后主李煜曾作“沈腰潘鬓消磨”之语,将他与潘安同论;明代夏完淳亦有“酒杯千古思陶令,腰带三围恨沈郎”的诗句流传。


                              50楼2018-07-02 21: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