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传热学小课堂开课啦!传热学看的总没有头绪怎么办?看学长的帖子就好了~哈哈。
本期我就给大家带来传热学的复习规划和相关指南,如果确定报考东南大学的童鞋可要认真听讲喽,带上小本本记录好哦
~下面我将从考情概述、备考策略、考点梳理这3个方面进行讲述。
1.考情概述与分析
总体来看,东南大学传热学出题题型在2006年后趋于稳定,且出题的难度适中,平均分在120分左右,所以大家不要有太大的压力。近三年来看,也就是2016年以来,命题风格出现变化的趋势,我之前发的一篇帖子里分析了2018年传热学试卷的情况,非常符合这种情况(见http://tieba.baidu.com/p/5494287624?pid=116537657753&cid=0#116537657753)。因此,大家也不能对专业课掉以轻心的。我可以用十几个字概括一下考情特征,那就是:难度适中,题型固定,考点稳中有变,命制趋于灵活。
2.备考策略
(1)首先我们需要“武器”——复习资料,主要有以下几种。
复习教材:《传热学》杨世铭陶文铨,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这本是招生目录上的指定教材)
《传热学要点与解题》王秋旺,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这本是复习传热学的经典辅导书,适用于考任何学校。不过我们只需看和东南传热学考试范围相关的内容即可,我给我的学生划定了要看的内容,这样更具有针对性。
)
真题资源:这是最宝贵也是最有价值的复习资料。大家可以重点做2006年以后的真题,如果时间充裕,可以选做2000-2005年的相关真题。(我在真题精讲课程里专门做过补充讲解的。
)
学长学姐总结的专业课复习笔记、经典习题等:这些资源作为参考,大家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借来或者买来帮助自己的专业课复习。(当然我现在也有的,是根据这两年的辅导经验和心血总结了很系统全面的辅导资料,个人感觉很有应试的针对性,哈哈
)
(2)其次我们要做好复习计划
专业课的复习安排其实大体上和公共课的一样,都是几个阶段。一般是在暑假开始着手复习。
基础复习阶段(7-8月):梳理、总结所用教材上的知识点,提炼出考点。
强化提高阶段(9-11月):回顾并深入复习考点,钻研课本与教辅书上的例题,然后进行真题的训练、总结。
冲刺阶段(12月-考前):回顾知识点、高频考点,反复做重要的真题,考前模拟训练。
以上是我结合自身和辅导学生的经验制定出这样一系列计划(我在辅导机构录视频课程也是按照这个阶段录制了不同班次的课程,供考生观看),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哈。不过我这个不一定权威,适合你们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https://tb2.bdstatic.com/tb/editor/images/face/i_f22.png?t=20140803)
3.考点梳理
下面就到了划重点的时间啦~大家拿出课本准备好哦。我以指定复习教材为基准。本书共10章,其结构安排如下:
第2-4章导热
第5-7章对流传热
第8-9章热辐射
第10章传热的应用——换热器的热计算
(1)导热:
Ⅰ、利用导热微分方程得出题目要求条件下的温度分布关系式,纯数学推导过程
Ⅱ、导热基本定律:具体的稳态导热过程,利用热阻法求解热量。
Ⅲ、导热问题的数值解法
Ⅳ、其他重要的概念
(2)对流传热:
Ⅰ、边界层理论和相似原理
Ⅱ、管槽内强制对流湍流关联式、外掠单管或管束强制对流关联式、竖壁或圆管自然对流关联式
Ⅲ、凝结与沸腾换热
(3)热辐射:(概念众多)
Ⅰ、黑体辐射基本定律、实际物体的辐射特性
Ⅱ、节点法求解辐射换热量
Ⅲ、应用:热电偶测烟道内烟气温度、遮热板的辐射换热量。
(4)换热器热计算:
Ⅰ、传热过程分析
Ⅱ、换热过程的计算:利用两个基本的热平衡式求流体的流量或温度、换热器的面积或传热系数;画逆流或顺流换热器内冷热流体的温度变化曲线图。
以上是我按考点给大家做了个梳理总结。由于按章节来讲则内容过多,篇幅有限的。不过大家也不必担心,我之前做过导学公开课,专门按照章节详细讲解了考试范围,并在资料中总结了考试大纲,如有需要,大家可以找我来观看。
而且在下一期的课堂中,我还会给大家展开梳理一下~![](https://tb2.bdstatic.com/tb/editor/images/face/i_f47.png?t=20140803)
好啦,本次课程到此结束~大家如果想进一步咨询我专业课复习事宜(包括计划、建议、疑问、资料等),都可以和我互动哦!大家接着背单词撸高数吧
,学长也去忙其他的了,下期再会!拜~![](https://tb2.bdstatic.com/tb/editor/images/face/i_f36.png?t=20140803)
![](https://tb2.bdstatic.com/tb/editor/images/face/i_f02.png?t=20140803)
![](https://tb2.bdstatic.com/tb/editor/images/face/i_f25.png?t=20140803)
1.考情概述与分析
总体来看,东南大学传热学出题题型在2006年后趋于稳定,且出题的难度适中,平均分在120分左右,所以大家不要有太大的压力。近三年来看,也就是2016年以来,命题风格出现变化的趋势,我之前发的一篇帖子里分析了2018年传热学试卷的情况,非常符合这种情况(见http://tieba.baidu.com/p/5494287624?pid=116537657753&cid=0#116537657753)。因此,大家也不能对专业课掉以轻心的。我可以用十几个字概括一下考情特征,那就是:难度适中,题型固定,考点稳中有变,命制趋于灵活。
2.备考策略
(1)首先我们需要“武器”——复习资料,主要有以下几种。
复习教材:《传热学》杨世铭陶文铨,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这本是招生目录上的指定教材)
《传热学要点与解题》王秋旺,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这本是复习传热学的经典辅导书,适用于考任何学校。不过我们只需看和东南传热学考试范围相关的内容即可,我给我的学生划定了要看的内容,这样更具有针对性。
![](https://tb2.bdstatic.com/tb/editor/images/face/i_f50.png?t=20140803)
真题资源:这是最宝贵也是最有价值的复习资料。大家可以重点做2006年以后的真题,如果时间充裕,可以选做2000-2005年的相关真题。(我在真题精讲课程里专门做过补充讲解的。
![](https://tb2.bdstatic.com/tb/editor/images/face/i_f24.png?t=20140803)
学长学姐总结的专业课复习笔记、经典习题等:这些资源作为参考,大家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借来或者买来帮助自己的专业课复习。(当然我现在也有的,是根据这两年的辅导经验和心血总结了很系统全面的辅导资料,个人感觉很有应试的针对性,哈哈
![](https://tb2.bdstatic.com/tb/editor/images/face/i_f05.png?t=20140803)
(2)其次我们要做好复习计划
专业课的复习安排其实大体上和公共课的一样,都是几个阶段。一般是在暑假开始着手复习。
基础复习阶段(7-8月):梳理、总结所用教材上的知识点,提炼出考点。
强化提高阶段(9-11月):回顾并深入复习考点,钻研课本与教辅书上的例题,然后进行真题的训练、总结。
冲刺阶段(12月-考前):回顾知识点、高频考点,反复做重要的真题,考前模拟训练。
以上是我结合自身和辅导学生的经验制定出这样一系列计划(我在辅导机构录视频课程也是按照这个阶段录制了不同班次的课程,供考生观看),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哈。不过我这个不一定权威,适合你们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
![](https://tb2.bdstatic.com/tb/editor/images/face/i_f22.png?t=20140803)
3.考点梳理
下面就到了划重点的时间啦~大家拿出课本准备好哦。我以指定复习教材为基准。本书共10章,其结构安排如下:
第2-4章导热
第5-7章对流传热
第8-9章热辐射
第10章传热的应用——换热器的热计算
(1)导热:
Ⅰ、利用导热微分方程得出题目要求条件下的温度分布关系式,纯数学推导过程
Ⅱ、导热基本定律:具体的稳态导热过程,利用热阻法求解热量。
Ⅲ、导热问题的数值解法
Ⅳ、其他重要的概念
(2)对流传热:
Ⅰ、边界层理论和相似原理
Ⅱ、管槽内强制对流湍流关联式、外掠单管或管束强制对流关联式、竖壁或圆管自然对流关联式
Ⅲ、凝结与沸腾换热
(3)热辐射:(概念众多)
Ⅰ、黑体辐射基本定律、实际物体的辐射特性
Ⅱ、节点法求解辐射换热量
Ⅲ、应用:热电偶测烟道内烟气温度、遮热板的辐射换热量。
(4)换热器热计算:
Ⅰ、传热过程分析
Ⅱ、换热过程的计算:利用两个基本的热平衡式求流体的流量或温度、换热器的面积或传热系数;画逆流或顺流换热器内冷热流体的温度变化曲线图。
以上是我按考点给大家做了个梳理总结。由于按章节来讲则内容过多,篇幅有限的。不过大家也不必担心,我之前做过导学公开课,专门按照章节详细讲解了考试范围,并在资料中总结了考试大纲,如有需要,大家可以找我来观看。
![](https://tb2.bdstatic.com/tb/editor/images/face/i_f46.png?t=20140803)
![](https://tb2.bdstatic.com/tb/editor/images/face/i_f47.png?t=20140803)
好啦,本次课程到此结束~大家如果想进一步咨询我专业课复习事宜(包括计划、建议、疑问、资料等),都可以和我互动哦!大家接着背单词撸高数吧
![](https://tb2.bdstatic.com/tb/editor/images/face/i_f25.png?t=20140803)
![](https://tb2.bdstatic.com/tb/editor/images/face/i_f36.png?t=2014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