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园区人生
孤孤单单,继续加班
如前文所说,不在CBD上班的白领们,主要分布在各种创意园区,这里有大量互联网企业和高新企业,自然也有大量潜心工作的技术人员和热衷搞新项目的创业者。
在爱情的江湖里,流传着这么一句歌词:
我负责赚钱养家,你负责貌美如花。
如果把CBD里的女白领和园区里的男白领配对,大概就有那么点意思了。
一些上班地点远离CBD的白领,收入往往比CBD的更高,而且可以过上传说中那种只赚钱不花钱的生活。
他们上下班途中没有充满诱惑的消费场所,甚至坐的是两点一线、按时按点的公司班车。
用餐地点通常是食堂,荤素搭配刚刚好,但吃起来并无感情,草草了事。
下午茶偶尔不吃公司准备的火龙果,特地点一份喜茶外卖,也算参与一下消费升级了。
不过,园区也有属于园区的现代情怀,最大的体现就是各种小型咖啡馆。这里可不像CBD的星巴克和Costa那样人来人往熙熙攘攘。
你会看到三两个人围在一起聊风口、聊项目、聊融资,一杯咖啡撑一个下午,散掉的拉花里隐约拼出了“ 理想 ”二字。
园区坏境也比CBD舒适许多,红砖厂、TIT、羊创……不见密集的高楼大厦,反而到处可以发现颇有小资情调的办公楼建筑和园林设计,也有为数不多的主题餐厅和酒吧供上班族消遣。
问题在于,他们压根没时间消遣。因为他们永远在加班、加班、加班。
举个例子,TIT里的微信工厂,晚上十点以后,才会看到一些依依不舍离开园区的身影。
被朋友邀请去知乎回答一下“在微信工作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答应了一句:等我下班来答。
结果半年过去了还没见他下班。
由于甚少有时间进城消费,园区白领能存下来的钱似乎还是比CBD白领多一些的,所以他们更倾向于追求和CBD白领的潮流理论不同的体面 ——买房买车。
买房这件事,对大多数年轻白领来说,存钱能力再高超,也不如老家的拆迁款发放及时来得实在。
好在广州的房价在一线城市中算是顶级友善的了,对于潜心工作无心消费的园区白领来说,攒个几年,家里凑点,朋友借点,还是能够付个周边区域的一手房的。
当然,也不是如此轻松自如的一两句话可以说清道明的,事实上买房之路是每个工薪阶层的血泪史。
刚有点存款的时候,会幻想自己可以成为珠江新城er,直到真正去看房,销售面带微笑地说出的数字,把人吓得连那杯接待的柠檬水都不敢喝完,反正天河啊越秀啊是不敢想了,直接打车赶往海珠。
后来发现海珠啊白云啊黄埔啊,竟也不是什么善茬。心灰却不意冷地,连增城南沙都逛了个遍,发现价格虽友好,交通却不方便。
在历经了10几次步步退让之后,终于在番禺安了家。于是常与别人开玩笑说,自己对广州楼盘了如指掌,算半个房地产专家了。
其实个中的辛酸只有自己心里清楚:看房的这半年时间,最大的收获并非对楼市有多了解,而是学会了如何最大限度地对现实作出妥协。
买了房的人就会考虑买车。
汽车对于CBD白领来说,或许是个累赘 —— 停车费都贵上天了还常常抢不到位置,地铁虽挤,胜在准时又便宜。
非中心区域的白领们,上班停车没那么困难,于是辛辛苦苦攒够了钱,却发现一个车位的价格是自家车价的两倍,无良小区还放出不买车位不给停车的规定。
每天晚上,没买车位的车主们在门口大排长队,辛苦一天回到家还要发愁如何维权。真是应了“回家后在车里静静抽上几根烟”的现代都市魔幻生活。
然而买房买车是否能让人生走向幸福也是一个问题。
一个月要还的贷款,像是一个铁笼,把自己锁在固定的地方,不敢随意变动,一旦固定收入出现一点点收紧,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
梦想,就先不想了,每天加班加点完成工作才是正道。
每次看到某某互联网企业职员猝死的新闻,就突然对自己的健康状况紧张兮兮起来,觉得身上这也不舒服,那也不对劲。
又不想请假看医生,自己照着症状上百度一搜:完了,肯定是要死了。
其实园区白领们最该关注的身体问题,或许是生理需求问题。
这个世界上,很多自称没有性生活的人,都是谎话精。但园区里的互联网企业职员们说这句话时,90%是诚实的表现。
社交时间太少,导致几年下来接触的异性可能就是公司里的那几个。大学时就拟好了的秀恩爱文案草稿,到现在还没机会发布到朋友圈。
过年回家,爸妈绝对是边张罗各种相亲,边苦口婆心地劝说:孩子啊,这些年给出去的份子钱,还是要收回来一些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