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在红吧看到有人提到宝玉的袭爵问题,我有不同的意见,现将原楼主@山上下来 的原贴转过来,并就相关问题在这里讨论一下:
原贴:
《红楼梦》开篇作者自云:“今风尘碌碌, 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哉?实愧则有余,悔又无益之大无可如何之日也!当此,则自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谈之德, 以至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人:我之罪固不免, 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
这里红楼梦的作者本人写得清楚,作者早年,是个享福的锦衣纨绔公子,然而当年不听从长辈和朋友的劝导,搞到今天半生潦倒,作者感到很愧悔,视之为罪过。
问题:使作者感到愧悔的“父兄教育”,“师友规谈”是些什么内容?
既然作者已经指明了要把这些事情“编述一集”,写进书里,那就从书里面找便可以,而且一定是重点内容。书里面长辈对晚辈的劝导,又遭到晚辈的抵触的事情,有哪些?反复出现的只有一件,读书进取仕途经济也。如贾政之于宝玉,如甄家之于甄宝玉,如秦业之于秦钟。其他并无长辈劝晚辈学门手艺,免得以后潦倒之类的事情。所以,让作者感到愧悔,当做罪过的事情,所谓的“父兄教育”、“师友规谈”,只能是同样一件事,作者当年没有听劝,读书进取,走仕途经济之路。总不至于是贾赦对于贾琏“瞧瞧人家手段”那样的“教导”吧。
此处表达了一番愧悔,尚嫌不够,又用神话来说事:“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他到底在悲号惭愧些什么,要补之天为何天?若说匡世济民的宏大志愿,书里好像也瞧不出来。实则是悲号惭愧不能挽救本家族衰落的命运,补自家之天。
说这些,一定有人觉得是贬低红楼梦。作为文艺作品的红楼梦,当然很伟大。以其写实的描写,当然揭露了很多的社会问题。也不排除作者对这些都有他的思考。然而最让他感到痛苦,刻刻萦绕在怀的,也无非家族的兴亡,一门一姓之荣辱。我们知道,《红楼梦》写的是贾府走向没落的故事,而作者本人,对这种没落并非置身事外,无动于衷。而是处处体现出无限的悲凉、无可奈何的痛惜。整部《红楼梦》的“白茫茫大地”的悲剧气氛,莫不源于此。书里面动不动就念叨“树倒猢狲散”、“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宴席”,每当一说这些话,就痛到心里的感觉。作者又无时不在考察贾府衰败的根由,无比沉痛的写道“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当然会为自己或者宝玉没有能力去挽救整个家族的衰亡,“无才可去补苍天”,感到无比的追悔和自责,而不是为宝玉的不读书,“无意功名”而沾沾自喜。此乃人之常情。
作者努力总结该怎么挽救贾家的衰亡。秦可卿苦心孤诣想出来的百年大计,其实也无非是钻制度的空子,在获罪后尽可能多的保留地产。一则延续祭祀,保持家族凝聚力;二则延续家塾教育,固然是为了子孙保持一定的文化水准,不过鉴于家塾教育的内容,自然也是为了通过科考之途,在政治上翻身做准备。
第五回写道:“(警幻)向众姊妹道: "你等不知原委:今日原欲往荣府去接绛珠,适从宁府所过,偶遇宁荣二公之灵,嘱吾云:`吾家自国朝定鼎以来,功名奕世,富贵传流,虽历百年,奈运终数尽,不可挽回者. 故遗之子孙虽多,竟无可以继业.其中惟嫡孙宝玉一人,禀性乖张,生性怪谲,虽聪明灵慧,略可望成,无奈吾家运数合终,恐无人规引入正.幸仙姑偶来,万望先以情欲声色等事警其痴顽,或能使彼跳出迷人圈子,然后入于正路,亦吾兄弟之幸矣。”、“而今后万万解释,改悟前情,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
连祖宗和神仙都是这样的认识。看来“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确实是唯一可以拯救贾家的法宝了。
在第三回中,作者又假托“后人”做词两首对宝玉加以点评:“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富贵不知乐业, 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作者又亲批“批宝玉极恰”。
看上去是把宝玉说得太不堪了。有些人不能接受,只好强行判定为“反话”。然而此词跟开篇的“作者自云”主旨都是一样的,表达的都是作者对自己类似宝玉那样早年生活的自责和懊悔。作为家族后辈中唯一一个有资质有才华的“略可望成”者,却也没能担负家族的重任。作者自然会语出激愤,这不是什么“反话”,实际是作者激烈的自责,是肺腑之言。
从历史上看,科举制度提供了一条平民阶层的进身途径,一定程度上拉近了平民与贵族两个阶层的距离。自有其积极意义,起码总比世袭制要好一些。宝玉享受着贾家世袭公爵带来的荣华富贵,也没见对此提出什么批评的意见,还大大咧咧的宣布:“凭他怎么后手不接,也短不了咱们两个人的。”,宝玉一见读书人就呕吐,而跟薛蟠之类世袭贵族公子颇能打成一片,对于这些人在社会上的满身罪孽,几乎没有什么体察,可见厌恶官场厌恶权力,那都是谈不上的。他之痛恨“仕途经济”,无非是因为,作为贵族公子,他是世袭制度的受益者,而是科举制度的受害者,没有科举,他便可尽情舒畅的在大观园里过逍遥日子,有了科举,却未免要遭到读书进取这种压力的逼迫。作者实际上对宝玉的这种生活有着痛切的批评。宝钗给宝玉的号:“富贵闲人”,确如其分,也正是这个意思。
作者自云的“今风尘碌碌, 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哉?实愧则有余,悔又无益之大无可如何之日也!”,书里面有哪些女子的行止见识高过于他?让他这样愧悔?
举办诗社、吟风咏月、黛玉葬花、湘云醉卧,等等等,很浪漫很唯美。不过跟愧悔不沾边。能让人愧悔的,只能是,宝钗、湘云那样,对于宝玉进取仕途经济的规劝。至于黛玉,诗人气质,在这些俗务上考虑得少些,不过也不是没有。第七十九回写黛玉对宝玉说“又来了,我劝你把脾气改改罢.一年大二年小”。在临风洒泪之余,以客居之身,还不忘记帮贾家算账,“咱们家里也太花费了。我虽不管事,心里每常闲了,替你们一算计,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较之贾宝玉的:“凭他怎么后手不接,也短不了咱们两个人的”,黛玉的如此深谋远虑,为家族前途着想,是够让人愧悔了。
其他的,凤姐办了一回丧事,作者激动地讴歌“金紫万千谁治国,裙钗一二可齐家”,探春以万分沉痛的语气呼吁家族团结,“‘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说着,不觉流下泪来”,真是贾府的屈原了。
什么叫“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即此谓也。作者对于女性的欣赏,很大程度上,也是围绕家族前途这个中心的。是看到了自家女子,在家族前途的远见上,超过了男子。
谢谢,如果楼主觉得转的不妥,请告诉我,我会删去并道歉
另请吧友们先不要针对楼主的问题过多追究相关细节,因为我的贴子主题是宝玉袭爵问题的讨论,请就这一点进行批驳并展开,其他问题另开贴说明行吗?在此先行致谢
原贴:
《红楼梦》开篇作者自云:“今风尘碌碌, 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哉?实愧则有余,悔又无益之大无可如何之日也!当此,则自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谈之德, 以至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人:我之罪固不免, 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
这里红楼梦的作者本人写得清楚,作者早年,是个享福的锦衣纨绔公子,然而当年不听从长辈和朋友的劝导,搞到今天半生潦倒,作者感到很愧悔,视之为罪过。
问题:使作者感到愧悔的“父兄教育”,“师友规谈”是些什么内容?
既然作者已经指明了要把这些事情“编述一集”,写进书里,那就从书里面找便可以,而且一定是重点内容。书里面长辈对晚辈的劝导,又遭到晚辈的抵触的事情,有哪些?反复出现的只有一件,读书进取仕途经济也。如贾政之于宝玉,如甄家之于甄宝玉,如秦业之于秦钟。其他并无长辈劝晚辈学门手艺,免得以后潦倒之类的事情。所以,让作者感到愧悔,当做罪过的事情,所谓的“父兄教育”、“师友规谈”,只能是同样一件事,作者当年没有听劝,读书进取,走仕途经济之路。总不至于是贾赦对于贾琏“瞧瞧人家手段”那样的“教导”吧。
此处表达了一番愧悔,尚嫌不够,又用神话来说事:“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他到底在悲号惭愧些什么,要补之天为何天?若说匡世济民的宏大志愿,书里好像也瞧不出来。实则是悲号惭愧不能挽救本家族衰落的命运,补自家之天。
说这些,一定有人觉得是贬低红楼梦。作为文艺作品的红楼梦,当然很伟大。以其写实的描写,当然揭露了很多的社会问题。也不排除作者对这些都有他的思考。然而最让他感到痛苦,刻刻萦绕在怀的,也无非家族的兴亡,一门一姓之荣辱。我们知道,《红楼梦》写的是贾府走向没落的故事,而作者本人,对这种没落并非置身事外,无动于衷。而是处处体现出无限的悲凉、无可奈何的痛惜。整部《红楼梦》的“白茫茫大地”的悲剧气氛,莫不源于此。书里面动不动就念叨“树倒猢狲散”、“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宴席”,每当一说这些话,就痛到心里的感觉。作者又无时不在考察贾府衰败的根由,无比沉痛的写道“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当然会为自己或者宝玉没有能力去挽救整个家族的衰亡,“无才可去补苍天”,感到无比的追悔和自责,而不是为宝玉的不读书,“无意功名”而沾沾自喜。此乃人之常情。
作者努力总结该怎么挽救贾家的衰亡。秦可卿苦心孤诣想出来的百年大计,其实也无非是钻制度的空子,在获罪后尽可能多的保留地产。一则延续祭祀,保持家族凝聚力;二则延续家塾教育,固然是为了子孙保持一定的文化水准,不过鉴于家塾教育的内容,自然也是为了通过科考之途,在政治上翻身做准备。
第五回写道:“(警幻)向众姊妹道: "你等不知原委:今日原欲往荣府去接绛珠,适从宁府所过,偶遇宁荣二公之灵,嘱吾云:`吾家自国朝定鼎以来,功名奕世,富贵传流,虽历百年,奈运终数尽,不可挽回者. 故遗之子孙虽多,竟无可以继业.其中惟嫡孙宝玉一人,禀性乖张,生性怪谲,虽聪明灵慧,略可望成,无奈吾家运数合终,恐无人规引入正.幸仙姑偶来,万望先以情欲声色等事警其痴顽,或能使彼跳出迷人圈子,然后入于正路,亦吾兄弟之幸矣。”、“而今后万万解释,改悟前情,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
连祖宗和神仙都是这样的认识。看来“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确实是唯一可以拯救贾家的法宝了。
在第三回中,作者又假托“后人”做词两首对宝玉加以点评:“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富贵不知乐业, 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作者又亲批“批宝玉极恰”。
看上去是把宝玉说得太不堪了。有些人不能接受,只好强行判定为“反话”。然而此词跟开篇的“作者自云”主旨都是一样的,表达的都是作者对自己类似宝玉那样早年生活的自责和懊悔。作为家族后辈中唯一一个有资质有才华的“略可望成”者,却也没能担负家族的重任。作者自然会语出激愤,这不是什么“反话”,实际是作者激烈的自责,是肺腑之言。
从历史上看,科举制度提供了一条平民阶层的进身途径,一定程度上拉近了平民与贵族两个阶层的距离。自有其积极意义,起码总比世袭制要好一些。宝玉享受着贾家世袭公爵带来的荣华富贵,也没见对此提出什么批评的意见,还大大咧咧的宣布:“凭他怎么后手不接,也短不了咱们两个人的。”,宝玉一见读书人就呕吐,而跟薛蟠之类世袭贵族公子颇能打成一片,对于这些人在社会上的满身罪孽,几乎没有什么体察,可见厌恶官场厌恶权力,那都是谈不上的。他之痛恨“仕途经济”,无非是因为,作为贵族公子,他是世袭制度的受益者,而是科举制度的受害者,没有科举,他便可尽情舒畅的在大观园里过逍遥日子,有了科举,却未免要遭到读书进取这种压力的逼迫。作者实际上对宝玉的这种生活有着痛切的批评。宝钗给宝玉的号:“富贵闲人”,确如其分,也正是这个意思。
作者自云的“今风尘碌碌, 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哉?实愧则有余,悔又无益之大无可如何之日也!”,书里面有哪些女子的行止见识高过于他?让他这样愧悔?
举办诗社、吟风咏月、黛玉葬花、湘云醉卧,等等等,很浪漫很唯美。不过跟愧悔不沾边。能让人愧悔的,只能是,宝钗、湘云那样,对于宝玉进取仕途经济的规劝。至于黛玉,诗人气质,在这些俗务上考虑得少些,不过也不是没有。第七十九回写黛玉对宝玉说“又来了,我劝你把脾气改改罢.一年大二年小”。在临风洒泪之余,以客居之身,还不忘记帮贾家算账,“咱们家里也太花费了。我虽不管事,心里每常闲了,替你们一算计,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较之贾宝玉的:“凭他怎么后手不接,也短不了咱们两个人的”,黛玉的如此深谋远虑,为家族前途着想,是够让人愧悔了。
其他的,凤姐办了一回丧事,作者激动地讴歌“金紫万千谁治国,裙钗一二可齐家”,探春以万分沉痛的语气呼吁家族团结,“‘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说着,不觉流下泪来”,真是贾府的屈原了。
什么叫“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即此谓也。作者对于女性的欣赏,很大程度上,也是围绕家族前途这个中心的。是看到了自家女子,在家族前途的远见上,超过了男子。
谢谢,如果楼主觉得转的不妥,请告诉我,我会删去并道歉
另请吧友们先不要针对楼主的问题过多追究相关细节,因为我的贴子主题是宝玉袭爵问题的讨论,请就这一点进行批驳并展开,其他问题另开贴说明行吗?在此先行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