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校对:啊误 磨 Sammy 馅儿
凯特·布兰切特自1997年起就以不同的身份参加戛纳电影节,但是今年她的身份要重要得多——评审团主席,且是戛纳史上仅有的第十二位女性主席,这使她这次当选更显荣耀。(电影奖项分配上)明显的性别差异在布兰切特身上并没有消失。事实上,在戛纳电影节七十年的历史中,“钢琴”导演简·坎皮恩是唯一一位赢得过著名的金棕榈奖的女性。
布兰切特记得她在2014年看到主持陪审团的坎皮恩时很惊讶。戛纳50周年庆典时,坎皮恩站在影节宫的台阶上,周围是清一色同样荣获过金棕榈奖的男性导演,显得格外显眼。
“有时候,只有当事情发展到如此严重时,我们才不得不说,‘等一下,事情不太对——单根据一张照片即可得出这一结论。’” 布兰切特说。
在《综艺》这场坦诚,内容广泛的采访中,这位凭借“蓝色茉莉”和“飞行家”两次荣膺奥斯卡奖的女演员坦率地谈到了女性遭受到的长期压制以及机会缺乏。她相信,在一个长期以男性权利和统治闻名的行业中,朝着质变的积极而不可逆转的步伐正在被迈出。
“我们不会功亏一篑。”布兰切特坚定地说,她是支持“Time's Up”*倡议的众多好莱坞知名女性之一。“这种对话几十年来在不同的地方很多独立的女性都曾有过。如今不同的是,这场运动本质上是集体的,跨行业的。”同时她强调,要实现演艺领域的平等,无论是在舞台上,荧幕上,或者是行政类工作,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Time's Up:旨在抵制好莱坞以及其他地方职场性骚扰行为的活动)
48岁的布兰切特抨击了业界极不公平的不同酬现象,并且首次披露自己和詹妮弗·劳伦斯、米歇尔·威廉姆斯和克莱尔·福伊一样,在争取同酬时都遭到了拒绝。“这就是个大问题,告诉我一个同工同酬的行业。”她说。
也是第一次:布兰切特透露出对哈维韦恩斯坦的蔑视,后者是她出演的某些电影的无用制片人,包括三年前在戛纳首映的由托德海因斯执导、布兰切特和鲁**拉主演的1950年代禁恋电影《卡罗尔》。
当被直接问到韦恩斯坦是否对她有过性骚扰或是不端行为时,布兰切特没有避讳:“是。”对于曾经的另一位合作对象伍迪艾伦,她说如果重开迪伦·法罗指控她父亲性侵的案件,她会全力支持。
布兰切特是真相的话语者和追求者。她说自己喜欢倾听胜于诉说,但一开口就绝对坦诚,好像没办法不说出自己的想法。她不为自己的自我批判和自我怀疑作出辩解。“我从不快乐,我觉得这是件好事。每当我觉得自己焦躁的时候,我就想到这就是玛莎·葛兰姆(*美国舞蹈家)那种非凡的焦躁不安在不断流动,在过往的经历里寻找错误。我从失败里学习到的比成功里多得多。”
布兰切特是地道的澳洲人,却和丈夫带着四个孩子客居伦敦,她的热忱也远远超出好莱坞的界限。早在2016年,她就被任命为联合国难民事务处亲善大使。而在我们采访后的几天,她更远赴孟加拉国,探访当地的难民营、诊所及妇女中心,并到黎巴嫩和约旦问候那些由于叙利亚冲突而居无定所的人们。
布兰切特用“热切地好奇着”来形容自己,她锲而不舍地寻求答案:能激发人灵感的到底是自己塑造的角色,还是机场偶遇的陌生人呢?
凯特·布兰切特自1997年起就以不同的身份参加戛纳电影节,但是今年她的身份要重要得多——评审团主席,且是戛纳史上仅有的第十二位女性主席,这使她这次当选更显荣耀。(电影奖项分配上)明显的性别差异在布兰切特身上并没有消失。事实上,在戛纳电影节七十年的历史中,“钢琴”导演简·坎皮恩是唯一一位赢得过著名的金棕榈奖的女性。
布兰切特记得她在2014年看到主持陪审团的坎皮恩时很惊讶。戛纳50周年庆典时,坎皮恩站在影节宫的台阶上,周围是清一色同样荣获过金棕榈奖的男性导演,显得格外显眼。
“有时候,只有当事情发展到如此严重时,我们才不得不说,‘等一下,事情不太对——单根据一张照片即可得出这一结论。’” 布兰切特说。
在《综艺》这场坦诚,内容广泛的采访中,这位凭借“蓝色茉莉”和“飞行家”两次荣膺奥斯卡奖的女演员坦率地谈到了女性遭受到的长期压制以及机会缺乏。她相信,在一个长期以男性权利和统治闻名的行业中,朝着质变的积极而不可逆转的步伐正在被迈出。
“我们不会功亏一篑。”布兰切特坚定地说,她是支持“Time's Up”*倡议的众多好莱坞知名女性之一。“这种对话几十年来在不同的地方很多独立的女性都曾有过。如今不同的是,这场运动本质上是集体的,跨行业的。”同时她强调,要实现演艺领域的平等,无论是在舞台上,荧幕上,或者是行政类工作,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Time's Up:旨在抵制好莱坞以及其他地方职场性骚扰行为的活动)
48岁的布兰切特抨击了业界极不公平的不同酬现象,并且首次披露自己和詹妮弗·劳伦斯、米歇尔·威廉姆斯和克莱尔·福伊一样,在争取同酬时都遭到了拒绝。“这就是个大问题,告诉我一个同工同酬的行业。”她说。
也是第一次:布兰切特透露出对哈维韦恩斯坦的蔑视,后者是她出演的某些电影的无用制片人,包括三年前在戛纳首映的由托德海因斯执导、布兰切特和鲁**拉主演的1950年代禁恋电影《卡罗尔》。
当被直接问到韦恩斯坦是否对她有过性骚扰或是不端行为时,布兰切特没有避讳:“是。”对于曾经的另一位合作对象伍迪艾伦,她说如果重开迪伦·法罗指控她父亲性侵的案件,她会全力支持。
布兰切特是真相的话语者和追求者。她说自己喜欢倾听胜于诉说,但一开口就绝对坦诚,好像没办法不说出自己的想法。她不为自己的自我批判和自我怀疑作出辩解。“我从不快乐,我觉得这是件好事。每当我觉得自己焦躁的时候,我就想到这就是玛莎·葛兰姆(*美国舞蹈家)那种非凡的焦躁不安在不断流动,在过往的经历里寻找错误。我从失败里学习到的比成功里多得多。”
布兰切特是地道的澳洲人,却和丈夫带着四个孩子客居伦敦,她的热忱也远远超出好莱坞的界限。早在2016年,她就被任命为联合国难民事务处亲善大使。而在我们采访后的几天,她更远赴孟加拉国,探访当地的难民营、诊所及妇女中心,并到黎巴嫩和约旦问候那些由于叙利亚冲突而居无定所的人们。
布兰切特用“热切地好奇着”来形容自己,她锲而不舍地寻求答案:能激发人灵感的到底是自己塑造的角色,还是机场偶遇的陌生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