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风靡一时的无桩共享单车要来爱尔兰了!都柏林市议会已经出台相应的管理细则,4月将有600辆自行车投入使用,计划在适当的时候再引进1500辆。”
共享单车在爱尔兰
在去年拒绝发放经营无桩共享单车执照之后,都柏林市议会日前将此事再次提上了日程。去年12月,政府出台了公司细则来管理所谓的无桩共享单车,而这将对现有的有桩共享单车市场产生一定的冲击。
新政策将首先在都柏林市议会的管理范围内实施,类似细则已经在都柏林南部和Dún Laoghaire Rathdown区域开始实施。
以上两个区域的共享单车目前均由Bleeperbike提供服务。去年该公司曾经想在都柏林市中心开展此项经营,但由于市议会没有相应的管理细则而搁浅了该计划。
在新的管理系统下,所有无桩共享单车仍需停在正规的自行车架旁。经营公司将负责没有停在正规自行车架上的自行车移除。因为从中国到澳大利亚,无桩共享单车目前都面临着随意停放乱占道的问题,甚至堵住了人行道和水渠,城市空间的管理因而变得更加困难。
管理需谨慎
在都柏林市议会意见征询阶段,已经有几家公司表达了对共享单车经营的意愿,包括Bleeperbike和爱尔兰本地的Urdo。Bleeperbike的创始人Hugh Cooney已经证实其申请无桩共享单车业务经营许可的意愿。
在去年提交给市议会的管理细则上,Bleeperbike建议其中应包括所有无桩共享单车在停止使用时均需停靠在正规的自行车停车架旁。他们表示,都柏林市议会坚持无桩共享单车必须锁在正规自行车架上是一个谨慎的决定,这是欧洲许多其他地方在起草他们的管理细则时忽略的一点。
爱尔兰的创业公司Urbo也提交了共享单车经营意愿书,他们去年在英国开展了共享单车业务。还有中国的Ofo公司也参与了竞争,他们的共享单车业务目前已经遍布全球17个国家。
管理细则
根据新的细则,运营商的初始执照有效期为12个月,在这段时期后,运营商可以申请将执照延续3年。想获得执照的公司每年需支付200欧元的年费和每辆自行车50欧元的附加费。在提交的经营意愿书中,Urbo认为每辆自行车不应该有附加费用。
当地政府声明发放执照将不会有确切的数量,每家公司可以引进的单车数量也不会受到限制,但是市议会可能会确定一个上限。细则还要求运营商向都柏林市议会提供每辆自行车的实时行程(匿名)和位置数据。
中国的共享单车
在中国大陆,2016年下半年开始出现许多新模式共享自行车,与传统的共享自行车相比,最大的区别是无桩停放。
相比于有桩自行车,无桩共享自行车更加灵活方便,不用依赖固定停放管理场地,车辆均被投放到路边空余位置,只需在微信、支付宝或专属APP上支付一定的押金即可租用,归还时也是选择合适空闲位置就地锁车停放并完成使用结算即可。
但是,无桩共享自行车同时,会有更多的被盗用,恶意破坏,乱停放的问题发生,但同时作为一种创新得到了政府的肯定,强调需要加强管理。
在共享单车投资热潮后,截至2017年11月,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披露数据显示,倒闭、停运或是转让的共享单车平台已有60余家,“预计加上未披露的平台应该有百家。”“由于市场容量不大,前期资产投入重,分散只会导致共享单车平台集体走向平庸,而资本也没有退路”未来很可能“中小平台逐渐被淘汰,或者被大平台收购,最终‘一统江湖,一家独大’”。
共享单车在海外
无桩共享单车自2016年在中国流行起来之后,很快此项服务便出口到了海外,包括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均在此列。然而由于国情迥异,无桩共享单车并没有像预想的一样在海外掀起大规模热潮。同时由于无桩共享单车随地停放出现的“乱占道”现象,各国政府在管理上也是苦不堪言。甚至有的国家紧急叫停共享单车服务,等管理细则出台后再开始投放此项服务。
爱尔兰政府对无桩共享单车的管理细则无疑是经过认真评估的。希望在这种谨慎的开端之下,无桩共享单车能在为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不会成为社会和政府的负担。
共享单车在爱尔兰
在去年拒绝发放经营无桩共享单车执照之后,都柏林市议会日前将此事再次提上了日程。去年12月,政府出台了公司细则来管理所谓的无桩共享单车,而这将对现有的有桩共享单车市场产生一定的冲击。
新政策将首先在都柏林市议会的管理范围内实施,类似细则已经在都柏林南部和Dún Laoghaire Rathdown区域开始实施。
以上两个区域的共享单车目前均由Bleeperbike提供服务。去年该公司曾经想在都柏林市中心开展此项经营,但由于市议会没有相应的管理细则而搁浅了该计划。
在新的管理系统下,所有无桩共享单车仍需停在正规的自行车架旁。经营公司将负责没有停在正规自行车架上的自行车移除。因为从中国到澳大利亚,无桩共享单车目前都面临着随意停放乱占道的问题,甚至堵住了人行道和水渠,城市空间的管理因而变得更加困难。
管理需谨慎
在都柏林市议会意见征询阶段,已经有几家公司表达了对共享单车经营的意愿,包括Bleeperbike和爱尔兰本地的Urdo。Bleeperbike的创始人Hugh Cooney已经证实其申请无桩共享单车业务经营许可的意愿。
在去年提交给市议会的管理细则上,Bleeperbike建议其中应包括所有无桩共享单车在停止使用时均需停靠在正规的自行车停车架旁。他们表示,都柏林市议会坚持无桩共享单车必须锁在正规自行车架上是一个谨慎的决定,这是欧洲许多其他地方在起草他们的管理细则时忽略的一点。
爱尔兰的创业公司Urbo也提交了共享单车经营意愿书,他们去年在英国开展了共享单车业务。还有中国的Ofo公司也参与了竞争,他们的共享单车业务目前已经遍布全球17个国家。
管理细则
根据新的细则,运营商的初始执照有效期为12个月,在这段时期后,运营商可以申请将执照延续3年。想获得执照的公司每年需支付200欧元的年费和每辆自行车50欧元的附加费。在提交的经营意愿书中,Urbo认为每辆自行车不应该有附加费用。
当地政府声明发放执照将不会有确切的数量,每家公司可以引进的单车数量也不会受到限制,但是市议会可能会确定一个上限。细则还要求运营商向都柏林市议会提供每辆自行车的实时行程(匿名)和位置数据。
中国的共享单车
在中国大陆,2016年下半年开始出现许多新模式共享自行车,与传统的共享自行车相比,最大的区别是无桩停放。
相比于有桩自行车,无桩共享自行车更加灵活方便,不用依赖固定停放管理场地,车辆均被投放到路边空余位置,只需在微信、支付宝或专属APP上支付一定的押金即可租用,归还时也是选择合适空闲位置就地锁车停放并完成使用结算即可。
但是,无桩共享自行车同时,会有更多的被盗用,恶意破坏,乱停放的问题发生,但同时作为一种创新得到了政府的肯定,强调需要加强管理。
在共享单车投资热潮后,截至2017年11月,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披露数据显示,倒闭、停运或是转让的共享单车平台已有60余家,“预计加上未披露的平台应该有百家。”“由于市场容量不大,前期资产投入重,分散只会导致共享单车平台集体走向平庸,而资本也没有退路”未来很可能“中小平台逐渐被淘汰,或者被大平台收购,最终‘一统江湖,一家独大’”。
共享单车在海外
无桩共享单车自2016年在中国流行起来之后,很快此项服务便出口到了海外,包括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均在此列。然而由于国情迥异,无桩共享单车并没有像预想的一样在海外掀起大规模热潮。同时由于无桩共享单车随地停放出现的“乱占道”现象,各国政府在管理上也是苦不堪言。甚至有的国家紧急叫停共享单车服务,等管理细则出台后再开始投放此项服务。
爱尔兰政府对无桩共享单车的管理细则无疑是经过认真评估的。希望在这种谨慎的开端之下,无桩共享单车能在为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不会成为社会和政府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