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读了高中,上了大学的人都对高三有一种特殊的情结,我也不例外。有时闲下来,冲一杯咖啡,坐在柔软舒适的椅子上,手里捧着一本看了许久的也没能读完的小说, 这种舒适、清闲、惬意的柑感觉,时间就好像迟缓了下来。
在这个惬意静下来的时候,我常常怀念高三,虽然在那个时候我非常想静下来但是却必须忙碌的感受。
当我为了学习,为了考取一个理想的大学而奋斗的时候,就总是感到时间以两种极端的步伐流走:要么太快,要么太慢! 有时我很享受高三的忙碌,欣喜于自己生活的充实,那时候我就会发现它如白驹过隙般匆匆流逝;而有时,我又会感到疲倦、苦恼,苦恼于一种日复一日的超负荷工作,我便一样会像个怨妇一样抱怨,“什么时候这样的日子可以过去?怎么样才能感到快乐?”我也常感压抑,曾自己去黑夜中泛着青白月色的运动场上狂奔,大喊,发泄出心中的抑郁以获取暂时的解脱。或是尝试在极端焦急,迷茫的时候学会放手一段时间,于讲台上的老师正慷慨陈词时躲在书桌下读一本向往已久的小说。我疯狂地阅读,几节课下来就会把一本厚厚的小说读完,然后又投入下一轮暗无天日的总复习,奔向语数外的田野,在题海中徜徉,因解不上一道数学题眉头紧锁,为写不出一篇满意的作文食不甘味。高三情绪像传染病一样,波及到我们的朋友,老师,家人。每个人的讨论话题都围绕着高考、大学,一直蔓延开来……
印象中的高三似乎是苦涩的,我曾尝过那长达一年之久的苦涩滋味,如果让我“引经据典”,那么前人将它称为“黑色高三”也并不为过。只是,有一天,真的如现在这般可以坐在舒适的椅子上品味着香浓的咖啡的时候,再深深回味,才会发现,为什么有人可以“苦,并快乐着”,原来不知何时,自己已经真切地迷恋于那种“苦”。它就如这手中的咖啡,虽苦却带着种香醇,带着些饱含着情感的内容。
记得刚入高三的时候,每天都是过着朝5晚11的住宿生活,生活及其有规律,如上了发条的陀螺,一圈一圈重复着同样的轨迹。在那段时间,我以为我是最焦虑的,其实,我的焦虑远不如我的父母。他们会不时带着各种营养品到我住的地方,要求我随时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有时候,为了给我腾出更多的时间学习,还会来帮我洗上几件没来得及洗的衣服。快高考了,他们又会时刻提醒我注意饮食,注意休息。那时候他的关心以及忧虑,真的被我看在心里!
高考我没有叫父母来, 因为我怕在考场内有压力。我想,大多数的考生是不希望自己的父母在考场外面苦等的,但是这个时候,父母们就像孩子一样,明知道要承受难忍的焦虑,也要坚守在考场外的人群中,默默的为自己的孩子们加油,鼓劲儿。每一科考试都长达一百多分钟,他们就这样时而站起,时而蹲下,时而翘首遥望,似乎只有等待再等待,才能安心看到孩子们赢战归来。这也是一种爱的表现吧。 等待孩子的父母、亲人们都会是什么样的心态?也许要等我们做了父母,自己的孩子经历的高考,也自然就知道了。
高三,过去很久了,但是每一个曾走过高三的人都会了解,在那个“苦涩”的岁月里,我们曾体会到多少珍贵?喜怒哀乐中都融着青春岁月的珍贵记忆——老师给我们的,亲人给我们的,也许自己也给了我们……那是一种真实的经历,人生中难再有的珍贵!
——谨以此文追忆我那时青葱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