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二十多个早晨里,第一缕阳光准时地来过很多次。我向着东边,微微眯着眼,想说,好久不见。
每个早上,我站在操场,看学生陆陆续续从寝室出来,都会不禁想到,当初的我,每个清早,站在走廊,看到的是怎样的世界?
我已经忘了我小升初时心里是怎样的感受,可能当时,在我的心里,有更值得高兴的事吧。记得,第一堂语文课,钟老师走进教室,把他的名字写在黑板上,说他人如其名,希望自己总能“行善”,或许那时,他是想在我们的心里种下关于“善”的种子。想起他,我总能想到水,安静的水,平静的水,祥和的水。那时候不曾想过,在他瘦瘦的身子里,藏着怎样的生活境界。
我的班主任是个女老师,姓陈。关于她的最先的记忆,是我在包干区大喊道:“|陈琳来啦!”尴尬的是,我并不知道当时她就站在我身后。后来,因为这件事,陈老师单独跟我聊了很久,没有骂我,也没有怪我,只是很简单地教我做人的道理,在那之后,我再也没有直呼其名地叫过我的老师。陈老师告诉我要懂得最基本的礼貌。
说起包干区,和现在我班上的包干区是一样的。那个时候我是劳动委员,和我现在班上的劳动委员也差不多。每天我都要去检查卫生,都要等到学生会人员检查完才回教室。记忆最深的,是夏天时,穿着纱衣,顶着太阳,从包干区跑回教室,后背全湿透了。我却并不觉得难受,相反,我觉得很有成就感。
因为这样的成就感,我对学生会有很深的憧憬。很可惜,我不记得我是什么时候进学生会的了。只记得那时,记分表是放在教务处的,和现在一样,挂在窗户边,用大夹子夹着。每次我去检查,都觉得取夹子和上夹子特别麻烦,不知道现在学生们是怎样的感受。时隔多年,这种麻烦的感觉再也不见了,又摸记分表,熟悉仍在,却物是人非。
看到我的学生们,我总能想到当初的自己。今昔最大的不同,应该是我从没有在养善楼上过课吧——其实以前楼栋都是没有命名的,只有一栋叫做佛光善方的楼,是红色的,也就是现在的向善楼。我在这小红楼里,度过了我的整个初中。
向善楼一共有八间教室,我的故事存满了其中的四间,剩下的四间,烙下了我不计其数的眼神。楼梯间里,也尽是日渐模糊的大家的身影。
我的初一,手机还未普及,期末时,陈老师带来个MP4,说要给大家照相。一开始是“全家福”,大家坐在位置上,搞笑的扭曲出最古怪的姿势,正经的整理出最完美的脸色,等着机器的响应。一张完成,又想一张,一张完成,又想一张……后来,老师又说可以给我们拍小群体的照片,于是我们三五成群,按批次到楼梯间,摆好pose,等着她按下快门。我们珍贵的过去,在她的手指下,永久了一秒。
在那一秒里,我上课走神、罚站挨骂、下雨打球、早起背书、上台领奖、安排值日、检查卫生……嘻嘻哈哈,又哭又笑。
……
毕业的时候什么也没想。从大余考完试回来,在学校又待了一夜,第二天天色朦胧时就起了,没有半点以前没睡醒的样子。第一缕阳光来了,它不是意味着开始吗?怎么却结束了呢?相问无果。
好了,结束了。
结束了,又开始了。我,回来了。
每个早上,我站在操场,看学生陆陆续续从寝室出来,都会不禁想到,当初的我,每个清早,站在走廊,看到的是怎样的世界?
我已经忘了我小升初时心里是怎样的感受,可能当时,在我的心里,有更值得高兴的事吧。记得,第一堂语文课,钟老师走进教室,把他的名字写在黑板上,说他人如其名,希望自己总能“行善”,或许那时,他是想在我们的心里种下关于“善”的种子。想起他,我总能想到水,安静的水,平静的水,祥和的水。那时候不曾想过,在他瘦瘦的身子里,藏着怎样的生活境界。
我的班主任是个女老师,姓陈。关于她的最先的记忆,是我在包干区大喊道:“|陈琳来啦!”尴尬的是,我并不知道当时她就站在我身后。后来,因为这件事,陈老师单独跟我聊了很久,没有骂我,也没有怪我,只是很简单地教我做人的道理,在那之后,我再也没有直呼其名地叫过我的老师。陈老师告诉我要懂得最基本的礼貌。
说起包干区,和现在我班上的包干区是一样的。那个时候我是劳动委员,和我现在班上的劳动委员也差不多。每天我都要去检查卫生,都要等到学生会人员检查完才回教室。记忆最深的,是夏天时,穿着纱衣,顶着太阳,从包干区跑回教室,后背全湿透了。我却并不觉得难受,相反,我觉得很有成就感。
因为这样的成就感,我对学生会有很深的憧憬。很可惜,我不记得我是什么时候进学生会的了。只记得那时,记分表是放在教务处的,和现在一样,挂在窗户边,用大夹子夹着。每次我去检查,都觉得取夹子和上夹子特别麻烦,不知道现在学生们是怎样的感受。时隔多年,这种麻烦的感觉再也不见了,又摸记分表,熟悉仍在,却物是人非。
看到我的学生们,我总能想到当初的自己。今昔最大的不同,应该是我从没有在养善楼上过课吧——其实以前楼栋都是没有命名的,只有一栋叫做佛光善方的楼,是红色的,也就是现在的向善楼。我在这小红楼里,度过了我的整个初中。
向善楼一共有八间教室,我的故事存满了其中的四间,剩下的四间,烙下了我不计其数的眼神。楼梯间里,也尽是日渐模糊的大家的身影。
我的初一,手机还未普及,期末时,陈老师带来个MP4,说要给大家照相。一开始是“全家福”,大家坐在位置上,搞笑的扭曲出最古怪的姿势,正经的整理出最完美的脸色,等着机器的响应。一张完成,又想一张,一张完成,又想一张……后来,老师又说可以给我们拍小群体的照片,于是我们三五成群,按批次到楼梯间,摆好pose,等着她按下快门。我们珍贵的过去,在她的手指下,永久了一秒。
在那一秒里,我上课走神、罚站挨骂、下雨打球、早起背书、上台领奖、安排值日、检查卫生……嘻嘻哈哈,又哭又笑。
……
毕业的时候什么也没想。从大余考完试回来,在学校又待了一夜,第二天天色朦胧时就起了,没有半点以前没睡醒的样子。第一缕阳光来了,它不是意味着开始吗?怎么却结束了呢?相问无果。
好了,结束了。
结束了,又开始了。我,回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