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与建盏吧 关注:69,812贴子:969,520
  • 8回复贴,共1

周高起论(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调砂市场上的假壶,往往是仿造这种调砂的效果,由此可见一斑,而真正的老壶,我是一把调砂的也没见到,当然可能是福气不够,机缘不够,但奉劝一句,假货里,调砂的真的很多,呵呵,而且根本不是紫砂的,真正的老壶调砂确实少见,有的看似调砂实际上是泥料中含砂比例较高加之纯手工炼泥方式造成的.
一开始那些人喜欢纯的,不能有石英,不能有云母,更不能有铁质,甚至用磁铁来吸,后来又复古,兴什么调砂。全是消费者的喜好,决定了制作者的方向。
不调砂就烧不出来的壶,绝对不是好泥。
古法制泥表面会有梨皮状的颗粒隐现的状态,是和泥料目数和含砂量相关的,古人不曾调砂,用选料更为恰当.经烧制表现为粗而不糙,看着粗旷,而手感润滑,和看到的似乎不一样.而现在的调熟砂是对以前质感的模仿,因为现在泥料含砂量低,目数细,通过调熟砂达到表面梨皮的效果,只是满足视觉上的需要,上手一摸所见即所得,粗糙。
所谓调砂的说法应主要源于今人(包括一些古人,如清代李斗)的误读,今天工艺的利用方法是表面的模仿,以及砂质质量下降下的无奈。
古人是选泥、配泥、养泥。矿脉和土层不同,因此目数上才有区别。很多明清老紫泥现在没有了,就是很好的证明。手边如果有几把明清名家老壶的真品一下子就会清楚了。而这些砂作伪者根本没见过,想仿的乱真也仿不出来。
今天很多博物馆人员动不动就用调砂来命名明末清初的紫砂壶,恐怕还是很值得商榷的清中期的一些名品上手时会让你心神荡漾,那是名匠加上好泥料的关系。今天的高科技的活儿再细,也难以企及
甲泥,是一种以紫色为主的杂色粉砂质黏土,色紫红,坚硬如铁甲,风化后,进行粉碎,用于制作普通陶器。甲泥与紫泥是同一层位,同一地质环境,同一条件下生成,但它们的化学组成、矿物组成和颗粒组成不同。用于制壶的紫砂矿就产于甲泥矿中,是“岩中岩,泥中泥”,甲泥为宜兴日用陶器的主要原料,紫泥则为用作紫砂陶器的生产。
市场上到处可见的壶很多都是用甲泥或白泥添加化料制作的,外观和颜色看着和紫砂壶差不多,用甲泥来“冒充”紫砂的现象还很普遍,但其壶表的肌理不同,通常没有紫砂特有的颗粒感和层次,泡养后也会发亮,但不会有像玉一般的润泽。
周高起论石黄泥(原文)
石黄泥,出赵庄山,即未触风日之石骨也。陶之乃变朱砂色。
解语注释:
石骨:石头的骨髓。
朱砂色:矿物名称,本作朱砂,也称丹砂,为炼汞的主要原料,大者呈块状,小者呈六角形结晶,色鲜红,供药用,也可作颜料。
白话理解注释:
石黄泥和嫩泥相同,也是出于赵庄山,它是没有接触到太阳的石骨。如果加以陶炼,就会变成朱砂斑的颜色。
矿石多呈橙黄色,埋于矿的底部,质地坚实,多为自矿料中精选,内置含铁量多少不一,故烧之成品或朱砂、或朱紫、货朱红等,产量稀少,多作为着色的原料,可用作泥浆粉饰器物表面,成淡粉红!
再注:明人“伯高阳羡茗壶系”中,只记载之朱砂色,与现今之“红泥”“朱泥”已有本质的区别,正史料中未曾提及“朱泥”,只有在民国“李景康、张虹”的“阳羡砂壶图考”中,“别传”一则,才在周高起这句话前,将石黄泥换作“朱泥”说!!!
周高起论老泥(原文)
老泥,出团山,陶则白砂星星,按若珠琲,以天青石黄和之,成浅深古色。
解语注释:
团山:在丁山附近。
白砂星星:白砂闪亮点点。
珠琲:贯珠曰琲,琲,贯也,珠十贯为一琲。
深古色:深古金铁色。
白话注释:
老泥,出产于丁山附近的团山,如果加以陶炼,就会显出白砂星星般的状貌,晶光闪烁,犹如珠琲排列一般。如果用天青石黄来搀和捣练,就会变成浅色和深色的古金铁色!
团山以消失,团泥传器尚存,经久用可见上述之说!


IP属地:安徽1楼2017-09-22 00:40回复
    周高起论诸土(原文)
    出土诸山,其穴往往善徙,有素产于此,忽又他穴得之者,实山灵有以司之,然皆深入数十丈乃得。
    解语注释:
    善徙:善于迁徙,指砂脉会游走。
    素:本来。
    司之:管理。
    白话注释:
    出土的各山,它的泥穴往往不固定,善于迁徙,有的矿本来在这里出产,忽然却在别的泥穴中又有发现。据此慨叹:这实在是因为山上灵掌管的缘故阿!
    但最终,还是要深入到地下数十丈,才能够真正接触到泥穴!
    事实印证越是底层深埋的矿料,其质地越佳,尤脂似蜡,成壶后及易水色显现,非浅成矿料可比!!!
    周高起论天青泥(原文):
    天青泥,出蠡墅,陶之变黯肝色。又其夹支。有梨皮泥,陶显梨冻色;淡红泥,陶现松花色;浅黄泥,陶现豆碧色,密口泥,陶现轻赭色;梨皮和白砂,陶现淡墨色。山灵腠络,陶冶变化,尚露种种光怪云。
    解语注释:
    蠡墅:在宜兴城南部,以范蠡所居故名。
    夹支:指夹脉。
    梨冻色:透亮的淡褐色。
    松花:淡黄色。
    豆碧色:青豆色。
    密口泥:(“口”字诸本皆同)到《阳羡名陶录》也作“密口泥”。
    轻赭色:浅咖啡色。
    淡墨色:浅灰黑色。
    腠络:腠,皮下之间的空隙叫腠;络,人体的脉络。
    光怪:光怪陆离之意。
    白话理解注释:
    天青泥出产于蠡墅,如果加以陶炼,就会变成黯猪肝色。
    在这个地方的支脉夹层,还有梨皮泥,加以陶炼可出现冻梨色;
    淡红泥,加以陶炼,就会出现松花色;
    浅黄泥,加以陶炼,就会出现豆碧色;
    密口泥,即以陶炼,就会出现轻赭色;
    梨皮和白砂,加以陶炼,就会出现淡墨色;
    这完全是由于山川灵秀的幅腠结络所致,经陶冶才会有种种的变化,才会显出各种光怪陆离的状态!
    紫泥古即称青泥,紫泥矿是深埋于甲泥矿之中,多以“岩中岩”“泥中泥”著称,高起论天青也只是以矿论,陶之显黯肝色而述,多则阐述各料,及陶炼后的色泽!今不可比拟,亦不可借今喻先之意!!
    周高起论“洁壶”(原文)
    壶入用久,涤拭日加,自发黯然之光,如手可鉴,此为书房雅供。若腻滓斑斓,油光烁烁,是曰和尚光,最为贱相。每见好事家,藏列颇多名制,而爱护垢染,舒袖摩挲,惟恐拭去,曰:吾以宝其旧色尔。不知西子蒙不洁,堪充下陈否耶,以注真茶,是藐姑射山之神人,安置烟瘴地面矣,岂不舛哉。
    白话解释:
    茶壶收藏使用久了,每天都得加以清洗及擦拭,如此自然便会发出混黯不明的光泽。放到手中光可隐影(鉴人说觉不妥),实在是书房里的雅玩供赏。
    如果壶身上所见是茶汁的渣滓和油腻,即便是斑纹灿烂,油光烁烁,这就叫做“和尚光”,这种状态是最做贱样子。
    往往看见附庸风雅之流,家中收藏相当的丰富,陈列了很多的名家作品,但是却深深地珍惜那些茶渣和茶垢,并且张开袖子,小心地擦拭,唯恐拭去了那茶垢,并且还说:“我这样做,是为了宝爱茶壶的旧色啊!”哪里知道,就算是大美人西施,若是脏兮兮的,还值得充当天下美女,恐当下人也不适合了。
    使用沾满了茶垢的茶壶,来冲泡本山的阳羡茶,那就像是把姑射山的神人,安置在乌烟瘴气的地方了,这是一种违反常规的方式,岂不是糟蹋透顶了!!!
    周高起论配土(原文)
    造壶之家,各穴外一方地。取色土筛捣部署讫,弇窖中,名曰养土,取用配合,各有心法,秘不相授。壶成幽之,以候极燥,乃以陶瓮庋五六器,封闭不隙,始鲜欠裂射油患。过火则老,老不美观。欠火则稚,稚沙土气。若窑有变相,匪夷所思。倾汤注茶,云霞绮闪,直是神之所为,亿千或一见耳。解语注释:穴:挖穴。筛捣:筛,竹器,编制为之,有孔,用来分别物质的粗细;捣,同捣,舂也,指用杵臼之类器具捣土。弇窖:盖也,覆盖也。
    幽之:阴干。庋:收藏,置放藏起。木做庋,置放器物的架子。鲜,鲜少。射油:指被其他器物的釉油所沾染。窑有变相:即指窑变,由于窑内烧产生变化,而烧成之陶瓷器。早先认为是不祥之征,后代认为祥瑞之品。
    匪夷所思:离奇古怪的思想,不是根据常理所能想象的。白话解释:造壶的各人,大致都会在自己的门外挖了一个大洞,选取各色泥土,加以筛滤捣练,布置安排。妥当完毕以后,就把泥土弇藏在同窖中,这样的做法当地俗称“养土”。对泥土的取用和配合,每个家都各有不同的心法和秘诀,那是视若珍秘,而绝不随便相互的传授秘方的。等茶壶做好以后,放在阴暗处加以阴干,达到相当干燥以后,才用大的陶瓮装入茗器,以瓮可装五六件茗器,并且加以密封,使它密闭的没有间隙。
    然后才放入窑中煅烧,这样才可以避免或减少烧温不足,壶身龟(皲)裂、或釉类的污染。煅烧不能过火,过火就烧得太老了,烧老的壶看起来不美。但是也不能欠温度,火候不足就太嫩了,太嫩了就会有土气味道。至于因为窑有变相,所产生的窑变茶壶,真的是令人匪夷所思。用窑变茶壶来倾倒茶汤,泻注茶汁,犹如云霞般的光芒绮丽闪耀,天工巧艺的结果,实在是神人所为,绝非凡工所能制成,就是由上亿或上兆,也许才可能会见到一把半把而已。
    周高起论嫩泥(原文)
    嫩泥,出赵庄山,已和一切色土乃黏殖可筑,盖陶壶之丞弼也。
    解语注释:
    赵庄山:在宜兴的丁山之南。
    各传本均为“色上”,后据“阳羡名陶录”改为“色土”。
    黏殖:黏著筑坯。
    丞弼:辅佐,辅弼。
    白话理解注释:
    嫩泥出产于赵庄山,它可以用来掺和一切诸色陶土。有了它,陶土才可以黏著筑坯,因此它是有调和作用的,就像调鼎鼐一般,它可以算作陶土中的“二品大员”了!
    嫩泥也称“嫩黄泥”,其颜色有:浅灰色、淡黄色、黄红色等,质地较纯,风化程度好,和之其他陶土可为增塑剂增加干坯强度,常用于日用陶土!


    IP属地:安徽2楼2017-09-22 00:40
    回复
      继续学习,多谢分享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9-22 02:34
      回复
        学习,多谢分享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7-09-22 08:47
        回复
          感谢分享,用心学习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7-09-22 09:38
          回复
            认真学知识,努力水经验,充实每一天!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09-22 10:25
            回复
              感谢分享,用心学习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7-09-22 11:06
              回复
                感谢分享


                IP属地:上海8楼2017-09-22 13:00
                回复
                  感谢分享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09-22 13:5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