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一個朋友跟我說,他最近運氣很差,問我有沒有好的辦法可以幫他轉運,可否買一個聚寶盆、蟾蜍之類的請我幫忙開光,並說等他運氣好了也会行善积德、广结善缘。我說,行善積德是積累福報、改變命運的唯一法門,而行善積德不是與神靈的交易,通常,需先付出,才談得上回報。不付出卻得到利益,在很多人看來是一種福報,實際上,其中暗藏殺機。
記得上世紀末福利彩票剛開始的時候,有一個四川籍的農村婦女,花了兩元錢購買了一注彩票,獲百萬大獎,欣喜萬分,心想,有了這筆錢可以起房蓋屋,後半輩子就不用愁了。不料,她領了獎金之後,還沒回到老家,就被人暗殺在半路上,那些錢被洗劫一空,遺憾之至。由此看來,未經付出而意外得到錢財,可能不是什麼好事,因為。作為普通人,可能沒有那麼大的福德撐死意外之財,否則可能搭上性命。

一個人的福德與財富的多少有關。福德源於善行和心量。所謂善行,即行善積德、放生布施、仗義疏財、隨緣樂,可培養陰德和陽德,即所謂的廣中福田。而一般來說,所有善德會轉化為福報,而且多半報在今生,比如仕途順利、財運亨通、家庭和睦、六畜興旺之類。這些都是福報的表現。
只不過,令人可惜的是,絕大多數人只看到別人的風光的一面,卻看不到別人的努力和所積的陰德。這個世界很奇妙,財富不會無緣無故落入一個人之手,上天也不會無故對某些人給于特別的照顧,也不會對某些人不公。老君說:天道無親,常與善人。也許,上天照顧的是那些心存善念、順道而為的人。艱難坎坷、諸事不順是有原因的,只有找到根源,才有改運的可能。

一個人的運勢,雖然與八字、風水等有一定的關係,但真正能徹底改變命運的,往往是自己的德行。真正有德的人不談命運,也不會把眼光聚焦于自己的名利得失,而是心懷眾生。這麼些年來,善良這兩個字被心懷不軌之人過度消費,致使越來越多的人對別人的需求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確實令人遺憾。實際上,無論你的善良被什麼人利用,心很重要。須知,行善是關乎自己的,有善心再付出善行,輿論接受者是誰,都不影響德行的積累。
從另外一個角度講,善心和善行,其實是一種能量轉移。心存善念,則正氣劇增而晦氣漸退,慢慢能感應到更多善緣。雖說互幫互助是一種美德,行善即度人,度人越多,則越成功。李嘉誠的成功,雖說與自己的經營策略有關,但他的成就來源於度人,因為曆史上百萬的人因為他而有了生計。因此,有些人可以做大事,有的人只能略有小成,有的人則庸庸碌碌。

其實,很多人經濟拮據,是把錢財看得太重。當然,這也是正常的心態。沒錢。就得想方設法弄錢,然後才能解決一些問題。只不過,越看重的東西,往往越不容易得到,如果到手了,可能是悲劇的開始。因此,大多數人都會進入一個惡性循環:因為經濟拮据而不足以行善,“心有餘而力不足”,之後這“力”越發一日不如一日。其實,不是財神爺不願光顧,而是我們的心還沒準備好而已。
實際上,很多行善的方法是不需要錢的,在此不必贅述;有些善行不需要太多金錢,需要的是心,即布施而無所求。這點很難做到。大多數人的布施是有所求的,即使嘴上不順,心中也會這麼想。因此,很多人的善行不會產生太大的功德。這也是很多人經常布施,但自身狀況得不到太大改善,反而開始懷疑善行的意義。

積德行善是修行人必修的功課之一,而且對修行至關重要。特別是道教的修行,雖然法門眾多,但法師行法多靠德行與修為。很多人認為,某某道長法力高強可以驅神使鬼,實際上,真正能讓法事靈驗的,除了師門的符法傳承,多半源於法師的德行。德行深厚,鬼敬神欽,因此,即使不動用法術,鬼魅也自會遠離。
無論如何,出家入道也好,在家修行也罷,修德為重,功法次之。行善以正心,心術不正不可以學法;積德以增慧,福德不積不足以修真。慎之。慈悲。
丁酉年闰六月二十七日于三一
記得上世紀末福利彩票剛開始的時候,有一個四川籍的農村婦女,花了兩元錢購買了一注彩票,獲百萬大獎,欣喜萬分,心想,有了這筆錢可以起房蓋屋,後半輩子就不用愁了。不料,她領了獎金之後,還沒回到老家,就被人暗殺在半路上,那些錢被洗劫一空,遺憾之至。由此看來,未經付出而意外得到錢財,可能不是什麼好事,因為。作為普通人,可能沒有那麼大的福德撐死意外之財,否則可能搭上性命。

一個人的福德與財富的多少有關。福德源於善行和心量。所謂善行,即行善積德、放生布施、仗義疏財、隨緣樂,可培養陰德和陽德,即所謂的廣中福田。而一般來說,所有善德會轉化為福報,而且多半報在今生,比如仕途順利、財運亨通、家庭和睦、六畜興旺之類。這些都是福報的表現。
只不過,令人可惜的是,絕大多數人只看到別人的風光的一面,卻看不到別人的努力和所積的陰德。這個世界很奇妙,財富不會無緣無故落入一個人之手,上天也不會無故對某些人給于特別的照顧,也不會對某些人不公。老君說:天道無親,常與善人。也許,上天照顧的是那些心存善念、順道而為的人。艱難坎坷、諸事不順是有原因的,只有找到根源,才有改運的可能。

一個人的運勢,雖然與八字、風水等有一定的關係,但真正能徹底改變命運的,往往是自己的德行。真正有德的人不談命運,也不會把眼光聚焦于自己的名利得失,而是心懷眾生。這麼些年來,善良這兩個字被心懷不軌之人過度消費,致使越來越多的人對別人的需求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確實令人遺憾。實際上,無論你的善良被什麼人利用,心很重要。須知,行善是關乎自己的,有善心再付出善行,輿論接受者是誰,都不影響德行的積累。
從另外一個角度講,善心和善行,其實是一種能量轉移。心存善念,則正氣劇增而晦氣漸退,慢慢能感應到更多善緣。雖說互幫互助是一種美德,行善即度人,度人越多,則越成功。李嘉誠的成功,雖說與自己的經營策略有關,但他的成就來源於度人,因為曆史上百萬的人因為他而有了生計。因此,有些人可以做大事,有的人只能略有小成,有的人則庸庸碌碌。

其實,很多人經濟拮據,是把錢財看得太重。當然,這也是正常的心態。沒錢。就得想方設法弄錢,然後才能解決一些問題。只不過,越看重的東西,往往越不容易得到,如果到手了,可能是悲劇的開始。因此,大多數人都會進入一個惡性循環:因為經濟拮据而不足以行善,“心有餘而力不足”,之後這“力”越發一日不如一日。其實,不是財神爺不願光顧,而是我們的心還沒準備好而已。
實際上,很多行善的方法是不需要錢的,在此不必贅述;有些善行不需要太多金錢,需要的是心,即布施而無所求。這點很難做到。大多數人的布施是有所求的,即使嘴上不順,心中也會這麼想。因此,很多人的善行不會產生太大的功德。這也是很多人經常布施,但自身狀況得不到太大改善,反而開始懷疑善行的意義。

積德行善是修行人必修的功課之一,而且對修行至關重要。特別是道教的修行,雖然法門眾多,但法師行法多靠德行與修為。很多人認為,某某道長法力高強可以驅神使鬼,實際上,真正能讓法事靈驗的,除了師門的符法傳承,多半源於法師的德行。德行深厚,鬼敬神欽,因此,即使不動用法術,鬼魅也自會遠離。
無論如何,出家入道也好,在家修行也罷,修德為重,功法次之。行善以正心,心術不正不可以學法;積德以增慧,福德不積不足以修真。慎之。慈悲。
丁酉年闰六月二十七日于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