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指吉他学校吧 关注:17贴子:562
  • 1回复贴,共1

吉他大师克莱普顿良师益友德莱尼逝世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新浪娱乐讯 2008年12月27日,吉他大师埃里克-克莱普顿的良师益友,前“德莱尼、邦尼和朋友们”(Delaney & Bonnie(听歌) and Friends)乐队的核心人物,德莱尼-布拉姆莱特(Delaney Bramlett)因胆囊手术并发症不幸逝世,享年69岁。
  德莱尼1939年7月1日在美国密西西比州出生,从青少年时期开始学习吉他,1959年迁居到洛杉矶。当时他只是一名临时乐手,最好的时候也就是和多才多艺的利昂-拉塞尔(Leon Russell(听歌))一起在ABC电视台的一个比较知名的狂欢类系列节目中共事。在那段时间,德莱尼认识了很多音乐圈的人,所以他们随时都能组成一个乐队。1967年,德莱尼遇到了邦尼,他们很快相恋并结婚,还组成了“德莱尼、邦尼和朋友们”乐队。至于为什么是“和朋友们”,那是因为尽管乐队从来不缺人,可是除了德莱尼和邦尼,其他成员总是不断的变化,正如中国的一句老话:“铁打营盘,流水的兵”。
  邦尼1944年生于美国伊利诺斯州的奥尔顿。她作为一名歌手成名很早,14岁时就和布鲁斯吉他手艾伯特-金(Albert King)一起演出,15岁时参演了时尚剧《艾克和蒂娜-特纳》(Ike & Tina Turner(听歌))。直到1967年,她移居洛杉矶便结识了德莱尼。
  “德莱尼、邦尼和朋友们”乐队成立以后,和Stax唱片公司签了约。1969年初,乐队发行了首张专辑《家》。也许是宣传不力的缘故,这张专辑并不成功。当时Stax为了迅速建立自己的唱片市场,同时推出了27张专辑。于是,就在同一年,他们改投Elektra唱片旗下,并且推出了第二张专辑《拒绝替代品》。虽然这张专辑的销量也不尽人意,却在音乐评论界引起了一定的反响。在听过专辑小样后,披头士的吉他手乔治-哈里森将他们推荐给了披头士乐队的苹果唱片公司。于是,德莱尼和邦尼一度要和Elektra毁约。可惜和苹果唱片的合同最终没能签成,而且这次事件也让他们和Elektra的关系恶化,并在 1969年底乐队摆脱Elektra时彻底分崩离析。
  就在那段时间,德莱尼结识了他日后的好朋友埃里克-克莱普顿。哈里森向克莱普顿强烈推荐了德莱尼的乐队,克莱普顿在认真听过《拒绝替代品》之后,决定带着“德莱尼、邦尼和朋友们”乐队一起参加他的巡演。那是他的乐队“盲目信念”(Blind Faith(听歌))成立后的首次演出。克莱普顿很快就和德莱尼、邦尼以及他们乐队的其他成员成为好朋友,并且他发现自己更喜欢德莱尼的音乐而不是“盲目信念”的。他在自传里写道:“对我来说,和德莱尼、邦尼一起演出实在是很困难,因为他们的乐队远远超越我们的。”在那段时间,克莱普顿经常和德莱尼的乐队同台演出,直到1969年8月“盲目信念”解散。
  后来,克莱普顿又把德莱尼和邦尼介绍给了他当时签约的公司,大西洋唱片的分公司Atco唱片,并于1969年底帮助他们制作了第三张专辑《和埃里克- 克莱普顿一起巡演》,在第二年的6月发行。这张专辑是对那场巡演现场的记录,克莱普顿、哈里森和戴夫-梅森(Dave Mason(听歌),曾经是知名爵士摇滚代表性合唱团Traffic的当家吉他手)以及其他一些艺人也出现在这张专辑中。在德莱尼和邦尼的记录中,这张专辑是最成功的,也是记录他们现场表演唯一的正式专辑。它在Billboard名列第29,并被美国唱片工业联合会(RIAA)评为金唱片。与此同时,克莱普顿还邀请德莱尼、邦尼和他们的乐队参与他的首张个人同名专辑的制作。
  从《和埃里克-克莱普顿一起巡演》之后,德莱尼和邦尼一直在制作他们“叫好不叫买”的专辑。在1970年和1971年,他们在Atco旗下分别发行了两张专辑《德莱尼致邦尼》和《汽车旅馆之击》。德莱尼和邦尼向来以在舞台上的最佳状态得到众人的尊敬,这也是《和埃里克-克莱普顿一起巡演》如此成功的原因。Acto唱片的主管杰瑞-韦克斯勒(Jerry Wexler)在自传里也曾说,他为乐队制作的《德莱尼致邦尼》“没能很好的抓住他们现场演出的精髓”。相比而言,《汽车旅馆之击》要成功得多。尽管从技术上来说这只是一张录音棚专辑,但是记录的大部分是乐队在录音棚的现场表演。对于当时的摇滚乐队来说,这很罕见。于是这张专辑也成为了近二十年来“不插电 ”的先声。专辑中的单曲《永不终止的爱情之歌》(Never Ending Song of Love)在当年的Billboard单曲榜中排到67,这首歌后来至少被100名歌手翻唱过。



1楼2009-01-09 12:09回复
    • 219.146.165.*
    !!!


    3楼2009-04-16 08: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