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
-
清平乐·瑶台仙
春华映掩,玉指捻嗔怨。陌上杨柳绕轻烟,百年风尘绵绵。
瑶池玉咏霜仙,梦醉不知归年。离台风华一眼,粉面脂为谁添。
-
「小评」
这词是赠故友的生贺。
当时也是才知道人家生日,于是急急忙忙写的这首词,是以写毕我对此词不甚满意。虽是写于南乡子之后,却不可比南乡子。
题目“瑶台仙”代指曼舞于高台的舞女,其翩翩身姿美若瑶台仙子,故称“瑶台仙”。是以词中各处都于舞女牵连甚多。
春花绚烂一季,杨柳依着轻烟(早春水雾),与高台曼舞的舞姬的婀娜身姿有着共通的柔美;百年间的风尘乱世,皆在这一嗔一笑、一捻一旋中演绎。上阙及景,及舞,是第一观感。
玉咏其实是我的某部小说中人物,用在这里以舞女作比其显然难登大雅之堂,所以有空会寻思着把这里改了。
“梦醉不知归年”----这却是一种悲哀。身为舞姬,却陷入了这支如舞于瑶池的妙舞再难回凡世,深深沉醉于舞蹈的起落中。这其实于现在人们笔下常常提及的戏子入戏再难回是一样的(参看霸王别姬),何尝不是那“今生原为戏中死,余世何如一梦中”的悲哀。可叹,入戏太深!
“粉面脂为谁添”此句真正点明了身为舞姬的身世真如浮萍。作为下九流的职业,舞姬亦不知道自己在为谁而舞,也不知道自己这方乱世中的浮萍会飘往何方。无论是飘向风雨可挡容她栖身的石下,还是飘向深潭就此沉沦都无法预知,这样的命运,寄台下风华一眼,却叹自己永远不能与寻常女子一般,是为着心上郎君添妆。下阙写到了这支舞之外的人与事,是深层挖掘,精神共鸣。
再言此词韵脚。韵脚选的是an,之所以选其作为韵脚,是因为an音读起来总有几分悠长未尽之感,如“绵延”、“奄奄”此类词便可见一斑。且这里的悠长未尽一与舞蹈那绫缎飞扬身姿悠扬的场景有几分符合,二与叹舞姬身世时那长长的无奈的叹息相对。
不过无论如何还是很想改改这首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