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居吧 关注:1,464,819贴子:10,048,472
  • 0回复贴,共1

以我的经验,和大家交流隐居生活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关于"隐居"的定义,百度一下,得到如此的解释:华夏道家哲学术语。深居乡野不出仕或者代指隐士的住所。一般采用第一个释义。隐居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生活方式的选择。
怎么样?有点含混不清吧?但是有两点是明确的:深居乡野,不出仕。
以我的猜想,古代的隐士有几种:第一种是苦修的,象佛主释迦牟尼,但是一开始他父亲(国王)也是派了六个人照顾他生活的。第二种是象陶渊明那样,厌倦了世俗生活的浮躁,跑到乡野过田园生活,物质生活很清贫,但是心里上却能自得其乐。第三种是象孔明那样,自己很有文化,而且家里有房有地还有佣人,躲在乡野,但是却心系社会。
可能现代社会想去隐居的人,大多是象陶渊明那样,对城市的浮躁厌倦了,想躲到一个人烟稀少的地方,过点清静生活。典型的如北大教师王青松。
我是2010年离开北京的,当时身体很不好,精神上也很抑郁,回到了山西老家,买了一个小院子,现在一晃已是六年时光,这六年里,我收获很大,身体好了,精神正常了,懂了农村自建房和装修及种菜等知识,生活完全能自理了。
可能有的人会觉得我最后一句话“生活完全能自理了”是废话:生活不能自理还算一个成年人吗?可是我告诉想归隐田园的人,离开城市到乡野生活,首先就要学会自理生活。
古代是农业社会,现在是工业社会。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已是大相径庭。我们离不开房子,自来水,电网,道路和汽车等交通工具。而且来到农村,要学习种菜,种粮,建房,做饭等知识,这些都要向当地农民学习。
我先在村里买了一个院子,周围都有邻居,我自己在院子里种菜,原来有几间旧房,简单收拾了一下:通水电,铺地砖。几乎每个匠人都要坑我,和邻居交往过程中发现他们性格差别很大,有的很无聇奸诈,有的很朴实,自己慢慢琢磨应该怎么和他们交往,几年下来在村里也结交了几个好朋友。向村民学习种菜,种树,种瓜。
因为房子太潮湿,冬天不想自己烧锅炉,去年我离开了这个院子。有院子的生活是很惬意的。有邻居是可以互相帮忙的,但是一定注意如何和他们交往。
去年我在镇上买了一套楼房,我小时候在这里生活过,有很多的同学。方便之处是冬天有了供暖。不方便之处是,经常有同学来敲门闲聊,从此不再安静。也没有院子种菜了。
不远处的山上有一间小房子,是村里建了和于防火值班人员住的,我跟支书要了钥匙,每天早上我就上山,在那里锻炼,晚上回来,那间小房子没有自来水,没有电,生活很不方便,好在北方没什么蚊子,要不然更惨。那房子不远处还有一户人家,我可以到他那里烧开水,简单做点饭。有时天气热了,很想吃西瓜,但是就是这么一个在城市里很容易实现的事情,在山上却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晚上从山回到家里来,我很少开灯,因为一开灯,就有同学会来闲坐,抽很多烟,家里乌烟瘴气。
象我现在这样的生活,买房子加装修要有十五万元的积蓄,平时每月水电粮米油盐交通通讯添加生活用品,一千元到两千元。
我现在有一个QQ群:田园生活互助,561605962,欢迎加入共同交流进步。


1楼2017-07-14 20:1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