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热学、力学、电学、机械、自动控制、能源科学、系统工程等宽厚理论基础,掌握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专业知识,能从事清洁能源生产、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能源环境保护、新能源开发、工程设计、优化运行与生产管理的跨学科复合型高级人才。
2.基本要求
学生主要学习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基本理论,学习各种能量转换与利用与能源开发利用的理论与技术,接受现代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备进行相关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工程及设备的设计、优化运行、研究创新与生产管理的综合能力。
毕业生在业务培养方面将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本专业方向所必需的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
2.掌握以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电工电子学、自动控制理论、力学、机械设计及系统工程等为主要内容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3.掌握以能源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课程等为主要内容的专业知识;
4.具有熟练的外语与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所必需的工程技术能力;
5.了解本专业科技发展的新趋势。
3.修业年限和授予学位
标准修业期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4.主干学科、主要课程和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主干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大学物理、普通化学、电工电子学、计算机基础、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等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基础课程;大学英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社会科学课程;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燃烧学等专业基础课程;新能源理论基础、光伏发电原理及应用、风力发电原理、地热能技术、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和智能电网等专业课程。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新能源综合实验、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认识实习、虚拟仿真实习、生产实习、专业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