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A股市场上小盘股的核心指数,中证1000成交量昨天为707亿,今天续跌至688亿,逼近今年初的次低成交额(最低是2月3日的570亿,春节后第一天,“基金经理还没返工”;次低是春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的650亿)。
换言之,除去春节前后两个交易日,中证1000的成交额连续两天,创下熔断以来的新低。这是小盘股整体失血近况。
地量是一个拐点,还是如同L性经济那一横,是个长久趋势?
今晚,拢了拢近期和数位相熟买方及卖方首席的闲聊,也有八卦,也有预言,却无建议,权当一消遣。
一开始,是在上周和两个相熟的机构投资者聚餐时,闲聊到康晓阳今年大票业绩不错,最近又新买了游艇,以自己的基金产品alpha+命名。
放下筷子,我问了个问题:之前我们讨论的三年翻一倍的个股,年化那就是26%,结果5月份一个月就达到预期涨幅。下一步怎么看?
对方说:涨幅是可以,但涨的时间还不够长,还没到位。
对这个回答,我想了很久。
这两个月,随着市场整体弱势下一批所谓“白马股”的逆势走强,仿佛一夜之间价值投资又成为了时代潮流——不过,大家应该记得巴菲特1984年在著名演讲《格雷厄姆-多德都市的超级投资者们》一文中提到的“自从本杰明·格雷厄姆与大卫·多德出版《证券分析》,这个秘密已经流传了50年,在我奉行这项投资理论的35年中,我不曾目睹价值投资法蔚然成风。”
短短半年时间,大家怎么突然就接受了这个从未“蔚然成风”的策略了呢?恐怕很多人只是把“价值投资”当作风口和热点吧。
所以昨晚,跟另一家券商首席策略交流时,我向他抛出一个疑问:所谓一九行情,在涨幅上一定程度吸引了价投倾向,但持续时间上,还不够长。
如果想要把价投变为市场主流,一九行情会不会再持续半年?如果再持续半年,市场还会骂一九行情吗?
所谓的一,主因真的是国家队?而不是市场选择?
当我们一味盯着国家队,会不会忽视市场趋势?当长期监管立足打掉信息套利,是否会加快强化价投倾向。
记得在2012年9月26月晚,20余家创业板公司罕见集体发公告:要么承诺2012年年内不减持,要么追加股份锁定。当晚,我询问几家公司高管,称是监管窗口指导。
换言之,除去春节前后两个交易日,中证1000的成交额连续两天,创下熔断以来的新低。这是小盘股整体失血近况。
地量是一个拐点,还是如同L性经济那一横,是个长久趋势?
今晚,拢了拢近期和数位相熟买方及卖方首席的闲聊,也有八卦,也有预言,却无建议,权当一消遣。
一开始,是在上周和两个相熟的机构投资者聚餐时,闲聊到康晓阳今年大票业绩不错,最近又新买了游艇,以自己的基金产品alpha+命名。
放下筷子,我问了个问题:之前我们讨论的三年翻一倍的个股,年化那就是26%,结果5月份一个月就达到预期涨幅。下一步怎么看?
对方说:涨幅是可以,但涨的时间还不够长,还没到位。
对这个回答,我想了很久。
这两个月,随着市场整体弱势下一批所谓“白马股”的逆势走强,仿佛一夜之间价值投资又成为了时代潮流——不过,大家应该记得巴菲特1984年在著名演讲《格雷厄姆-多德都市的超级投资者们》一文中提到的“自从本杰明·格雷厄姆与大卫·多德出版《证券分析》,这个秘密已经流传了50年,在我奉行这项投资理论的35年中,我不曾目睹价值投资法蔚然成风。”
短短半年时间,大家怎么突然就接受了这个从未“蔚然成风”的策略了呢?恐怕很多人只是把“价值投资”当作风口和热点吧。
所以昨晚,跟另一家券商首席策略交流时,我向他抛出一个疑问:所谓一九行情,在涨幅上一定程度吸引了价投倾向,但持续时间上,还不够长。
如果想要把价投变为市场主流,一九行情会不会再持续半年?如果再持续半年,市场还会骂一九行情吗?
所谓的一,主因真的是国家队?而不是市场选择?
当我们一味盯着国家队,会不会忽视市场趋势?当长期监管立足打掉信息套利,是否会加快强化价投倾向。
记得在2012年9月26月晚,20余家创业板公司罕见集体发公告:要么承诺2012年年内不减持,要么追加股份锁定。当晚,我询问几家公司高管,称是监管窗口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