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小子吧 关注:9,175贴子:73,126
  • 6回复贴,共1

【访谈摘录】对话张天晓导演(2007-2013)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张天晓是《中华小子》的导演,这个都知道吧。以下内容摘自以前的网络新闻,从中可以看出他长期以来对动画制作秉持的理念和对现实的认识,引人深思,有兴趣的人可以由此预想将来的电影是怎样的。早就想把自己之前在搜索新闻时看到的整理一下发出来,可能是因为太长,前天发出来的时候通知要审核,现在按时间顺序分段重发。


1楼2017-05-06 22:43回复

    (3)今日动画掌门张天晓:电视动画在中国很难存活
    2009/3/31
    ……参与《龙之眼》虽然一定会获得成功,但他的源头不是中国,对中国动漫界的影响并不大。而《中华小子》就不一样。如果因为外界的诱惑,而影响制作这部原创的动画片,我会抱憾终生。
    中国市场无法养活我们。我们的动画片90%依靠电视动画,但中国电视台给的转播费太低。外界传来的数据显示,央视每分钟转播费从1000元降到600元。一个700分钟的动画片根本无法收回成本。相对来说,国外漫画市场容量更大一些,而且价格相对更合理一些。
    (4)今日动画掌门张天晓重金不换
    2009/3/31
    初见今日动画的掌门人张天晓,会惊诧于他那双大眼睛,和《中华小子》中的小虎十分相似。张天晓笑着说,“小虎”就是照我的形象打造的,眼睛、性格和我一样,而且,我们也都从农村出来的孩子。
    在张天晓办公室的会客区里,有两样东西比较特别。一是大茶几上高高摞起的漫画碟片和漫画书。等待的空隙,随手翻动一本漫画书,仿佛又回到那个少忧少虑的童年。另一个是靠着墙边的一个大陈列柜,里面放着形态各异的动漫卡通产品,基本上都是《中华小子》中的衍生卡通产品。


    2楼2017-05-06 22:47
    回复
      (5)“中华小子”无奈出国闯荡
      2012/1/11
      ……但是张天晓和他的团队在《中华小子》之后的4年多时间里,却始终未见任何作品在国内现身。带着这个疑问记者采访了他。
      /收购价格过低/
      张天晓告诉记者,4年多来,他的今日动画公司与法国ELLIPSE动画公司等国际一流团队的共同合作下,完成了《美人鱼》《迷你冒险家》《阿葛碧娜》等作品,同时新创作的历史动画片《时光号出发》目前正在最后的修整阶段。其中《迷你冒险家》更是在去年获得了法国的收视冠军。只是这些动画片没有进入中国观众的视野。为何张天晓要将他的动画事业重心几乎都放在国外呢?张天晓道出了自己的无奈:“目前国内动画片虽然得到地方有关部门支持,拿出很多政策来鼓励动画制作,但原创者花1000万元拍个片子,电视台的收购价格甚至不到投入成本的零头,市场能够良性发展吗?可是在欧洲不同,以《美人鱼》为例,法国国家电视台的收购价格是400万欧元购买1000分钟,1分钟约人民币3.6万元,这已经让我回收了过半的投入。”
      /精品难以出现/
      据记者了解,目前国内电视台对动画片的收购价格在每分钟50-200元……为了降低成本,目前一般国内动画片每分钟制作费用大约为2000至3000元,以此价格想出精品,显然非常困难。
      /从制作到制片/
      制作和制片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其间跨度之大却天差地别。张天晓介绍,中国大部分动画公司的最初都是通过外接海外公司加工订单的模式起步,如今则基本进入到自己完成动画片一条龙创作、制作的阶段,而他的团队则已经转型为制片人的角色。张天晓最近的一个项目就是请日本著名动画片《火影忍者》的编剧写新剧本,找韩国团队画人物原画,最后由台湾地区动画公司负责生产。在亚洲范围内,通过整合各个领域内的精英团队,最终打造出高质量的动画片。
      ……


      3楼2017-05-06 22:48
      回复
        (6)急功近利,只会制造“文化垃圾”
        2013/11/3
        记者:你知道最近网上流行的独立动画短片《入学考试》吗?对我国的动画自由职业者这个群体怎么看?
        张天晓:我听说了,但还没来得及看,这样的个人艺术家其实我国一直都有,十几年前就已经出现了。现在的动画产业之所以被称为“产业”,就是因为分工明确,有专业的制片人、导演、编剧和技术人员。个人制作者并不具备这些条件,所以始终只能是个人艺术家,不能指望他们变成“航空母舰”,有一天来改变动画业界。
        创意和钱的关系不大,个人艺术家们经常能想出很牛的点子,让人眼前一亮,但要想有持续的影响力,一定还需要有投资,有企业家的参与,有专业的包装。
        [我国从不缺制作精美的国产动画短片。]
        记者:你认为中国的动画行业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最大差距在哪里?是技术吗?
        张天晓:关于技术这个问题,其实很难说。我们国家的总体水平并不高,但也有一些不错的作品。像前几年上海文广参与制作的《风云决》,水准就比较高,最近取得不俗票房的《魁拔》,水平也还可以。
        有一点可以肯定,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最大差距不是技术,而是讲故事的能力。
        ……《喜羊羊与灰太狼》当年打算推向国际市场时我就说过,最多只能去亚洲市场,绝对去不了欧美,为什么?如果法国播出了这部动画片,那么电视台台长第二天就会下台。事实上,这部片子可能连法方的审片都通过不了。
        记者:在我国动画市场,“电视台购买动画片价格过低”饱受质疑,近年来有改善吗?
        张天晓:没有改善,甚至更糟,电视台收购价越来越低。本来,动画片一分钟制作成本要几千、上万元,而电视台的收购价就只有几百甚至几十元。现在,更有些玩具厂商投资拍摄的动画片,完全是以做广告的套路在做,就是想卖玩具,所以愿意倒贴钱给电视台播出,进一步压低了动画片的市场价格,动画生产者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
        记者:中国的动画年产量堪称世界第一,产值却只有日本的零头。如何评价这一现状?
        张天晓:产量高,产值小,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我们生产了太多垃圾……
        从业30多年,我最大的感触是,这个行业太浮躁,今天刚谈完,明天恨不得就让艺术家把成品拿出来,这怎么可能?
        企业家和艺术家是动画行业的两大支柱,双方需要平心静气地合作。企业家要给艺术家十年磨一剑的时间,政府在扶持时也应该不催不赶,容忍慢工出细活的创作。


        4楼2017-05-06 22:49
        回复
          (2)今日动画掌门人张天晓
          2007/9/23
          记者:您成功运作过这么多动画片,您对一个动画的准确定位是怎么做到的?
          张天晓:首先,各种年龄段的动画片都需要。全球最成功的一部低幼动画片《天线宝宝》,大人一看像傻瓜一样,但是它是最风靡的,它把所有的儿童心理学放在了里头。为什么小孩一看就迷上它,而我们的动画片反而是大人的所谓小孩思维来拍的一部动画片,所以大人一看觉得很傻,小孩一看觉得不对。所以,关于如何定位,我国研究的还不够深,市场定位不清楚。
          记者:定位一般都会考虑到哪些因素?
          张天晓:首先在做选材的时候,首先就要想好片子是给谁的。其实做低年龄段的东西是最国际化的。因为那个年龄段的孩子是没有民族烙印的,所以,对他来说是最公正的,只要好就可以。……
          另外,我觉得不光是民族性和国际性的问题,更要有时尚性,紧跟潮流。不是说过去老前辈拍的片子没有民族性,它们也有民族性、也有国际性,但我觉得时尚性不够。今天的小孩就追求时尚,没有时尚性,他们为什么看你的片子?今天,如果没有时尚性,你片子的主角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卡通明星。
          ……


          5楼2017-05-06 22:53
          回复
            (1)中国动漫他乡遇知音只有"海归"才能盈利?
            2007/5/9


            6楼2017-05-06 23:04
            收起回复
              法国动画行业协会主席的一句话令他记忆犹新,“一部动画片要有二十年生命力,我才会投资。”而反观近年来的中国动漫,尽管发展势头很猛,但很多企业和投资者走的却是低成本、低质量的道路。张天晓说,如果不能依靠作品本身形成良性循环,是无法成为动漫大国和强国的……


              7楼2017-05-06 23:1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