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进成都郫县团结镇一处4000平方米的室内训练场地内,你就能听到拳套和护具撞击的声音。在这里,70多个孩子正挥洒着汗水练习散打,最小的只有7岁,最大的也才16岁,他们来自不同地区,有藏族、羌族、汉族……他们当中,有的是孤儿,有的是特困家庭子女。
这是由四川阿坝退伍特警恩波创办的散打队。当年,还是特警的恩波下乡工作,看到不少孩子没上学,在街上游荡,“如果没有人管教,他们肯定要学坏。”退伍后,恩波以自己的特长创办了散打队,接受孤儿和特困家庭孩子免费学习散打。孩子们都叫恩波“干爹”。14年过去,有超过150个孩子在这里学到了一技之长,走进社会后,他们中有的成为了商人、有的成为了特警、有的成为了全国散打冠军……
恩波(中)指导孩子训练
1000万为孩子打造训练场地
“你看他,吉牛史约,我们都叫他小金刚,来这里5年了,已经拿了四川省青少年散打锦标赛冠军。”、“他叫东卓布,是我们这最小的,才7岁,来这里已经两年了。” 下午,一走进训练场地内,54岁的恩波热情地介绍着。
孩子们都叫恩波“干爹”。是的,这个位于成都郫县团结镇的室内训练场约4000平米,这是恩波花了大概1000万打造的一个散打训练场地,专门为这群孩子打造。
记者在现场看到,宽大的训练场地内,教练指导着孩子们一招一式的练习者散打技术,旁边,配备了密密麻麻的健身器械。每天上午、下午,孩子们有固定的时间在这里训练。另一边,还有三间“学习室”,是孩子们学习文化课的地方。15岁的吉牛史约告诉记者,干爹在外面请了文化课老师,每天晚上教孩子们学习语文数学,他现在学到4年级。
下午5点,是孩子们的吃饭时间,饭菜管够,还有不少水果。餐厅旁边是冰库,塞满了从藏区拉来的牦牛肉。恩波说,孩子们长时间的体能训练,需要多吃肉补充能量,他给孩子准备的牦牛肉都是山上放养的。
孩子们正在练习
70多名孩子吃住、读书全免费
其实,在这里的70多名孩子,都是来自各地的孤儿、特困家庭子女,吃住、读书、训练、医疗等,全部是免费的。
因为这里是全免费的学习散打,这些孩子,都是被亲戚或家人送来的,希望能够在这里学到一技之长。“这些娃都是可怜的孩子。”恩波告诉记者。
15岁的吉牛史约是5年前来到这里的,在他五六岁的时候,父亲去世,母亲一个人带着5个孩子,生活十分艰难。10岁时,在亲戚的推荐下,吉牛史约来到这里开始学习散打,如今已经拿到了全省青少年散打锦标赛冠军。他的偶像是中国散打王刘海龙,他希望自己将来也能够站上综合格斗的擂台。在他眼中,干爹是个“伟大的人”,因为这里的孩子吃的、穿的、用的,全部是干爹给的。
最小的东卓布7岁,经过这里2年的训练,打拳已经有模有样了。“他来的时候,身上很脏,头发里全是虱子,你看现在懂事多了。”旁边,一个较大的孩子说道。
教练给孩子指导招式
格斗冠军 退伍后免费教授孤儿散打
这个散打队,恩波已经办了14年了。
恩波,是阿坝黑水县人,1979年入伍成为一名武警战士。在部队的日子里,他在擒拿格斗方面展示出天赋,曾获得武警阿坝州支队“军事大比武”中“单双杠、擒拿格斗”双冠军;在武警四川总队特警军事大比武获第一;还曾荣获两次三等功。
服役期间,恩波需要经常下基层做军事指导。在那里,他经常会看到一些孩子在山上、在街边游荡。“正是上学的时候,他们不上学干嘛!”恩波打听了一下,发现这些孩子,有些几乎都没有家人照顾,有些是孤儿,有些是家里太穷,管不了。“他们这个年纪能干嘛?如果不好好引导,真的会走上犯法的道路。”恩波在当特警期间,也见过不少案例,几岁、十几岁的孩子就偷窃、打架。从那时起,恩波就萌生了想法,如何去帮助这些孩子。
1997年,恩波退伍,还是从事建筑工程相关工作。2001年,已经有了一定积蓄之后,恩波就在成都西一环附近租了一个150多平方米的房子,挂靠在阿坝州体育局散打队,私人出资组建了“阿坝州武术散打队”,专门招收这些没人管的孤儿、特困家庭子女,全免费的教他们学习散打。
“我有这个技能,就想着教给他们,至少让他们学会规矩,有个一技之长。”恩波说,学了散打之后,这些孩子至少能去当个保安,学得好的,还能入伍,还能当特警。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想法,散打队开始了,第一批有近30个孩子来学习。
教练给孩子指导招式
正在练习的孩子
抚养150多个孩子 不少人成为特警
从第一批30个,到如今第三批的70个,14年间,随着来的孩子越来越多,恩波换了3次场地,如今租的场地已经有4000平方米。而从这里走出的150多名孩子,有的在经商、有的成为特警,有的已经成为全国散打冠军……
在如今的训练场地内,有一间奖杯陈列室,大大小小的奖杯、奖牌、奖状有100多个。恩波骄傲的指着奖杯介绍说,这个都是散打队的孩子们在各项比赛中拿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