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化研习会吧 关注:1,814贴子:16,818
  • 0回复贴,共1

上巳节感想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万乘亲斋祭,千官喜豫游。奉迎从上苑,祓禊向中流。
四年前我看到一张五十六个民族的合照中只有汉族穿的西装,其他民族都是穿的自己民族的服饰。我就问自己汉族的服饰是什么。我就查阅各种资料,终于让我了解了汉族的传统服饰——汉服。我就开始自学传统汉服的知识和她的发展。在无形之中我得知公元二零零三年是汉服元年,那时开始就有同袍开始传播着我们的服饰——汉服。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多的同袍加入这个大家庭。"华夏复兴,衣冠先行"成了同袍们的动力,"依衣载礼"成了同袍们的选择,见面行揖礼是最基本的原则。
三月三是上巳节,在帝都华研会的同袍们举办了上巳活动,我没有因为距离远的原因从威海来到了帝都参加上巳节,来到这我感受到了同袍们的热情与关怀。我见到帝都的第一位同袍——素水,我还离她很远她就向我行揖礼,我马上向前三步回礼。让我感受到了即使是陌生人,同袍之间都可以成为朋友,这种感觉是我一辈子从未感受到的,李白让我找摄影师(二师兄)我见到他后让他和我们一起去集合点,他说等人我就随了他了,忘记了提李白这是我的失误。一位带墨镜的同袍将我们到了集合点,见到了华研会的其他同袍我感到无比的激动,我有种回到家的感觉,虽然第一次来。我们组的组长汉辰来到我的面前说:"你是哪组的哪位"?我回:"三组莫微"。汉辰说:"是你"。我们相互行揖礼,当我弯腰的瞬间心里开始澎湃起来,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他的稳重让我放弃了合照。我们一起去东门接待未到的同袍,接到了几位同袍,当我见到了纯熙我的第一感觉是好高冷,有一种无形的力量不让接近。到了集合点见到她穿上汉服时,看到她穿汉服的样子,我脑子里出现了一位高冷的仙女,可望而不可即。亦似牡丹一般,使人产生一中可望而不可即的境界。那张面纱赐予了她神秘。清浅的面纱也赐予了她神秘,但是透过面纱可以看到温柔细致。那种亦是可望而不可即,冷而温存。当到她两位面前时就想以师姐来称呼她们,但是我没有拜师,只能想想了。当我心里产生和她们三位位合照的念想时,远望才是最美的景。让我脑中产生“可爱”二字的是淑菱同袍,她的身上散发着可爱,当见到她表演独唱是有一种认真仔细在她身上展现出来。顽皮熊这个名字很适合他,虽然稳重但是他的笑告诉我他是顽皮的,身形亦似他名中的以后一个字。我未记错的话,我和凉翊宸撞衫了,见到他的穿着有一种随性的感觉,自在在他的身上散发着。对于燕子姐从头忙到尾真是受累了。
在这次上巳节中我也重温了许多的传统文化知识,虽然在游戏中故意答错,但是没有讨到酒喝,这是个遗憾。在帝都结识到华研会的同袍是我这一生中最幸福的事,当我们组说拍个照时,我犹豫了我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资格加入华研会三组,当清浅叫我说:"来,我们三组的一起合影"。我顿时有种说不出来的感动,我不是北京人,她向我称我们三组时我的心无比的激动。我现在三组的队伍时,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亲切,陌生而又熟悉。也可能我刚到这不熟悉,有点拘束不知从何谈起,不知从何结束。当我请会长合影时,他爽快的答应了,我的心是无比的激动,又请素水给我们拍照,在这里真有种家的感觉。
活动快要结束了,有事的同袍有的没有打招呼默默地走了,当清浅走时想我们辞行行揖礼,我们回礼,我感到华夏的礼仪是如此的温暖。在我走时亦向他们告辞行揖礼,他们回礼,让我回到家时一定报平安,我感受了亲切与关怀。我走在路上时告诉自己,以后自己有时间还会来和同袍们相聚。
在离开紫竹院时在路上遇到一位十一的同袍,在和她一起离开时在玩自己做的风筝,可爱的她在前面跑着,当停下来回眸的一瞬间,又是一道美景。那个微笑久久留在我的脑子里。想和她结识,还是随缘吧。我这次出来没有和导员说,她也做过这样的事,我是来北京,她是去西塘。
这次来帝都收获了很多,我会记住一辈子。
公元二零一七年三月二十五号











1楼2017-04-08 21:5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