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名移民加拿大的爸爸来稿,讲述了他和儿子铭铭之间的“文化冲突”,读来有趣有料,却又发人深思。)
最近为儿子是操碎了心。“上辈子欠他的。”我都挫败到开始用这个理由来安慰自己了。听说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看完的同学会愈加认同这种宿命论的合理性。
儿子一年级,前几年上幼儿园的时候随我们移民过来,慢慢从家旁边一所不错的小学附属幼儿园升入这所小学,一路顺利的现在想起来都没啥特别印象了。本以为完全躲开了国内幼升小以及将来小升初过程中的各种拼爹拼娃拼爷爷,可以在微信朋友圈里肆意围观同龄好友们为了孩子的各种拼了,给他们送上支援灾区般送温暖的慰问,再时不时发条得便宜卖乖型的消息展示一下资本主义优越性。。。
可这种建立在朋友“痛苦”之上的幸福日子没过上多久,怀揣小确幸的我开始了和儿子之间旷日持久的东西方文化冲突。我在朋友圈里的剧情也从坐山观虎斗的第一季逆转到被哥们儿们打土豪分田地的第二季。
说来话长,这场大规模冲突的爆发是从几次零星的文化遭遇战开始的。
“不是给你拿了筷子了吗?” “No, I use this.”早晨儿子起身离开餐桌取来刀叉,然后才开始吃他的煎鸡蛋。靠。心中的弹幕只有一个字。
“爷爷,你这样用手指指着别人说话不礼貌。”儿子对来看孙子的我老爸说。没一点长幼尊卑,你这样对爷爷说话更不礼貌你造吗?孙子。
类似的小战役此起彼伏。发到朋友圈里求解,先前我给哥们儿们点出去的那些赞,如今都被他们毫不吝啬的原数奉还了回来。好吧,出来混,总是要还的,还有利息。
不知不觉间,才发现儿子早已从内心接纳和喜爱上了西方文化,而对于我给他从国内大老远背过来的识字卡片、《唐诗三百首》教给他学,对他来说是要看心情的——心情差的时候消极抵抗,心情好的时候才能上升到应付差事的高水准。
什么鬼!!!!
眼睁睁看着傲娇的现实把我对儿子学贯中西的期望举起来,吧唧摔稀碎。痛苦的我开始寻找原因。到底是什么在老子眼皮子底下,把我儿子的兴趣从中国文化的手里一把抢走,转身推进了西方文明的怀抱?
想要找到原因,我知道,就要像李开复老师说的那样,我得追随自己的内心,follow my heart——我的内心急切盼望着朋友圈里每日更新的剧情早日反转。
前天是他们学校包括幼儿园每年一度的“疯狂发型日(Crazy Hair Day)”,不论学生、老师还是校长,都可以弄个古怪疯狂的发型去学校秀上一整天,怎么疯怎么来。
等儿子顶着他的扫把头兴冲冲的放学回来,一进门就要我给他买一本绘本书,说学校里好多同学都有。“到图书馆里借不就行了。”“图书馆里没有”,而且儿子说同学们手里的谁跟谁的都不一样!
曾陪儿子阅绘本无数的我,听完脑子有点卡。。。卡。。。
好歹本人的CPU也是国内名校硕士的运算速度好吗,内存也是足以同时支持边玩魔方边心算解二元一次方程的好吗!图书馆里借不到的儿童绘本,还特别受欢迎,还每本都不一样。手抄本?这是我脑子里唯一找到的答案。
“这个”,儿子把Pad打开网页递给我看。
看了两眼,就被吸引住了。这是一本根据人名里的每个字母来按顺序自动生成故事的一本书,每个字母一个故事,每个人的人名不同,拿到手的书内容就完全不一样。比如Andy这个名字的故事就是首字母分别是A、N、D、Y的几个故事人物与主角之间发生的故事:Angel(天使)、Narwhal(独角鲸)、Dragon(龙)、Yeti(大雪怪)。一般是大人定制购买了送给孩子,孩子看书的时候并不知道这本书是怎么一回事,只是当成一本普通的绘本故事书来读。故事讲的是一个小孩的名字丢了,去找他的名字,随着情节的发展,一个字母一个字母的出现,最后连成这个孩子的名字。真的做到了每本书都不一样!
简直太酷了这书,书没看到我都可以想象出孩子们翻到最后一页,看到自己名字出现在书中那一刹那时的短路、惊讶、幸福、骄傲等多种情感云集又迅速变化的面部表情。怪不得这家公司单凭这一本书,一年里就卖出了超过英国最大童书出版社年销总量的惊人战绩,并获得了谷歌的巨额投资。
好书,好书。真是想不到对于纸质书这种最古老的书本形式,还能有如此有趣好玩的创新,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于无形之中帮孩子塑造了独立的自我意识——你是与众不同的,你的故事也是与众不同的。还让孩子切实的感受到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对日常事物所带来的改变。
这么好的书,一定给儿子订一本,在网页上输入儿子的名字“铭铭”。不!儿子看了喊,“我的名字是Lincoln!”看着我抬起头惊异的目光,儿子缓和了一下口气:这本书里的名字不能用中文……。
卧槽。心中弹幕又起,两个字。
为了不输掉这次战役,我开始施展我多年练就的搜索大法。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被我找到这本书还真有中文版。这下有了理由让儿子回归到汉字里来~ 我得儿意的笑。
可是切换到中文网站一看,名字果然还是不能输入中文,只能用拼音。想想也是,26个英文字母每个字母配一个故事还可以想象,要是成千上万个汉字每个配上一个故事,那得多大工作量啊。
好吧,拼音也行。我不顾儿子的反对,迅速输入了MingMing,把生拼音煮成了熟故事。嘿嘿嘿~
可好景不长,当我滑动屏幕翻看生成的故事时,发现却是夹生的——儿子MingMing的故事分别是Monkey(猴子)、Iniut(因纽特人)、Narwhal(独角鲸)、Giant(巨人)。。。这都什么鬼!!跟拼音、汉字、和中国文化没有半毛钱关系。。。
从我窘逼的表情里,儿子迅速解码出了两个字——惨败。
好吧,我竖起白旗,在儿子监察俘虏的眼神下,在网页里敲入他的英文名Lincoln。然后点提交。和刚才一样,两三秒钟后就在屏幕上生成了一本电子绘本用来预览。而和刚才不同的是,这次刚翻了两页我就被故事吸引住了,跟随着这个丢了名字的小男孩去历险找名字,顺着l、i、n、c、o、l、n的字母顺序一路看下来,最终印证了我想象中看到最后一页名字那一刹那时的感动。
“橘生淮南为橘,生淮北为枳”,古人诚不欺我也!这样同一件文学艺术作品,翻译成中文,用英文字母的角色来诠释汉语拼音,读得我心都凉了,拔凉拔凉了。这样一本枳到了“什么鬼”级别的书都能拿去中国市场卖给中国孩子,网站上还大言不惭的写着什么“认识更多字母与单词,一举多得!”“教会孩子自己姓名的独特内涵”……。蒙人。
可就是这样一个看来糟糕透顶的产品,一旦换成英文名字,就瞬间打通了七经八脉,超级赛亚人变身般的成一个棒极了的故事。读起来简直就是看一场夜空里的烟火表演,让你脑内的多巴胺恣意横流,唤醒你被封印N年的想象力,点燃你创想的火花……那感觉简直,燃炸了!!
谁说艺术是不分国界的?No!艺术是分国界的,艺术打小就是分国界的!从绘本这种面向低龄孩子的文学艺术形式,就可以真切尝到淮南淮北天壤之别的味道落差。
不少人都觉得读绘本有条件还是要读原著绘本,翻译本毕竟已经是随着译者的能力高低而损失掉程度不一的信息了,更不用说像这种整体构建在拉丁语系之中的创新作品形式。
平时大家不都说艺术无国界吗?其实这是又一个由于断章取义而让人们上当多年的例子。所谓艺术无国界,仅指顶级的艺术品在某些情感表达方面的无国界。
真相是,艺术是分国界的,而人类对艺术里美的追求与鉴赏是没有国界的。简单说,艺术分国界,而艺术欣赏不分国界。一个是主体,另一个是主体受众的行为,这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伦家好不容易装回逼。。。好吧,我解释下,举几个栗子:
中国的书法艺术仅仅存在于汉字的文化体系下,在钢笔圆珠笔的西方文化世界里是无法复制和实施本地化的。氮素,这并不会影响西方人对东方毛笔字艺术的鉴赏与喜爱。一个是主体(毛笔字),另一个是主体受众(观赏者)的行为(欣赏喜爱)。
梵高的画。作为荷兰人,梵高画中的色彩,风景、房子、日常用品,都是荷兰当地的色彩体系,在我们中国的生活环境中根本就没有这种色彩体系。所以我们模仿不出梵高,产生不了他那种艺术形式,但我们照样可以欣赏和喜欢他的画。
说艺术分国界,并不局限在视觉艺术,其他方面的艺术也是如此。比如歌曲。
经过老一辈翻译家们的不懈努力,不少的外国歌曲被翻译成中文,其中像《我的太阳》、《哎哟妈妈》、《啊朋友再见》等更是成为耳熟能详的国外歌曲类大众扫盲曲目,被我们不少人唱得兴高采烈,但却不知这些汉语语境下的外国歌曲,与原曲的艺术内涵、艺术表现又有多少差距?
还记得电视里看钢琴伴奏的法语版《南泥湾》,还有网络上颇为搞笑的英文版《说句心里话》、《小白杨》时,我们听得或鸡皮疙瘩不能自已,或哄堂喷饭不能自已。由此及彼,或许我们可以管窥一下外国人听了咱们一本正经用中文唱他们歌曲时的心情。虽说我不知他们也会笑成何等傻逼模样,但是我晓得,在国际上的声乐比赛,一律要求用原文演唱。
从这个角度上讲,那些所谓经典翻译曲目,不过是些高雅版的超级恶搞而已。要知道,在精通外语和中文的基础上,还要有作诗填词的天赋,还要懂音乐,而这才刚解决了歌词的翻译问题。还有另一个问题,是旋律,要实现中国歌词与外国旋律的无缝结合,这个基本上无解。
一个与翻译歌曲相反的例子是,当今好多外国电影不再搞中文配音,而只是配以中文字幕,结果既省时省力,又获得非常好的效果。
再比如诗歌。在汉语语境里,我们根本无法懂得十四行诗的魅力;同样在外语语境之下,也绝对无法全面体会到中国唐诗宋词的美妙。即便是《朗读者》里96岁翻译泰斗许渊冲老先生,也只能借助“比喻”等手法来向西方人解释和形容中国诗词的美妙,让他们隔靴搔痒感受一二。
今天,快递把那本属于儿子的独一无二的书送到了。我一边翻看,一边禁不住再次感慨嘘唏。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孩子从小意识到自己的与众不同,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真是太棒了。而这么棒的书由于艺术的地域隔阂,只能由西方孩子独享。。。这种外国人“特权式”的享有,让我心中莫名有种要炸了的感受!
而横在中外小朋友之间的这道鸿沟,并不是当前的翻译手段所能跨越的。跟英美拉丁语系、人名特点、西方神话角色等一整套西方文化基因紧紧结合在一起、水乳交融的这本书,怎么可能靠简单粗暴的人类翻译就能将两者拆分开。这种拆分比拆弹专家拆炸弹难多了。
放下这本书,不知怎么我忽然想起儿子开学前收到学校的那封“给家长的一封信”,其中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信里用重点号标注出的一句话:“请一定要让孩子参与共同决定他/她每天穿什么衣服去上学。”
直到今天,我才开始有点理解儿子为什么爱上了英美文化而慢慢抛弃汉语。是疯狂发型日、名字定制绘本、给家长的信,这些虽零散、却具体,又那么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一点一滴,贯穿在西方孩子的日常,它们像璀璨的珍珠融入西方孩子的生活,一个个珍珠穿起来,就成为了他们长大后能够在独立思考、想象力、创造力等方面秒杀别国孩子的大杀器!
什么时候,我的祖国才能有这样的信,有这样的书??我敢说,十年之内,想都别想。
p.s. 看到这里,读者中的老司机们可能会怀疑这是篇软文。软不软文我不知道,但如果你孩子有英文名,就一定要去买这本书,它绝对会让你孩子受益无穷。若没有英文名,就当我没说。
最近为儿子是操碎了心。“上辈子欠他的。”我都挫败到开始用这个理由来安慰自己了。听说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看完的同学会愈加认同这种宿命论的合理性。
儿子一年级,前几年上幼儿园的时候随我们移民过来,慢慢从家旁边一所不错的小学附属幼儿园升入这所小学,一路顺利的现在想起来都没啥特别印象了。本以为完全躲开了国内幼升小以及将来小升初过程中的各种拼爹拼娃拼爷爷,可以在微信朋友圈里肆意围观同龄好友们为了孩子的各种拼了,给他们送上支援灾区般送温暖的慰问,再时不时发条得便宜卖乖型的消息展示一下资本主义优越性。。。
可这种建立在朋友“痛苦”之上的幸福日子没过上多久,怀揣小确幸的我开始了和儿子之间旷日持久的东西方文化冲突。我在朋友圈里的剧情也从坐山观虎斗的第一季逆转到被哥们儿们打土豪分田地的第二季。
说来话长,这场大规模冲突的爆发是从几次零星的文化遭遇战开始的。
“不是给你拿了筷子了吗?” “No, I use this.”早晨儿子起身离开餐桌取来刀叉,然后才开始吃他的煎鸡蛋。靠。心中的弹幕只有一个字。
“爷爷,你这样用手指指着别人说话不礼貌。”儿子对来看孙子的我老爸说。没一点长幼尊卑,你这样对爷爷说话更不礼貌你造吗?孙子。
类似的小战役此起彼伏。发到朋友圈里求解,先前我给哥们儿们点出去的那些赞,如今都被他们毫不吝啬的原数奉还了回来。好吧,出来混,总是要还的,还有利息。
不知不觉间,才发现儿子早已从内心接纳和喜爱上了西方文化,而对于我给他从国内大老远背过来的识字卡片、《唐诗三百首》教给他学,对他来说是要看心情的——心情差的时候消极抵抗,心情好的时候才能上升到应付差事的高水准。
什么鬼!!!!
眼睁睁看着傲娇的现实把我对儿子学贯中西的期望举起来,吧唧摔稀碎。痛苦的我开始寻找原因。到底是什么在老子眼皮子底下,把我儿子的兴趣从中国文化的手里一把抢走,转身推进了西方文明的怀抱?
想要找到原因,我知道,就要像李开复老师说的那样,我得追随自己的内心,follow my heart——我的内心急切盼望着朋友圈里每日更新的剧情早日反转。
前天是他们学校包括幼儿园每年一度的“疯狂发型日(Crazy Hair Day)”,不论学生、老师还是校长,都可以弄个古怪疯狂的发型去学校秀上一整天,怎么疯怎么来。
等儿子顶着他的扫把头兴冲冲的放学回来,一进门就要我给他买一本绘本书,说学校里好多同学都有。“到图书馆里借不就行了。”“图书馆里没有”,而且儿子说同学们手里的谁跟谁的都不一样!
曾陪儿子阅绘本无数的我,听完脑子有点卡。。。卡。。。
好歹本人的CPU也是国内名校硕士的运算速度好吗,内存也是足以同时支持边玩魔方边心算解二元一次方程的好吗!图书馆里借不到的儿童绘本,还特别受欢迎,还每本都不一样。手抄本?这是我脑子里唯一找到的答案。
“这个”,儿子把Pad打开网页递给我看。
看了两眼,就被吸引住了。这是一本根据人名里的每个字母来按顺序自动生成故事的一本书,每个字母一个故事,每个人的人名不同,拿到手的书内容就完全不一样。比如Andy这个名字的故事就是首字母分别是A、N、D、Y的几个故事人物与主角之间发生的故事:Angel(天使)、Narwhal(独角鲸)、Dragon(龙)、Yeti(大雪怪)。一般是大人定制购买了送给孩子,孩子看书的时候并不知道这本书是怎么一回事,只是当成一本普通的绘本故事书来读。故事讲的是一个小孩的名字丢了,去找他的名字,随着情节的发展,一个字母一个字母的出现,最后连成这个孩子的名字。真的做到了每本书都不一样!
简直太酷了这书,书没看到我都可以想象出孩子们翻到最后一页,看到自己名字出现在书中那一刹那时的短路、惊讶、幸福、骄傲等多种情感云集又迅速变化的面部表情。怪不得这家公司单凭这一本书,一年里就卖出了超过英国最大童书出版社年销总量的惊人战绩,并获得了谷歌的巨额投资。
好书,好书。真是想不到对于纸质书这种最古老的书本形式,还能有如此有趣好玩的创新,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于无形之中帮孩子塑造了独立的自我意识——你是与众不同的,你的故事也是与众不同的。还让孩子切实的感受到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对日常事物所带来的改变。
这么好的书,一定给儿子订一本,在网页上输入儿子的名字“铭铭”。不!儿子看了喊,“我的名字是Lincoln!”看着我抬起头惊异的目光,儿子缓和了一下口气:这本书里的名字不能用中文……。
卧槽。心中弹幕又起,两个字。
为了不输掉这次战役,我开始施展我多年练就的搜索大法。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被我找到这本书还真有中文版。这下有了理由让儿子回归到汉字里来~ 我得儿意的笑。
可是切换到中文网站一看,名字果然还是不能输入中文,只能用拼音。想想也是,26个英文字母每个字母配一个故事还可以想象,要是成千上万个汉字每个配上一个故事,那得多大工作量啊。
好吧,拼音也行。我不顾儿子的反对,迅速输入了MingMing,把生拼音煮成了熟故事。嘿嘿嘿~
可好景不长,当我滑动屏幕翻看生成的故事时,发现却是夹生的——儿子MingMing的故事分别是Monkey(猴子)、Iniut(因纽特人)、Narwhal(独角鲸)、Giant(巨人)。。。这都什么鬼!!跟拼音、汉字、和中国文化没有半毛钱关系。。。
从我窘逼的表情里,儿子迅速解码出了两个字——惨败。
好吧,我竖起白旗,在儿子监察俘虏的眼神下,在网页里敲入他的英文名Lincoln。然后点提交。和刚才一样,两三秒钟后就在屏幕上生成了一本电子绘本用来预览。而和刚才不同的是,这次刚翻了两页我就被故事吸引住了,跟随着这个丢了名字的小男孩去历险找名字,顺着l、i、n、c、o、l、n的字母顺序一路看下来,最终印证了我想象中看到最后一页名字那一刹那时的感动。
“橘生淮南为橘,生淮北为枳”,古人诚不欺我也!这样同一件文学艺术作品,翻译成中文,用英文字母的角色来诠释汉语拼音,读得我心都凉了,拔凉拔凉了。这样一本枳到了“什么鬼”级别的书都能拿去中国市场卖给中国孩子,网站上还大言不惭的写着什么“认识更多字母与单词,一举多得!”“教会孩子自己姓名的独特内涵”……。蒙人。
可就是这样一个看来糟糕透顶的产品,一旦换成英文名字,就瞬间打通了七经八脉,超级赛亚人变身般的成一个棒极了的故事。读起来简直就是看一场夜空里的烟火表演,让你脑内的多巴胺恣意横流,唤醒你被封印N年的想象力,点燃你创想的火花……那感觉简直,燃炸了!!
谁说艺术是不分国界的?No!艺术是分国界的,艺术打小就是分国界的!从绘本这种面向低龄孩子的文学艺术形式,就可以真切尝到淮南淮北天壤之别的味道落差。
不少人都觉得读绘本有条件还是要读原著绘本,翻译本毕竟已经是随着译者的能力高低而损失掉程度不一的信息了,更不用说像这种整体构建在拉丁语系之中的创新作品形式。
平时大家不都说艺术无国界吗?其实这是又一个由于断章取义而让人们上当多年的例子。所谓艺术无国界,仅指顶级的艺术品在某些情感表达方面的无国界。
真相是,艺术是分国界的,而人类对艺术里美的追求与鉴赏是没有国界的。简单说,艺术分国界,而艺术欣赏不分国界。一个是主体,另一个是主体受众的行为,这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伦家好不容易装回逼。。。好吧,我解释下,举几个栗子:
中国的书法艺术仅仅存在于汉字的文化体系下,在钢笔圆珠笔的西方文化世界里是无法复制和实施本地化的。氮素,这并不会影响西方人对东方毛笔字艺术的鉴赏与喜爱。一个是主体(毛笔字),另一个是主体受众(观赏者)的行为(欣赏喜爱)。
梵高的画。作为荷兰人,梵高画中的色彩,风景、房子、日常用品,都是荷兰当地的色彩体系,在我们中国的生活环境中根本就没有这种色彩体系。所以我们模仿不出梵高,产生不了他那种艺术形式,但我们照样可以欣赏和喜欢他的画。
说艺术分国界,并不局限在视觉艺术,其他方面的艺术也是如此。比如歌曲。
经过老一辈翻译家们的不懈努力,不少的外国歌曲被翻译成中文,其中像《我的太阳》、《哎哟妈妈》、《啊朋友再见》等更是成为耳熟能详的国外歌曲类大众扫盲曲目,被我们不少人唱得兴高采烈,但却不知这些汉语语境下的外国歌曲,与原曲的艺术内涵、艺术表现又有多少差距?
还记得电视里看钢琴伴奏的法语版《南泥湾》,还有网络上颇为搞笑的英文版《说句心里话》、《小白杨》时,我们听得或鸡皮疙瘩不能自已,或哄堂喷饭不能自已。由此及彼,或许我们可以管窥一下外国人听了咱们一本正经用中文唱他们歌曲时的心情。虽说我不知他们也会笑成何等傻逼模样,但是我晓得,在国际上的声乐比赛,一律要求用原文演唱。
从这个角度上讲,那些所谓经典翻译曲目,不过是些高雅版的超级恶搞而已。要知道,在精通外语和中文的基础上,还要有作诗填词的天赋,还要懂音乐,而这才刚解决了歌词的翻译问题。还有另一个问题,是旋律,要实现中国歌词与外国旋律的无缝结合,这个基本上无解。
一个与翻译歌曲相反的例子是,当今好多外国电影不再搞中文配音,而只是配以中文字幕,结果既省时省力,又获得非常好的效果。
再比如诗歌。在汉语语境里,我们根本无法懂得十四行诗的魅力;同样在外语语境之下,也绝对无法全面体会到中国唐诗宋词的美妙。即便是《朗读者》里96岁翻译泰斗许渊冲老先生,也只能借助“比喻”等手法来向西方人解释和形容中国诗词的美妙,让他们隔靴搔痒感受一二。
今天,快递把那本属于儿子的独一无二的书送到了。我一边翻看,一边禁不住再次感慨嘘唏。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孩子从小意识到自己的与众不同,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真是太棒了。而这么棒的书由于艺术的地域隔阂,只能由西方孩子独享。。。这种外国人“特权式”的享有,让我心中莫名有种要炸了的感受!
而横在中外小朋友之间的这道鸿沟,并不是当前的翻译手段所能跨越的。跟英美拉丁语系、人名特点、西方神话角色等一整套西方文化基因紧紧结合在一起、水乳交融的这本书,怎么可能靠简单粗暴的人类翻译就能将两者拆分开。这种拆分比拆弹专家拆炸弹难多了。
放下这本书,不知怎么我忽然想起儿子开学前收到学校的那封“给家长的一封信”,其中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信里用重点号标注出的一句话:“请一定要让孩子参与共同决定他/她每天穿什么衣服去上学。”
直到今天,我才开始有点理解儿子为什么爱上了英美文化而慢慢抛弃汉语。是疯狂发型日、名字定制绘本、给家长的信,这些虽零散、却具体,又那么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一点一滴,贯穿在西方孩子的日常,它们像璀璨的珍珠融入西方孩子的生活,一个个珍珠穿起来,就成为了他们长大后能够在独立思考、想象力、创造力等方面秒杀别国孩子的大杀器!
什么时候,我的祖国才能有这样的信,有这样的书??我敢说,十年之内,想都别想。
p.s. 看到这里,读者中的老司机们可能会怀疑这是篇软文。软不软文我不知道,但如果你孩子有英文名,就一定要去买这本书,它绝对会让你孩子受益无穷。若没有英文名,就当我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