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链物流重点技术汇总分享
一、冷链物流中心主要建筑结构形式
1、土建式冷库。目前国内正在建的数万吨级以上的大型冷库,基本采用的都是土建式冷库,其建筑一般是多楼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在结构内部再用PU夹芯冷库板组装冷库或是使用PU喷涂四周的方式建造。此种使用PU喷涂的建设方式在国内目前已使用了四十年以上。
2、装配式冷库。几年前装配式冷库在国内一般于用小型拼装冷库,近几年随着钢结构在国内许多大型建筑中的广泛使用,大型的钢结构装配式冷库也陆续在建设。大型钢结构冷库柱网跨度大、柱子较小、施工周期短,更适合内部物流设备设施的规划,比如:货架布局、码头设备规划、内部叉车物流动线规划等等。
3、库架合一结构。随着货架系统在物流中心中的广泛使用,国外的一些大量存储的自动仓储冷库、多层高位货架冷库在20—30年前已大量采用库架合一结构建设冷库。同时在非货架区域配合采用PU夹芯库板拼装在钢结构外侧的施工方式,整体建成室外型冷库。目前在国内,由于其施工水平、工程细节及精准程度要求较高,在冷库建设方面此种结构方式建造较少。此种建造结构,由于物流中心内部没有柱网,可以达到单位面积存量最大化及物流动线最顺畅化。
二、制冷系统
制冷系统在冷链物流的投资中占有较大比重。在冷媒的选择方面,国内主要使的是氨系列或是氟系列的冷媒,同时,在较高温层,比如:12度作业区,还可规划使用二次冷媒,如:冰水,或乙二醇。
制冷系统是由一系列的设备依统筹设计组装、安装而来。一般可区分为:制冷主机(主要包括:机头、压力容器、油分离器、阀件等),制冷风机(由不同的布局方式及数量、除霜设计方式,进行不同的选择配置,比如:电热除霜、水除霜、热气除霜),控制系统(由一系列的阀件、感应装置、自控装置及控制软件等组成),管路与阀件系统(一般依设计配置)。
配制冷系统配套的还有压力平衡装置、温度感应装置、温度记录装置、电器设备等等。
三、存储及相关设备
与常温物流中心相同,冷链物流中心内部存储同样需要各型货架。在国外,食品类的商品不允许直接堆叠在地面,必须使用塑料托盘,使用货架存储。各型货架,从自动仓库使用的20多米的高位货架,到拆零拣货使用的流理架在冷链物流中心中均大量使用。与常温货架不同的是,低温库内使用的货架从钢材的材质、荷重、货架的跨度设计均有特殊要求。
为配合存储,满足生鲜食品的特殊要求,冷链物流中心的仓储库内会配置臭氧发生器、加湿器、新风机、二氧化碳发生器、其它特殊气体发生器等等相配套的设备。
四、冷库用专业门组及库板工程
各型门组在冷链物流中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冷链物流中心的能耗影响较大。比如:冷冻库使用的电动平移门、封闭式低温月台区使用的滑升门、人员进出门等,都需要足够的保温性能与气密性,都属于低温专业用门。
与门组配套的各型防撞杆。
冷冻、冷藏库建设使用的聚胺脂库板也是冷链物流建设的关键材料。
冷链物流月台设备设施
月台各型门罩或门封。
月台调节板。(电动、手动)
月台防撞设施。
月台车辆尾门机坑
五、搬运及运输设备
冷链物流中心内部的搬运设备主要是各型叉车,如:自动仓库内的堆垛机、高位货架库内的前移式叉车、步行式叉车、电动托盘车、油压托盘车等等。一般情况下,这些搬运设备需是耐低温的专用型的。
与自动仓库及物流动线配合的皮带式或滚轮式的流水线也属于冷链物流中心内部的搬运体系。
外部运输设备,就是各型冷藏车了。除保温车箱外,一般会配置制冷系统、温度追踪记录系统、卫星定位追踪系统等等。
六、物流容器
冷链物流的目标商品一般是食品类和药品类商品,托盘一般需要使用塑料托盘。
除塑料托盘外,冷链物流容器还有:蓄冷箱、物流箱、笼车、物流筐、台车等等,与商品特性需求配合之物流容器。
七、自动化及IT技术
自动仓库(AS/RS)、自动分拣机(SORTER)、DPS电子拣货标签系统、RF在各物流作业环节中的使用、自动台车流水线等等,在常温物流中使用的自动化及IT技术,在低温中一样需使用,同时对这些电子设备还有低温环境的适用性方面的需求。
物流管理软件,如:WMS(仓储物流管理系统)
八、生鲜食品加工中心(包括中央厨房)
生鲜食品加工中心是全程冷链物流体系中的一个环节,在考虑全程冷链物流时,我们通常也会将生鲜食品加工中心一并纳入考虑范围。依如:
肉类加工中心(包括:猪肉、牛羊肉、禽肉类)
水产品加工中心
蔬果净配菜类加工中心
乳制品及品冰类加工中心
烘焙类产品加工中心(如面包厂等)
连锁餐饮行业的中央厨房
等等。
生鲜食品加工中心在建造技术与设备使用方面,除包括前述冷链物流中心的全部设备外,还有食品加工类设备及食品包装类设备、清洗类设备、灭菌消毒类设备、洁净类设备等等。
(本文由北京启达乔泰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霍青梅提供。)
一、冷链物流中心主要建筑结构形式
1、土建式冷库。目前国内正在建的数万吨级以上的大型冷库,基本采用的都是土建式冷库,其建筑一般是多楼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在结构内部再用PU夹芯冷库板组装冷库或是使用PU喷涂四周的方式建造。此种使用PU喷涂的建设方式在国内目前已使用了四十年以上。
2、装配式冷库。几年前装配式冷库在国内一般于用小型拼装冷库,近几年随着钢结构在国内许多大型建筑中的广泛使用,大型的钢结构装配式冷库也陆续在建设。大型钢结构冷库柱网跨度大、柱子较小、施工周期短,更适合内部物流设备设施的规划,比如:货架布局、码头设备规划、内部叉车物流动线规划等等。
3、库架合一结构。随着货架系统在物流中心中的广泛使用,国外的一些大量存储的自动仓储冷库、多层高位货架冷库在20—30年前已大量采用库架合一结构建设冷库。同时在非货架区域配合采用PU夹芯库板拼装在钢结构外侧的施工方式,整体建成室外型冷库。目前在国内,由于其施工水平、工程细节及精准程度要求较高,在冷库建设方面此种结构方式建造较少。此种建造结构,由于物流中心内部没有柱网,可以达到单位面积存量最大化及物流动线最顺畅化。
二、制冷系统
制冷系统在冷链物流的投资中占有较大比重。在冷媒的选择方面,国内主要使的是氨系列或是氟系列的冷媒,同时,在较高温层,比如:12度作业区,还可规划使用二次冷媒,如:冰水,或乙二醇。
制冷系统是由一系列的设备依统筹设计组装、安装而来。一般可区分为:制冷主机(主要包括:机头、压力容器、油分离器、阀件等),制冷风机(由不同的布局方式及数量、除霜设计方式,进行不同的选择配置,比如:电热除霜、水除霜、热气除霜),控制系统(由一系列的阀件、感应装置、自控装置及控制软件等组成),管路与阀件系统(一般依设计配置)。
配制冷系统配套的还有压力平衡装置、温度感应装置、温度记录装置、电器设备等等。
三、存储及相关设备
与常温物流中心相同,冷链物流中心内部存储同样需要各型货架。在国外,食品类的商品不允许直接堆叠在地面,必须使用塑料托盘,使用货架存储。各型货架,从自动仓库使用的20多米的高位货架,到拆零拣货使用的流理架在冷链物流中心中均大量使用。与常温货架不同的是,低温库内使用的货架从钢材的材质、荷重、货架的跨度设计均有特殊要求。
为配合存储,满足生鲜食品的特殊要求,冷链物流中心的仓储库内会配置臭氧发生器、加湿器、新风机、二氧化碳发生器、其它特殊气体发生器等等相配套的设备。
四、冷库用专业门组及库板工程
各型门组在冷链物流中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冷链物流中心的能耗影响较大。比如:冷冻库使用的电动平移门、封闭式低温月台区使用的滑升门、人员进出门等,都需要足够的保温性能与气密性,都属于低温专业用门。
与门组配套的各型防撞杆。
冷冻、冷藏库建设使用的聚胺脂库板也是冷链物流建设的关键材料。
冷链物流月台设备设施
月台各型门罩或门封。
月台调节板。(电动、手动)
月台防撞设施。
月台车辆尾门机坑
五、搬运及运输设备
冷链物流中心内部的搬运设备主要是各型叉车,如:自动仓库内的堆垛机、高位货架库内的前移式叉车、步行式叉车、电动托盘车、油压托盘车等等。一般情况下,这些搬运设备需是耐低温的专用型的。
与自动仓库及物流动线配合的皮带式或滚轮式的流水线也属于冷链物流中心内部的搬运体系。
外部运输设备,就是各型冷藏车了。除保温车箱外,一般会配置制冷系统、温度追踪记录系统、卫星定位追踪系统等等。
六、物流容器
冷链物流的目标商品一般是食品类和药品类商品,托盘一般需要使用塑料托盘。
除塑料托盘外,冷链物流容器还有:蓄冷箱、物流箱、笼车、物流筐、台车等等,与商品特性需求配合之物流容器。
七、自动化及IT技术
自动仓库(AS/RS)、自动分拣机(SORTER)、DPS电子拣货标签系统、RF在各物流作业环节中的使用、自动台车流水线等等,在常温物流中使用的自动化及IT技术,在低温中一样需使用,同时对这些电子设备还有低温环境的适用性方面的需求。
物流管理软件,如:WMS(仓储物流管理系统)
八、生鲜食品加工中心(包括中央厨房)
生鲜食品加工中心是全程冷链物流体系中的一个环节,在考虑全程冷链物流时,我们通常也会将生鲜食品加工中心一并纳入考虑范围。依如:
肉类加工中心(包括:猪肉、牛羊肉、禽肉类)
水产品加工中心
蔬果净配菜类加工中心
乳制品及品冰类加工中心
烘焙类产品加工中心(如面包厂等)
连锁餐饮行业的中央厨房
等等。
生鲜食品加工中心在建造技术与设备使用方面,除包括前述冷链物流中心的全部设备外,还有食品加工类设备及食品包装类设备、清洗类设备、灭菌消毒类设备、洁净类设备等等。
(本文由北京启达乔泰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霍青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