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地热吧 关注:306贴子:7,667
  • 3回复贴,共1

伴热电缆、发热电缆生产设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勤正机械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在电线电缆行业及电伴热带行业取得非常不错的口碑,独具优势的产品有:伴热电缆发热电缆生产设备、高速挤出机生产线、高温挤出机生产线、高性能悬臂式单绞机、卧式立式多层包带机等。特别是伴热电缆发热电缆生产设备成为该行业的首选合作伙伴。如:自限温伴热带挤出生产线、50高温恒功率伴热带挤出生产线、并联恒功率伴热带生产线、高速绕丝机生产线、太阳能伴热带生产线、地席生产线、地热电缆生产线等等。目前同国内近60%的发热电缆厂家有合作,勤正机械努力成为中国最专业的伴热电缆、发热电缆生产设备厂家,希望能与更多的伴热电缆发热电缆企业合作,做好老产品、开发新产品为我们的电伴热行业的发展和能源环保尽一份力。







1楼2017-03-07 17:00回复


    2楼2017-03-29 14:50
    回复
      欢迎合作


      3楼2017-05-13 16:40
      回复
        合金丝发热/地热电缆工作原理及生产设备
        一、合金丝发热电缆的工作原理:
        A、发热电缆内芯由冷线热线组成,外面由绝缘层、接地、屏蔽层和外护套组成,发热电缆通电后,热线发热,并在40~60℃的温度间运行,埋设在填充层内的发热电缆,将热能通过热传导(对流)的方式和发出的8-13um的远红外线辐射方式传给受热体
        B、发热电缆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供电线路→变压器→低压配电装置→分户电度表→温控器→发热电缆→通过地板向室内辐射热量
        a. 以电力为能源
        b. 以发热电缆作为发热体
        c. 发热电缆热传导机理
        (1)发热电缆通电后便会发热,其温度在40℃—60℃,通过接触传导,加热包围在其周的水泥层,再传向地板或磁砖,然后通过对流方式加热空气,传导热量占发热电缆发热量的50%。
        (2)第二部分是发热电缆通电后便会产生人体最为适宜的7—10微米的远红外线,向人体和空间辐射。这部分热量也占发热量的50%,发热电缆发热效率近乎100%。
        发热电缆通电后,里面的镍合金金属组成的热线发热,并在40~60℃的低温运行,埋设在填充层内的发热电缆,将热能通过热传导(对流)的方式和发出的8-13μm的远红外线辐射方式传给受热体。
        C、合金丝发热电缆分单导与双导两种
        单导只有一根发热线,电流形成回路,必须首、末端两端分别与电源的火线、零线相接,单导的末端必须回到温控器。
        双导内部有两根导线,一根与电源的火线连接,一根与零线边接,自成回路,双导的末端可以在任意位置结束,不需要回到温控器。两路电流相反的导线产生的磁场相互抵消(安培定律),最终实现电磁场几乎为零;
        D、发热电缆铺设在地面下,不占用房间使用面积,没有锅炉、管道、散热片、柜机等,使室内部置更自由,更宽敞、更美观。供暖系统冬天舒适取暖,潮湿季节可除潮防霉。安全、高效、环保、节能、费用低采用发热电缆供暖不存在漏电短路情况,没有危险;没有损耗,不存在其它采暖方式产生的废气、废水、粉尘,是绿色环保型采暖方式;热效率高达100%,同等舒适效果比传统对流方式低2-3℃,总耗热量低,没有水、煤、气损耗,省电节能环保;可任意关闭和调节各房间温度,经济运行可节省1/3—1/2的费用,初投资与使用费均较低,不需要物业管理。
        二、生产设备
        A, 50挤出机(芯线)生产线----1套
        (内绝缘层:硅烷交联PE,用于地热电缆芯线挤出)
        B, 50挤出机(护套)生产线----1套
        (外护套:外护套为优质PVC料,直径为6.5±0.3mm;用于地热电缆护套挤出)
        C, 焊丝倒轴机、对点倒轴机、----各1套
        (隐式接头:发热电缆在冷线与热线的连接上的焊接方法是将发热丝与冷引线溶为一体,解决了冷热交替而带来的膨胀和接触不良,能确保发热电缆冷引线,发热丝平滑焊接过渡,使发热电缆一气呵成,不留瑕疵;能确保发热电缆使用的可靠性,安全性,防水及抗机械外物破坏。确保发热电缆的使用寿命。)
        D, 地热电缆成圈打扎机 -----1套
        (用于地热电缆成品成圈生产)
        E, 喷码机—--2台(用于地热电缆表面喷码印字)
        采购方向:美创力/多米诺
        F, 其他辅助工具:线盘及其他工具
        G, 技术辅导


        4楼2018-09-12 10: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