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像式火控系统是通过技术手段实现炮长瞄准线的双向稳定。 在瞄准状态时,炮长操纵台驱动瞄准镜的瞄准线,使瞄准线瞄准跟踪目标,而火炮随动于瞄准线。当炮长在坦克行进间从瞄准镜向外观察目标时,瞄准镜中的目标和背景几乎是不动的,极大的方便了炮长在坦克行进间进行射击,而且射击时只需一次瞄准。
1、下反稳像火控:火炮轴线随动于瞄准线(通常称为镜炮同步)和重合射击门的实现,都需要实时测量火炮轴线与瞄准线之间的偏差角。测量方法是由镜炮同步的实现方法决定的。镜炮同步可以是机械同步,也可以是电同步。下反稳像火控采用四连杆机构实现机械同步。 下反稳像火控中的瞄准镜镜体通过耳轴安装在炮塔顶部,可以前后摆动。镜体与火炮摇架之间通过四连杆机构连接。在下反稳像火控瞄准镜机械安装简图中,尽管只有一个显见的连杆,但是连杆的4个轴承呈平行四边形分布,连杆通过2个轴承与瞄准镜镜体连接,通过另外2个轴承与火炮摇架连接。坦克行进间,由于车体的颠簸振动,火炮将绕着耳轴进行转动,同时通过四连杆机构带动瞄准镜镜体一起前后摆动。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火炮振动的角度与瞄准镜镜体摆动的角度是一致的。此时,瞄准镜中陀螺仪与瞄准镜镜体之间的角度差,就是瞄准线与火炮轴线之间的偏差角。 下反稳像火控的瞄准镜中只采用一个陀螺仪,其转子轴直接与下反射镜刚性相连。当镜体随着火炮俯仰而前后摆动时,如果各光学元件都与镜体刚性连接,视场中的目标就会向与火炮运动相反的方向运动。由于陀螺仪的定轴性,其转子轴在没有施加外力时会在惯性空间保持一个固定的方向不变,使下反射镜不随镜体一起摆动而保持原有位置不变,使目标在视场中保持原有位置,达到稳像的目的。下反稳像火控瞄准线稳定中,120度棱镜就是被双自由度陀螺仪直接稳定的下反射镜。 从稳像原理和镜炮同步原理可以看出,下反稳像火控采用一个陀螺仪直接稳定下反射镜的方式,具有系统简单、可靠性高、成本低的优点,暴露在炮塔顶部之外的上反射镜组件不需要稳定装置,体积较小;由于采用机械同步方式,当火控系统不通电工作时,瞄准镜可以降级到人工装表工作方式,不需要单独设置辅助瞄准镜。在外界扰动不大的情况下,下反稳像火控的瞄准线稳定精度较高。但是在车辆颠簸严重、外界干扰较强时,由于缺乏对强干扰的抑制能力,这种开环的直接控制的稳定方式,稳定精度将会降低。火炮俯仰时,通过四连杆机构带动瞄准镜镜体相对于炮塔做同步摆动,而位于炮塔吊篮内的射手却不能随着镜体一起运动,不利于射手的观察瞄准,射手必须用额头紧紧顶住瞄准镜护额垫,以努力减小与瞄准镜镜体的相对运动;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四连杆机构的机械磨损逐步增大,镜炮同步的误差也随之增大,不利于保持射击精度。为了提高夜战能力,瞄准镜都集成有微光、热成像等夜视仪器,其物镜也与昼间通道的上反射镜一同安装在瞄准镜头部。由于下反稳像火控的上反射镜是不稳定的,夜视光路又不通过被稳定的下反射镜,夜视仪的视场也无法得到稳定,系统的夜视夜战能力不高;而且由于瞄准镜头部尺寸较小,光通量也较小,不利于提高夜视仪的夜视距离和分辨力。
2、上反稳像火控:瞄准镜镜体刚性安装在炮塔顶部,在上反射镜的方向轴和俯仰轴上,分别安装了小型稳定系统,实现瞄准线的独立稳定。当车体颠簸带动瞄准镜镜体随炮塔摆动时,视场中的目标会向与炮塔运动相反的方向运动。这时,瞄准镜中的陀螺仪会测量出镜体摆动的角度,然后控制上反射镜向相反的方向摆动该角度的一半,使目标成像后依然位于视场中原来的位置,达到稳像的目的。 为了测量瞄准线与火炮轴线之间的偏差角,上反稳像火控放弃了采用四连杆机构的机械同步测量法,转而采用了先进的电同步测量方式。在上反射镜俯仰轴上安装有一个角度传感器,称为上反射镜解算器,用于测量瞄准线与炮塔某参照物之间的偏差角;在火炮耳轴上也安装有一个角度传感器,称为炮耳轴解算器,用于测量火炮轴线与炮塔某参照物之间的偏差角。通过对以上两个角度差的综合,即可实时解算出瞄准线与火炮轴线的偏差角。 从稳像原理和镜炮同步原理可见,上反稳像火控具有如下优点:瞄准线稳定精度受外界扰动强度变化影响小;镜炮同步测量精度高,使用过程中不存在机械磨损使测量精度降低的情况;车辆运动中射手与瞄准镜之间没有相对运动,便于射手观察瞄准;夜视通道视场与昼间通道一起被稳定,不需要另外设置稳定装置;上反射镜由于有陀螺仪等稳定装置部件,体积较大,光通量也较大,利于提高夜视仪器的夜视距离和分辨力。但是安装在上反射镜上的稳定装置部件,使得上反射镜在高低向和方位向两个方向上的转动惯量增大,要实现瞄准线的高精度稳定,技术难度比下反稳像火控大,系统成本也较高。由于采用电同步方式,在火控系统不通电工作时,无法实现镜炮同步,瞄准镜不能直接降级到人工装表工作方式,必须采用辅助瞄准镜,或者采用辅助的机械同步方式来实现镜炮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