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突然对茶艺感兴趣了起来。
但是作为一个向来只是泡茶鲸饮的新手来说,完全不知道怎么入门啊。
请知乎的各位大神能否指点一下如果想学习茶艺该从哪儿入手?
关于茶具是否有什么要求?从什么茶开始品比较好?冲茶品茶的时候又该如何做?看到茶具里的盖碗、公道杯、茶滤各种各样的,看别人冲茶很优雅闲适,可是放我面前就完全头大啊。。。
还有目前市场上的茶市这么乱,又该怎么选择购入途径呢?
求各位大神不吝赐教。
入门需要各种因素,时间、金钱、精力、天赋、机缘巧合等等。
我特意搜了一下,知乎上似乎没有一个系统的回答,仔细想了一下,也是,这东西本来就不是学一门课程,怎么能系统得起来。
题主的题目似乎和问题描述稍有偏差,茶艺、茶道、喝茶其实是三种概念,但是个人认为,喝茶能够入门是核心内容,茶艺再怎么精湛没有好茶也只是优雅地冲泡一堆垃圾,喝一堆垃圾在我看来也丝毫不能品赏茶的所谓美感(茶道)。如果您认同了这个观点,我觉得这个问题可以尝试回答一下,不然,难以作答。
我真心的希望大家不要把目光落在茶艺和茶道上。因为这如同书法一样,是一种境界。这就是为什么我一直提倡简单的喝茶,不要想太多。因为很多人总是忽略了本质的东西,太注重形式。
如果真的有兴趣,可以先不断的喝茶,感受茶的味道,先找一款自己喜欢喝的茶。这和吃饭一个道理。如果你把每一顿饭当成工作餐来吃,那你终究不能明白菜的味道给你带来了什么。但是如果你慢下来,就能体会味道本身,就能体会这种味道给你带来的感受。
如果实在慢不下来,就在自己没事的时候再喝茶。比如我现在,坐在阳台上,晒着太阳,浏览知乎,旁边用简单的玻璃杯泡了一杯2014年的头道黄芽,我能味道茶的香味,嘴巴里面有黄芽带来的回甘,我不紧不慢的答你问的问题,说出我的见解。
我再次劝说各位:看山,还是山。才是喝茶的本质。不要在乎太多的形式和虚无的东西。
泡茶的方法,请问度娘,我觉得在这里我回答你如何泡茶的方法有太无聊了。因为这个不过是一个程度和技术问题,不同的茶,不同的冲泡方法,掌握基本的八九就不离十,还有一分两分的,需要你自己对茶的体悟和琢磨。
茶具的问题,我觉得你刚刚入门,不需要买很贵的茶具,好使就行。因为你也不太清楚自己在爱茶事茶的道路上能走多远,如果只是一时兴起,买很贵的东西只能是一种浪费。能用的就行,等你确定你自己是一个爱茶之人了,再去选择不同的茶具。要知道,好的瓷器,好的紫砂壶,都价格不菲,珍爱有佳才是爱茶人的心性。
茶叶的问题,我觉得有些还是书本上的东西,比如茶的分类,茶的基本制作工艺。这些我觉得随手都可以搜索得到,唯一难以体悟的是不同的茶,不同的味道,不同的香气,我自己喜欢什么茶?我爱喝什么茶?我能适应什么茶?……这个问题只有你自己去不断的体验,去尝试不同的茶。绿、黄、白、青、红、黑,六类茶,每种都是一次尝试,甚至于细部到每一个省区的茶你都要细细的去口味,寻找不同的特点。
我说我自己学茶的心得。老师能教你的都是一些很基础的知识,只有自己的体验才是你对茶最根本的认识。所以试不一样的茶是你必然要做的事。4年的时间里,我试了六大茶类,各种各样的茶,一些绿茶品种,基本可以猜到是哪些省区产的茶,那是因为我曾经一个订了30种不同的绿茶,把四大绿茶产区的茶喝了个遍,寻找共性和差异。也试过了大部分的不同红茶,寻找红茶不同的香气,不同的滋味。每一个年份的白茶、普洱我都尽可能去尝试它的变化……这样的事,我做了很多,喝多了,尝试多了,自然就会有心得,而这就是你以后出去喝茶品茶的资本。我承认,在寻茶的道路上我交了很多学费,会不小心买到差的茶,但是同样也在寻茶的道路上交到了很多朋友。就是这样,走着走着走过来,有了自己对茶的认识,有了自己固定的茶叶源头。发展到后来,熟悉了茶类茶叶,开始对自己喜欢的茶类精修,专于岩茶、白茶的评鉴,每年两上武夷山、两上福鼎,一方面是走茶山,熟悉不同的山场,另一方面是挑选自己觉得适口的茶。如果你追求茶追求到一个层面了以后,就会去研究这个茶为什么会好喝,所谓的山场是什么样的感觉。武夷山每个山场的茶,都摘下一叶,放在嘴里嚼鲜叶,用手搓揉,寻找香气的特征。久而久之,你就会精进许多。总结一下,你要做的是从广度到精度的转变,从粗往细的转变,
至于买茶是必然的,但是选茶也是要动脑子的。去了茶城其实就是给你一个平台,让你有尝试茶的空间,然后渐渐的寻找到你喜欢的茶,收藏你喜欢的茶。欢迎与我交流。
但是作为一个向来只是泡茶鲸饮的新手来说,完全不知道怎么入门啊。
请知乎的各位大神能否指点一下如果想学习茶艺该从哪儿入手?
关于茶具是否有什么要求?从什么茶开始品比较好?冲茶品茶的时候又该如何做?看到茶具里的盖碗、公道杯、茶滤各种各样的,看别人冲茶很优雅闲适,可是放我面前就完全头大啊。。。
还有目前市场上的茶市这么乱,又该怎么选择购入途径呢?
求各位大神不吝赐教。
入门需要各种因素,时间、金钱、精力、天赋、机缘巧合等等。
我特意搜了一下,知乎上似乎没有一个系统的回答,仔细想了一下,也是,这东西本来就不是学一门课程,怎么能系统得起来。
题主的题目似乎和问题描述稍有偏差,茶艺、茶道、喝茶其实是三种概念,但是个人认为,喝茶能够入门是核心内容,茶艺再怎么精湛没有好茶也只是优雅地冲泡一堆垃圾,喝一堆垃圾在我看来也丝毫不能品赏茶的所谓美感(茶道)。如果您认同了这个观点,我觉得这个问题可以尝试回答一下,不然,难以作答。
我真心的希望大家不要把目光落在茶艺和茶道上。因为这如同书法一样,是一种境界。这就是为什么我一直提倡简单的喝茶,不要想太多。因为很多人总是忽略了本质的东西,太注重形式。
如果真的有兴趣,可以先不断的喝茶,感受茶的味道,先找一款自己喜欢喝的茶。这和吃饭一个道理。如果你把每一顿饭当成工作餐来吃,那你终究不能明白菜的味道给你带来了什么。但是如果你慢下来,就能体会味道本身,就能体会这种味道给你带来的感受。
如果实在慢不下来,就在自己没事的时候再喝茶。比如我现在,坐在阳台上,晒着太阳,浏览知乎,旁边用简单的玻璃杯泡了一杯2014年的头道黄芽,我能味道茶的香味,嘴巴里面有黄芽带来的回甘,我不紧不慢的答你问的问题,说出我的见解。
我再次劝说各位:看山,还是山。才是喝茶的本质。不要在乎太多的形式和虚无的东西。
泡茶的方法,请问度娘,我觉得在这里我回答你如何泡茶的方法有太无聊了。因为这个不过是一个程度和技术问题,不同的茶,不同的冲泡方法,掌握基本的八九就不离十,还有一分两分的,需要你自己对茶的体悟和琢磨。
茶具的问题,我觉得你刚刚入门,不需要买很贵的茶具,好使就行。因为你也不太清楚自己在爱茶事茶的道路上能走多远,如果只是一时兴起,买很贵的东西只能是一种浪费。能用的就行,等你确定你自己是一个爱茶之人了,再去选择不同的茶具。要知道,好的瓷器,好的紫砂壶,都价格不菲,珍爱有佳才是爱茶人的心性。
茶叶的问题,我觉得有些还是书本上的东西,比如茶的分类,茶的基本制作工艺。这些我觉得随手都可以搜索得到,唯一难以体悟的是不同的茶,不同的味道,不同的香气,我自己喜欢什么茶?我爱喝什么茶?我能适应什么茶?……这个问题只有你自己去不断的体验,去尝试不同的茶。绿、黄、白、青、红、黑,六类茶,每种都是一次尝试,甚至于细部到每一个省区的茶你都要细细的去口味,寻找不同的特点。
我说我自己学茶的心得。老师能教你的都是一些很基础的知识,只有自己的体验才是你对茶最根本的认识。所以试不一样的茶是你必然要做的事。4年的时间里,我试了六大茶类,各种各样的茶,一些绿茶品种,基本可以猜到是哪些省区产的茶,那是因为我曾经一个订了30种不同的绿茶,把四大绿茶产区的茶喝了个遍,寻找共性和差异。也试过了大部分的不同红茶,寻找红茶不同的香气,不同的滋味。每一个年份的白茶、普洱我都尽可能去尝试它的变化……这样的事,我做了很多,喝多了,尝试多了,自然就会有心得,而这就是你以后出去喝茶品茶的资本。我承认,在寻茶的道路上我交了很多学费,会不小心买到差的茶,但是同样也在寻茶的道路上交到了很多朋友。就是这样,走着走着走过来,有了自己对茶的认识,有了自己固定的茶叶源头。发展到后来,熟悉了茶类茶叶,开始对自己喜欢的茶类精修,专于岩茶、白茶的评鉴,每年两上武夷山、两上福鼎,一方面是走茶山,熟悉不同的山场,另一方面是挑选自己觉得适口的茶。如果你追求茶追求到一个层面了以后,就会去研究这个茶为什么会好喝,所谓的山场是什么样的感觉。武夷山每个山场的茶,都摘下一叶,放在嘴里嚼鲜叶,用手搓揉,寻找香气的特征。久而久之,你就会精进许多。总结一下,你要做的是从广度到精度的转变,从粗往细的转变,
至于买茶是必然的,但是选茶也是要动脑子的。去了茶城其实就是给你一个平台,让你有尝试茶的空间,然后渐渐的寻找到你喜欢的茶,收藏你喜欢的茶。欢迎与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