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周口协和骨科医院院长刁庆勋
人生有多少个六十年,对周口市协和骨科医院院长刁庆勋来说,一甲子岁月只是让他的鬓角稍稍沾染了白发,但并没有磨灭他强烈的进取心。他对骨科医术的钻研不减,对病人的服务热情不退,他就是周口骨科领域学术带头人——刁庆勋,他始终奋战在骨科诊疗的最前线,不下“战场”!
《名医名片》
刁庆勋:骨科主任医师,河南省医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周口市医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市骨科学科带头人。擅长颈椎前后路手术,胸、腰椎体置换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全膝关节置换术、脊柱侧弯矫正术,腰椎滑脱、腰椎管狭窄、腰椎间盘突出手术。各种骨折脱位,肢体先天、后天畸形,骨结核、骨髓炎、骨肿瘤、手外科、周围神经损伤手术等。获河南省市科技成果奖7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骨科专著3本,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医术精湛。
《豫东骨科手术第一刀》
刁庆勋这个名字对周口老百姓来说早就耳熟能详。 在周口市协和骨科医院,提起刁庆勋,医生和病人都会齐竖大拇指,称赞他是一个医术精湛、处处为病人着想的好医生。在他几十年救死扶伤的生涯中,他一直是豫东南骨科领域中的“常青树”,许多先进的骨科诊疗技术都是率先从他这开始的,堪称周口地区骨科技术的“泰斗”。
“严师出高徒”“桃李满天下”,周口地区的骨科医生大部分都是刁庆勋手把手培养出来的,他从不会敝帚自珍,新的医学技术他唯恐自己的学生学不会。每次去坐诊或查房的时候都会带着年轻医生,将自己多年的治疗经验倾囊传授给他们。现在他的许多学生都在周口各县市级医院担当学科带头人,一碰到疑难杂症,许多骨科医生大都会来请教他,咨询他的诊疗意见。
医生辛苦一阵子病人幸福一辈子
“医生最重要的是医德,医德最重要的是责任心。”刁庆勋解释道,骨科医生对待外伤重的病人更需要细心,刷三遍、冲三遍、洗三遍是处理的基本流程。
“现在我们辛苦一阵子,病人就会幸福一辈子”是刁庆勋常常给学生讲的一句话,这句话是对责任心最好的诠释。一个好的骨科医生,不仅要不断学习新理论、熟悉新技术,还要静得下心、沉得住气,更需要尽心尽力。正是靠着良好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在刁庆勋手下医治好的病人数不胜数。
“2004年时,我治疗的那位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现在已经有了两个可爱的孩子,前些日子还来我这感谢呢。”刁庆勋笑眯眯地说,“还有前两年项城那个全身瘫痪的女孩,当时天天躺在床上,他父亲推着她找到我,现在已经活蹦乱跳上大学了。”
“因为治疗有一线希望,不治疗永远没有机会,我宁可拿我大半生的名誉来赌病人的一线希望。”刁庆勋说。
“医者,仁心仁术。”多年来,刁庆勋用无数鲜活的治病救人事迹诠释了救死扶伤、为人民服务的天职。刁庆勋说:“我最欣慰的是经过我们的精心治疗,病人健康复原,这是我们最大的期盼。”
对话刁庆勋
承担更多社会责任、让周口百姓得到更多好处
记者:你能简单说说周口现在的医院发展现状吗?
刁庆勋:公立医院主要承担着国家重大的疾病治疗责任,让咱们的基础医疗有保障,而民营医院则是一种有效补充,它从市场化的角度接受老百姓监督,让老百姓得到更好、更便捷的健康服务。过去,周口的民营医院相对少些,现在比原先好了,政府也在鼓励医院多重发展。
记者:你作为周口骨科领域学术带头人,经历过周口专科医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渡阶段,你是怎么看待周口骨科技术发展的?
刁庆勋:在上世纪80年代前后,骨科诊治主要是针对创伤、骨伤,代表性就是断肢再植、骨科矫形等技术,那时技术落后,医疗水平也不高。进入90年代后,骨科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脊柱方面,脊柱矫形、椎体置换等手术治疗水平快速提高。进入新世纪以来,骨科攻关主要在关节等精细化部位,膝关节手术发展迅速。因为以前只能进行简单的关节手术,而现在治疗技术很多都是从国外引进的,技术水平高,周口的老百姓看病不再困难了。
记者:周口很多骨科领域新技术、新项目大都是从你这开始发展起来的,你是怎么保持学习和钻研精神的?
刁庆勋:因为过去骨科只是医学上的一个小科目,是一个不怎么发达的科室,受制于当初的医疗技术水平,骨科只能做个骨折复位等简单性操作,好多关节精细手术我们不可以做。碰到无力解决的病例时我感觉很遗憾,我很不甘心,所以我一方面总结多年的行医经验,一方面积极学习国内外先进的骨科诊疗技术,让咱周口的老百姓不出国门就能享受到国外的治疗技术。
记者:你所带领的医学团队已经在周口取得了一定成就,你认为一支精英队伍除了医术过硬外,还需要具备哪些优秀要素?
刁庆勋:我现在作为医院的执行院长,负责医院的全面工作。在医生和管理者这两个角色中不停变换着。我认为作为医生,医术过硬是必需的,其次还必须称职、有敬业精神。“医者仁心”,既然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你就不要怕付出。我自己常常以身作则,从医这些年来节假日基本都没有“休息”,每年春节大多在医院度过。当医生就要精益求精,让自己做到最好。
记者:民营专科医院是市场化的,需要自负盈亏,同时也要承担医院治病救人的社会职责,你们如何看待这两方面关系?
刁庆勋:我们医院有自己的文化,我们提倡诚信、孝道的传统文化,我们的目标是打造“百年协和”这张医院名片,不看眼前的利益,而是从长远角度出发,一切以病人利益最大化为标杆,立志把“周口协和骨科”当作终生事业来做。因此我们医院每年都会实施不少公益性惠民措施,像今年我们拿出百万资金和慈善总会一起为周口骨科病人免费医治,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让周口的老百姓得到更多好处。
转自:东方今报
人生有多少个六十年,对周口市协和骨科医院院长刁庆勋来说,一甲子岁月只是让他的鬓角稍稍沾染了白发,但并没有磨灭他强烈的进取心。他对骨科医术的钻研不减,对病人的服务热情不退,他就是周口骨科领域学术带头人——刁庆勋,他始终奋战在骨科诊疗的最前线,不下“战场”!
《名医名片》
刁庆勋:骨科主任医师,河南省医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周口市医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市骨科学科带头人。擅长颈椎前后路手术,胸、腰椎体置换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全膝关节置换术、脊柱侧弯矫正术,腰椎滑脱、腰椎管狭窄、腰椎间盘突出手术。各种骨折脱位,肢体先天、后天畸形,骨结核、骨髓炎、骨肿瘤、手外科、周围神经损伤手术等。获河南省市科技成果奖7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骨科专著3本,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医术精湛。
《豫东骨科手术第一刀》
刁庆勋这个名字对周口老百姓来说早就耳熟能详。 在周口市协和骨科医院,提起刁庆勋,医生和病人都会齐竖大拇指,称赞他是一个医术精湛、处处为病人着想的好医生。在他几十年救死扶伤的生涯中,他一直是豫东南骨科领域中的“常青树”,许多先进的骨科诊疗技术都是率先从他这开始的,堪称周口地区骨科技术的“泰斗”。
“严师出高徒”“桃李满天下”,周口地区的骨科医生大部分都是刁庆勋手把手培养出来的,他从不会敝帚自珍,新的医学技术他唯恐自己的学生学不会。每次去坐诊或查房的时候都会带着年轻医生,将自己多年的治疗经验倾囊传授给他们。现在他的许多学生都在周口各县市级医院担当学科带头人,一碰到疑难杂症,许多骨科医生大都会来请教他,咨询他的诊疗意见。
医生辛苦一阵子病人幸福一辈子
“医生最重要的是医德,医德最重要的是责任心。”刁庆勋解释道,骨科医生对待外伤重的病人更需要细心,刷三遍、冲三遍、洗三遍是处理的基本流程。
“现在我们辛苦一阵子,病人就会幸福一辈子”是刁庆勋常常给学生讲的一句话,这句话是对责任心最好的诠释。一个好的骨科医生,不仅要不断学习新理论、熟悉新技术,还要静得下心、沉得住气,更需要尽心尽力。正是靠着良好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在刁庆勋手下医治好的病人数不胜数。
“2004年时,我治疗的那位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现在已经有了两个可爱的孩子,前些日子还来我这感谢呢。”刁庆勋笑眯眯地说,“还有前两年项城那个全身瘫痪的女孩,当时天天躺在床上,他父亲推着她找到我,现在已经活蹦乱跳上大学了。”
“因为治疗有一线希望,不治疗永远没有机会,我宁可拿我大半生的名誉来赌病人的一线希望。”刁庆勋说。
“医者,仁心仁术。”多年来,刁庆勋用无数鲜活的治病救人事迹诠释了救死扶伤、为人民服务的天职。刁庆勋说:“我最欣慰的是经过我们的精心治疗,病人健康复原,这是我们最大的期盼。”
对话刁庆勋
承担更多社会责任、让周口百姓得到更多好处
记者:你能简单说说周口现在的医院发展现状吗?
刁庆勋:公立医院主要承担着国家重大的疾病治疗责任,让咱们的基础医疗有保障,而民营医院则是一种有效补充,它从市场化的角度接受老百姓监督,让老百姓得到更好、更便捷的健康服务。过去,周口的民营医院相对少些,现在比原先好了,政府也在鼓励医院多重发展。
记者:你作为周口骨科领域学术带头人,经历过周口专科医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渡阶段,你是怎么看待周口骨科技术发展的?
刁庆勋:在上世纪80年代前后,骨科诊治主要是针对创伤、骨伤,代表性就是断肢再植、骨科矫形等技术,那时技术落后,医疗水平也不高。进入90年代后,骨科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脊柱方面,脊柱矫形、椎体置换等手术治疗水平快速提高。进入新世纪以来,骨科攻关主要在关节等精细化部位,膝关节手术发展迅速。因为以前只能进行简单的关节手术,而现在治疗技术很多都是从国外引进的,技术水平高,周口的老百姓看病不再困难了。
记者:周口很多骨科领域新技术、新项目大都是从你这开始发展起来的,你是怎么保持学习和钻研精神的?
刁庆勋:因为过去骨科只是医学上的一个小科目,是一个不怎么发达的科室,受制于当初的医疗技术水平,骨科只能做个骨折复位等简单性操作,好多关节精细手术我们不可以做。碰到无力解决的病例时我感觉很遗憾,我很不甘心,所以我一方面总结多年的行医经验,一方面积极学习国内外先进的骨科诊疗技术,让咱周口的老百姓不出国门就能享受到国外的治疗技术。
记者:你所带领的医学团队已经在周口取得了一定成就,你认为一支精英队伍除了医术过硬外,还需要具备哪些优秀要素?
刁庆勋:我现在作为医院的执行院长,负责医院的全面工作。在医生和管理者这两个角色中不停变换着。我认为作为医生,医术过硬是必需的,其次还必须称职、有敬业精神。“医者仁心”,既然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你就不要怕付出。我自己常常以身作则,从医这些年来节假日基本都没有“休息”,每年春节大多在医院度过。当医生就要精益求精,让自己做到最好。
记者:民营专科医院是市场化的,需要自负盈亏,同时也要承担医院治病救人的社会职责,你们如何看待这两方面关系?
刁庆勋:我们医院有自己的文化,我们提倡诚信、孝道的传统文化,我们的目标是打造“百年协和”这张医院名片,不看眼前的利益,而是从长远角度出发,一切以病人利益最大化为标杆,立志把“周口协和骨科”当作终生事业来做。因此我们医院每年都会实施不少公益性惠民措施,像今年我们拿出百万资金和慈善总会一起为周口骨科病人免费医治,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让周口的老百姓得到更多好处。
转自:东方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