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天井
窗子很小,小的容不得一个人进出;天井很大,大的装得下一个天空。
——题记
应该说成一扇向天空敞开心扉的窗子:天井像一个长方形的口子,笔笔正正对着天空。围成长方形的四面不仅仅只是墙体,一般地说,大门入口的挡壁正对着正堂,正堂的左右两侧为房间,清一色木板竖成,雕成春夏秋冬四季图案,简单一点的也要梅兰竹菊或者岁寒三友。正堂处八仙桌、太师椅,正中间大抵少不了字画对联。这里的字画被尊为“中堂”。用清代官名来称呼,可见其尊贵程度。
天井只在徽州老房子里才能看到。有天井的老房子,它们的主人都是一些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不是乡绅,就是新贵,享誉明清两代300多年的徽商及其后裔,把一幢幢有着天井的老房子带着走进21世纪的时空中来。从那些虫蚀的柱子上,可以读到岁月扯烂的斑迹。
天井正下面,对着的是平平整整的石板铺成,比天井略大一圏的长方形,四角都有一小块圆形的石盖,盖上凿成梅花般细眼,用以排水。讲究的人家,还有石板上摆上两口对称的大水缸接天水。直观上,天井能让主人和外面的世界更加畅快接触,这可是一个窄小的窗子所不能给予的。晴天,洒进家的是温暖的阳光,雨天,飘落的是水滴,至于雪天,更是一幅美丽景象,成千上万朵六边形精灵,争先恐后从茫茫世界挤着往天井里涌来,那些清石板一下子就被染成洁白。此时,天井的主人总要用上几根手指捋上几捋或长或短的胡须,说上几句文绉绉的大白话:好啊,好啊,四水归门堂,瑞雪兆丰年。后半句自然好理解,毕竟是小学语文课本上就有的。前半句其实也不难,说白了就是一句“财源四处来”的意思。不甚精确,却大抵不错。说话的主人作为一家之主,在这种“财源滚滚”的好日子里,总要紧急或者悠闲(取决于他的脾性)地召开家庭会议,商议一家人明年的发展大计。
天井的另一个用途是留给徽州女人的。一般的庄稼人家,夫挑妻背的一个山上干活,一个屋里吃饭,一个坑上睡觉,日子艰苦却也其乐融融。要是娘家是殷实之家,又被门当户对了一回,嫁入的婆家也是要一个包袱雨伞背了走沪杭做生意的主,那么,这位徽娘的命运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被注定是风光和惨淡并存了。说其风光,是不用劳作便能吃饱吃好肚子,只是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地做些女工。说其惨淡,那是一个日子接一个日子的空房独守,碧海清天。这个时候,天井的作用,就大了起来。更深夜静,月光如洗,这位风光和惨淡并存的徽娘对着天井,把一缕相思托寄明月。若逢狂风大作,雷电交织,一个娇小身躯只能依靠软绵绵的被子。日子在相思中溜走,皱纹在日子中爬上额头。直到有一天,一只青鸟从天井上飞落……
时空飞转。眼前那一个个横在头项上方的大窗子,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变成了一道风景。内敛的徽州人开着小小的窗子,谨小慎微地做人,却在磨砺中,开阔了心胸。我想,这才是天井真正本真上的意义吧。
江伟民写于12月1日七川新村
窗子很小,小的容不得一个人进出;天井很大,大的装得下一个天空。
——题记
应该说成一扇向天空敞开心扉的窗子:天井像一个长方形的口子,笔笔正正对着天空。围成长方形的四面不仅仅只是墙体,一般地说,大门入口的挡壁正对着正堂,正堂的左右两侧为房间,清一色木板竖成,雕成春夏秋冬四季图案,简单一点的也要梅兰竹菊或者岁寒三友。正堂处八仙桌、太师椅,正中间大抵少不了字画对联。这里的字画被尊为“中堂”。用清代官名来称呼,可见其尊贵程度。
天井只在徽州老房子里才能看到。有天井的老房子,它们的主人都是一些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不是乡绅,就是新贵,享誉明清两代300多年的徽商及其后裔,把一幢幢有着天井的老房子带着走进21世纪的时空中来。从那些虫蚀的柱子上,可以读到岁月扯烂的斑迹。
天井正下面,对着的是平平整整的石板铺成,比天井略大一圏的长方形,四角都有一小块圆形的石盖,盖上凿成梅花般细眼,用以排水。讲究的人家,还有石板上摆上两口对称的大水缸接天水。直观上,天井能让主人和外面的世界更加畅快接触,这可是一个窄小的窗子所不能给予的。晴天,洒进家的是温暖的阳光,雨天,飘落的是水滴,至于雪天,更是一幅美丽景象,成千上万朵六边形精灵,争先恐后从茫茫世界挤着往天井里涌来,那些清石板一下子就被染成洁白。此时,天井的主人总要用上几根手指捋上几捋或长或短的胡须,说上几句文绉绉的大白话:好啊,好啊,四水归门堂,瑞雪兆丰年。后半句自然好理解,毕竟是小学语文课本上就有的。前半句其实也不难,说白了就是一句“财源四处来”的意思。不甚精确,却大抵不错。说话的主人作为一家之主,在这种“财源滚滚”的好日子里,总要紧急或者悠闲(取决于他的脾性)地召开家庭会议,商议一家人明年的发展大计。
天井的另一个用途是留给徽州女人的。一般的庄稼人家,夫挑妻背的一个山上干活,一个屋里吃饭,一个坑上睡觉,日子艰苦却也其乐融融。要是娘家是殷实之家,又被门当户对了一回,嫁入的婆家也是要一个包袱雨伞背了走沪杭做生意的主,那么,这位徽娘的命运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被注定是风光和惨淡并存了。说其风光,是不用劳作便能吃饱吃好肚子,只是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地做些女工。说其惨淡,那是一个日子接一个日子的空房独守,碧海清天。这个时候,天井的作用,就大了起来。更深夜静,月光如洗,这位风光和惨淡并存的徽娘对着天井,把一缕相思托寄明月。若逢狂风大作,雷电交织,一个娇小身躯只能依靠软绵绵的被子。日子在相思中溜走,皱纹在日子中爬上额头。直到有一天,一只青鸟从天井上飞落……
时空飞转。眼前那一个个横在头项上方的大窗子,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变成了一道风景。内敛的徽州人开着小小的窗子,谨小慎微地做人,却在磨砺中,开阔了心胸。我想,这才是天井真正本真上的意义吧。
江伟民写于12月1日七川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