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之坚吧 关注:1,466贴子:5,564
  • 5回复贴,共1

[转]平论 | 谁在鼓吹西方"工匠精神"?我们欠中国工业一个道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读:”讲透国产车、单反相机、圆珠笔芯、电饭锅和马桶盖背后的故事,让你看了解今天中国制造的真正实力和水平。“
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写新文章,但最近看了一些事之后,始终如噎在喉不吐不快。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国内突然开始刮起了一股吹捧西方更具备“工业精神”的分析文章,大有当年吹嘘西方更具备“契约精神”之势头。而中国工业和制造业则惨遭各路人马贬损为“缺乏工匠精神”,然而事实的真相真的如此吗?未尽然。
一:所谓的“西方更具契约精神”到底怎样?
关于西方人更具备“契约精神”这个老段子其实早已经酸腐发臭了,自大航海时代以来,西方就十分善于签订不平等条约,并随时毁约,以图谋更大利益,直到今天依然如此。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为了保住美国奥运金牌第一大国的宝座,奥委会不断修改规则,把中国人最擅长的乒乓球和跳水等运动的比赛项目一再缩减,目前乒乓球和跳水均只剩4个项目,远远低于世界锦标赛规定的项目。
而在美国人特别擅长的项目,如田径运动上,则不断疯狂增加。从一开始的3个项目发展到今天的几十个项目。分别有:男子项目:100米跑、200米跑、400米跑、800米跑、1500米跑、5000米跑、10000米跑、马拉松跑、3000米障碍跑、110米跨栏跑、400跨栏跑 、 20公里竞走、50公里竞走、4X1000米接力、4X400米接力,以及女子项目:100米跑、200米跑、400米跑、800米跑、1500米跑、5000米跑、10000米跑、马拉松跑、3000米障碍跑、100米跨栏跑、400米跨栏跑、20公里竞走、4X100米接力、4X400米接力等…
坦白地说,如果说各项目稍微公平那么一点点,那么中国的金牌早就不知道超越美国多少了。(这里补充一句,美国等国家也有相当多数量拿津贴的国家职业运动员,菲尔普斯等多数都是职业运动员,也是用举国体制来参加比赛。)而这些只是冰山一角,在国际经济秩序上,商贸往来上,西方更是频繁破坏规则,恣意违反合约。以至于俄罗斯普京有次在大会上嘲讽到:“美国还知道有国际法?”


1楼2016-04-02 12:15回复
    可是每当我吐槽西方的所谓“契约精神”时,总有人对我说:“周小平,契约精神或许西方是不具备,但工匠精神有目共睹的啊? 你看德国的汽车多精密,日本的电饭锅就是比天朝的精细啊,这就是“工匠精神”啊。”好吧,那我们就来谈谈这个所谓的“工匠精神”到底哪家强。
    首先我们这里要建立一个常识,中国是工业后发国家,德国在1930年启动导弹研发的时候,我们这里还在军阀混战,我共正在被围剿,手里破破烂烂啥玩意也没有。这就好像是一场5000米的长跑,英法德美日都跑了4500米了,中国还站在起跑线上没挪步一样。所以,走在前面的国家,不可避免地在很长一段时间领先我们国家太多太多。但这种领先不是因为工匠精神,而是因为发展的时间足够长。
    任何一个国家的工业和制造业都是从山寨和低品质开始锤炼出来的。德国制造最早是山寨和低品质的代名词,经常仿冒英国的缝纫机,惨遭嘲笑。美国在发展之初,很多武器干脆直接抄袭德国的设计,甚至抢夺德国科学家。而美国制造过去也是低品质的代名词,当年很多欧洲人都是看不上美国货,认为美国制造都是城乡结合部的品位。
    但这些情况随着他们产业链上百年的积累之后,逐步打造出了自己的口碑以及在竞争中不断提高了自己的技术水平和门槛。这才让他们从山寨货的形象走向了精密制造的形象。 请注意,这里我说的是工业产业链上百年的积累!而中国,建国才66年。
    不过我周小平向来认为,西方人一百年完成的事,我们五十年就够了。尽管建国才66年,但中国的工业领域和工匠精神正在全面超越西方。这里我举一些简单的栗子:
    二:中国制造是否不如日本制造?
    在我还小的时候,大约也就是十多二十年前吧,当时社会上流传一个很愤青的段子。说是日本人很狡猾,从不砍自己国家的树,只从中国买树去做家具,做筷子。一部分自己用,一部分卖回给中国人,就能赚好几倍的利润,即赚走了中国人的钱,还破坏了中国人的环境。
    可能在过去一段时间,也许曾经的确存在过这样的情况。但其实很少有人想过,这真的是日本人聪明,中国人笨的原因吗?是日本人有生意头脑而中国人没有生意头脑的原因吗? 当然不是啊。日本人有钱买木材,中国人穷到卖木材,这是总有原因的。日本人的本钱又不是从天上掉下来了,总有个来源吧。其实答案很简单,因为当年的日本制造很厉害。
    很多品牌现在的90后也许听起来都有些陌生了,比如日立电视、松下冰箱、东芝洗衣机什么的。当年这些日本制造凭借自己的价格和质量征服了全球市场,赚取了足够的利润之后,当然就不需要卖树换钱了。而当年的中国还没有这个制造水平,所以只能卖树换钱。
    然而到了今天,中国在全球小家电市场口碑鹊起,长虹、海尔、格力、美的、九阳,TCL这些中国制造把日本逼到了什么地步呢?逼到他们的产品几乎从市场大份额上消失了。我前天把这个发到微博上去,结果立马有人跑来骂我说:“周小平你这是在胡说八道,日本的这些产品市场之所以被中国取代,是因为日本自愿退出罢了,人家只专注于更高端的家电!”
    呵呵,我估计像这种无脑的话要是被日本企业家听见了,估计都想抽死丫的:“你才自愿消失,你全家都自愿消失!”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当一个产业链连最基础产品都不能成规模,又怎能堆积出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端产品呢?果然随后就有媒体深挖曝光出,几乎全部的日本精密马桶盖及部分日本电饭锅,都是中国企业生产的。日本在这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呢?就是包装和广告的角色。这种投机心态与用心制造产品的工匠情怀有着天壤之别。


    2楼2016-04-02 12:16
    回复
      有些观点并不完全认同,但喜欢这样的气势。


      5楼2016-04-02 12:26
      回复
        我曾经洋酒一公斤,啤酒随便拎,一个晚上对付三十几个,喝伤 15个,喝趴下16个,失踪4个。 令无数人闻风丧胆!不管是夺命9度.还是雪花勇闯天涯,倒满必干!但现在我为何退出江湖,归隐深山?一瓶啤酒就倒,二瓶啤酒就断片!是什么让我改变如此之大!?是仇恨?还是爱情? 拿起你的手机,编辑“晚上我要请你吃饭”发送到本人手机,与昔日酒神面对面交流,倾听我背后的故事,感受我曾经的辉煌,揭开我背后的心酸!”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6-04-02 13:28
        回复
          支持一下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6-04-02 13: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