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20 12:07:03 来源: 康桥e家
1月20日,我国进入大寒节气,俗话说,“进入大寒,冻成一团”,意味着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此时养生要记住这几点就够了,很多人都把它背下来!
1、【关键】腿脚保暖
俗话说“寒从脚起,冷从腿来”,人的腿脚一冷,全身皆冷。因此脚部保暖也很重要。然最冷的小寒过去了,但大寒气温依然很低,稍不注意就可能生病。因此,预防寒冷侵袭至关重要,尤其是膝盖和双脚。
入睡前以热水泡泡脚,能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睡眠质量,对保健养生都有积极的意义。特别是那些深夜还在上网或伏案工作的人,睡觉之前用热水泡脚,缓解疲劳,预防寒冷的效果更明显。
【生姜泡脚--祛寒气】
入睡前用热水泡泡脚,泡脚时加点生姜,生姜能够刺激毛细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对于怕冷、容易手脚冰凉的人有很好的效果。
小贴士:用生姜泡脚并不是将生姜放入热水中泡一会儿,而是一般取15-30g的生姜(约为中等大小的姜半块),将其拍扁,放入锅中,加入小半锅水,盖上锅盖用热水煮上10分钟左右。煮好后,将全部姜水倒出,加入适量冷水至40℃左右(一般以不感觉到烫为宜)。泡脚时要没过踝部,最好边泡边搓双脚。
2、维持血压平稳
寒冷可直接导致血管阻力及血压的变化,引起血流动力学及血液成分改变,从而诱发中风、急性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危及生命。大寒这一时节,高血压患者应把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内,理想值应低于130/80mmHg。
【按压穴位固正气——足三里、太冲和太溪】
功效:扶正祛邪、补益元气、调畅情志、调节血压。
位置: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太冲(位于脚背大脚趾的间隙后方的凹陷处)、太溪(在足内侧高骨后的凹陷处)
按摩方法:每天一次,每次5分钟,用拇指按揉或轻轻捶打上述3个穴位,以产生酸、麻、胀、痛和走窜等感觉为度
【适度有氧运动】
方法:可以选择慢跑、快步走、八段锦、太极拳与太极剑等有氧运动。每天慢跑或快步走20至30分钟
功效:运动过程中,心率控制在不超过180-年龄/分钟,能营养心肌,改善心功能,预防动脉硬化。
3、护心管——大寒吃酸
在最冷的时候,食补是要遵守“少辛多酸“的原则。适当吃酸性食物却对心血管很有益处。尤其大寒前后是心血管的高发期,心肌梗塞、脑卒中的发病率均达到全年较高水平。而酸性食物比如醋能软化血管,预防心血管病发生。
酸性食物除了醋外,还包括富含维生素C的苹果、橘子等偏酸性食物。
4、大寒饮食“减咸增苦”
冬季为肾经旺盛之时,而肾主咸,心主苦。冬天的饮食原则是减咸增苦,抵御肾水,滋养心气,以保心肾相交,阴阳平衡。
适合选择的食物包括芹菜、莴笋、生菜、苦菊等。这些苦味食物中含有氨基酸、维生素、生物碱、微量元素等,具有抗菌消炎、提神醒脑、消除疲劳等多种医疗、保健功能。
同时,切忌黏硬、生冷食物,防止损害脾胃阳气,但燥热之物不可过食,食物的味道可适当浓一些,要有一定量的脂类,保持一定的热量。
5、防鼻炎——冷水搓鼻
天冷后“凉燥”更明显,鼻炎成了许多人的大麻烦。在最冷的季节,晨起不妨用冷水搓鼻,以寒制寒!每天早上或者外出之前用冷水搓搓自己的鼻翼,有利于增强鼻粘膜的免疫力,是防止鼻炎的不错办法,有助于缓解鼻塞、打喷嚏等过敏性鼻炎症状。
天冷后“凉燥”更明显,鼻炎成了许多人的大麻烦。在最冷的季节,晨起不妨用冷水搓鼻,以寒制寒!每天早上或者外出之前用冷水搓搓自己的鼻翼,有利于增强鼻粘膜的免疫力,是防止鼻炎的不错办法,有助于缓解鼻塞、打喷嚏等过敏性鼻炎症状。
1月20日,我国进入大寒节气,俗话说,“进入大寒,冻成一团”,意味着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此时养生要记住这几点就够了,很多人都把它背下来!
1、【关键】腿脚保暖
俗话说“寒从脚起,冷从腿来”,人的腿脚一冷,全身皆冷。因此脚部保暖也很重要。然最冷的小寒过去了,但大寒气温依然很低,稍不注意就可能生病。因此,预防寒冷侵袭至关重要,尤其是膝盖和双脚。
入睡前以热水泡泡脚,能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睡眠质量,对保健养生都有积极的意义。特别是那些深夜还在上网或伏案工作的人,睡觉之前用热水泡脚,缓解疲劳,预防寒冷的效果更明显。
【生姜泡脚--祛寒气】
入睡前用热水泡泡脚,泡脚时加点生姜,生姜能够刺激毛细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对于怕冷、容易手脚冰凉的人有很好的效果。
小贴士:用生姜泡脚并不是将生姜放入热水中泡一会儿,而是一般取15-30g的生姜(约为中等大小的姜半块),将其拍扁,放入锅中,加入小半锅水,盖上锅盖用热水煮上10分钟左右。煮好后,将全部姜水倒出,加入适量冷水至40℃左右(一般以不感觉到烫为宜)。泡脚时要没过踝部,最好边泡边搓双脚。
2、维持血压平稳
寒冷可直接导致血管阻力及血压的变化,引起血流动力学及血液成分改变,从而诱发中风、急性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危及生命。大寒这一时节,高血压患者应把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内,理想值应低于130/80mmHg。
【按压穴位固正气——足三里、太冲和太溪】
功效:扶正祛邪、补益元气、调畅情志、调节血压。
位置: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太冲(位于脚背大脚趾的间隙后方的凹陷处)、太溪(在足内侧高骨后的凹陷处)
按摩方法:每天一次,每次5分钟,用拇指按揉或轻轻捶打上述3个穴位,以产生酸、麻、胀、痛和走窜等感觉为度
【适度有氧运动】
方法:可以选择慢跑、快步走、八段锦、太极拳与太极剑等有氧运动。每天慢跑或快步走20至30分钟
功效:运动过程中,心率控制在不超过180-年龄/分钟,能营养心肌,改善心功能,预防动脉硬化。
3、护心管——大寒吃酸
在最冷的时候,食补是要遵守“少辛多酸“的原则。适当吃酸性食物却对心血管很有益处。尤其大寒前后是心血管的高发期,心肌梗塞、脑卒中的发病率均达到全年较高水平。而酸性食物比如醋能软化血管,预防心血管病发生。
酸性食物除了醋外,还包括富含维生素C的苹果、橘子等偏酸性食物。
4、大寒饮食“减咸增苦”
冬季为肾经旺盛之时,而肾主咸,心主苦。冬天的饮食原则是减咸增苦,抵御肾水,滋养心气,以保心肾相交,阴阳平衡。
适合选择的食物包括芹菜、莴笋、生菜、苦菊等。这些苦味食物中含有氨基酸、维生素、生物碱、微量元素等,具有抗菌消炎、提神醒脑、消除疲劳等多种医疗、保健功能。
同时,切忌黏硬、生冷食物,防止损害脾胃阳气,但燥热之物不可过食,食物的味道可适当浓一些,要有一定量的脂类,保持一定的热量。
5、防鼻炎——冷水搓鼻
天冷后“凉燥”更明显,鼻炎成了许多人的大麻烦。在最冷的季节,晨起不妨用冷水搓鼻,以寒制寒!每天早上或者外出之前用冷水搓搓自己的鼻翼,有利于增强鼻粘膜的免疫力,是防止鼻炎的不错办法,有助于缓解鼻塞、打喷嚏等过敏性鼻炎症状。
天冷后“凉燥”更明显,鼻炎成了许多人的大麻烦。在最冷的季节,晨起不妨用冷水搓鼻,以寒制寒!每天早上或者外出之前用冷水搓搓自己的鼻翼,有利于增强鼻粘膜的免疫力,是防止鼻炎的不错办法,有助于缓解鼻塞、打喷嚏等过敏性鼻炎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