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贾家一切缺陷,这也只能这么说了,都在于这个老太太。
因为她不甘心做个老封君,吃喝等死,希望掌权,希望继续掌握整个荣国府。
加上她的辈份,她曾经的荣宠,渴望子孙繁盛,获得更高的地位,将贾家发扬光大。
从书中知道,老太太嫁过来的时候在50多年前,那时候的贾家绝对风光。
两位国公啊,宁国府贾代化是京营节度使,丈夫代善也担任过京营节度使。
这个职务,不说比清代九门提督那么吓人,看字面最少相当于今天首都副市长+公安局长+武装部长,妥妥的副省级实权干部,那还必须是皇帝亲信才能坐得上。
而且,贾代善似乎也是国公。老太太是超品国公夫人身份,家族能够得到皇帝信任,往来的,都是南安王这样的人家,生活没有不好的。
所以,老太太看不起大儿子贾赦,从国公降到一等将军,又没有实际职务,显然令老太太不满。
再加上百姓爱幺儿的必然,老太太自然偏向了贾政。
之后的变化,却也不能再以偏爱来说明。
谎话说一千次,老太太自己也信了。
贾政爱读书,贾珠能读书,元春有造化,衔玉的宝玉更是造化不凡。
所以,才有贾赦被老太太用孝字逼到马棚边上,才有二房掌家决策,才有宝玉的超级待遇。
作为荣国府真正主人的贾赦必定不满。按照书中的发展,老太太一死,贾赦必定将二房驱逐。
可这反而坚定了老太太的信念,更加坚持要二房掌握权力,默许甚至纵然二房窃取更多的财产,以弥补未来正式分家造成的二房经济损失。
比如说,冷子兴,一个奴隶的女婿而已,竟然可以开古董铺?
需要多少古董才能令一个店铺正常经营?
这显然是王夫人窃自公中仓库,使其销赃的。
这些小把戏,在贾家经历了五十多年风雨的老太太,会不知道?
再比如,宝玉又无爵位可能,也不读书,更不懂农商,今后怎么生存?
即便就是凤凰蛋,那也得孵出来才是凤凰。否则就只能和鸡蛋、鸭蛋一样,煎炸烹煮。
几十年国公夫人的老太太不明白?
显然,她不是不明白这些,也不是看不到这些。
只是,她不愿意管,也不愿意放弃扶持二房的既定方针。
因为,只有将二房捧起来,和大房保持平衡状态,自己才能继续被贡奉着,享受人生。
从书中知道,史家是很聪明的。
史湘云抱怨说,婶娘要她做针线,是做不完的工作。即便真实情况被史湘云夸张了,但也说明史家在节约,在节省开支。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对比。
贾老太太呢?
数十个丫鬟,婆子服侍,天下菜肴写成流水牌转着吃,一道小菜茄子七八只鸡配,一碗汤用模具来做。
如此奢侈的生活,估计皇帝也就差不多这样了。
大儿子不上进,小儿子贾政几十年才升了一级,孙子们更没有希望,那老太太还指望什么呢?
就只能指望元春了。
然而,元春又能怎么样?
封妃最少也是五六年的时间,没有給家族带来任何正收益,也没有給父亲求爵升官,更没有給唯一的嫡亲弟弟混一个皇子伴读,为将来做一点铺垫。
代价是什么?
一个大观园的巨大财政包袱,还有太监们的勒索。
所以,到最后,老太太只能坚持下去,等天上再掉个陷饼,让元春生个皇子,将来好做亲王的外家。
最终都是空的。
所以,老太太的私欲占据了一切,放弃了对子孙的教养,挑动家族不宁,都是为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