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吧 关注:586,473贴子:21,030,620

「2015-08-20」转自鲍秀兰:帮宝宝顺利度过口欲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口欲期
什么是口欲期
指婴幼儿时期处于一种完全不自立的状态,依赖母亲或其他养育者生活。基本没有行动能力,“口是婴幼儿生活的中心和兴趣的中心。吃奶是用口,饥饿或者不舒服的时候,用口哭叫;愤怒的时候,用口咬母亲的乳头,抓到东西都往嘴里塞,这是他的惟一认识手段。”通过B超检查,便可发现胎儿在子宫内也会吸吮自己的手指;初生的婴儿便会吮吸母亲的乳房、奶嘴;他们将周围见到的任何感兴趣的东西都往嘴里塞,作为一种自娱和自体享受的活动。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5-08-20 17:46回复
    口欲期
    宝宝的表现是什么?
    宝宝从两个月左右就开始认知世界了,神经系统的各种功能开始发育,宝宝神经发育的顺序是从中心向外围开始,小婴儿的口周神经比手的神经发育更早,“口”对于2~5个月大的宝宝来说是探索世界的工具,通过口来探索和体验周围的环境。所以他会碰到什么舔什么,这是宝宝正在学习呢!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5-08-20 17:47
    回复
      4个月前的宝宝在吃手的时候,并不知道吃的是“手”,他在用口研究这个带着五个叉的东西。这段时间,如果他吃饱了,玩够了,睡足了,他仍然要吃手,可以让他尽情的吃,以满足他认知的欲望。
      6个月以内的宝宝吃手、吃玩具等是正常过程,在清洁卫生的前提下应充分满足。还可用一些安全的玩具,比如咬咬乐、磨牙环做替代品,这样既满足了口欲期心理需求,又有助于乳牙的萌出,有利于语言发展。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5-08-20 17:47
      收起回复
        ~不以风骚惊天下,但求淫荡动世人


        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5-08-20 17:47
        回复
          ~不以风骚惊天下,但求淫荡动世人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5-08-20 17:47
          回复
            口欲期
            宝宝的心理
            刚出生的孩子是“自我中心”的,或者准确地说,他们并不能区分自己和外部世界,加之成长完全依赖父母,并能得到尤其是母亲良好的照顾和关爱,存在着自己即世界、自己即上帝的错觉和假象,故而“吃”的手段除了满足自己对食物的需要外,还表达着“将被吃的事物与自身融于一体,真正使自己获得其滋养”的愿望。这种假象的破灭始于婴孩与母亲的分离——当他们发觉母亲的行动,尤其是母乳的供给不能由自己完全控制时,他们会本能地以哭闹、咬母亲的乳头等方式发泄自己的焦虑和愤怒,然而这并不能阻止断乳和母亲陪伴程度的减少,于是他们将体会到生命中的第一次“哀伤”,即“母亲与我是不同的,她不受我的控制”,并借此完成对人我的区分,并开始形成“自我”的概念与意识。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5-08-20 17:47
            回复
              口欲期
              父母的关爱
              来自父母和外部世界的关爱使婴儿感觉到自己被期待、被需要,“基本焦虑”得到缓解。缺乏足够的关爱,婴儿就会感到自己是多余的、不受欢迎的,内心将充满焦虑与恐惧。每每从记者那里见闻弃婴,他们被发现时,已经连最起码的抗争——哭的力量都不具备,只剩下颤抖且空洞的眼神。基本焦虑得不到满足,导致婴孩产生所谓的“口欲期固结”,即不断地在未来的发展中,寻求对这一时期严重缺乏的关爱的直接或替代性满足,在当下的国内,这种替代性满足大量地体现在吃喝无度上。含义当然很简单:储备脂肪、渡过饥荒,这是人类遗传下来的动物本能,没有“母乳”的支持,一个“婴儿”只有自身具备了足够的能量,才可以应付环境的险恶。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5-08-20 17:48
              回复
                口欲期人格的成因当然不止于此。顺利度过口欲期,人的第二个发展阶段是肛欲期,即“自主对羞怯”、“前运算阶段”和“幼儿期”。这一时期的孩子,能够区分人我,将要学会区分物我。外部世界变得更加复杂,进入他们生活的人会更多。父母不再无条件地给予和关爱,取而代之的是纪律、遵守和由此产生的控制感。孩子最先要学会控制的是自己的排泄,从成人为自己换尿布到能够自己控制、完成排泄,体会到自己可以控制、影响自己的行为,也就为学习、遵守外部世界的规则奠定了基础。后期会有关于“肛欲期”的文章呈现。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5-08-20 17:48
                回复
                  口欲期滞后导致的结果
                  如果这段时间家长仅用粗鲁或简单的方式制止孩子吃手,就会造成孩子在口欲期过后仍然吃手,吃指甲,啃脚丫,长大后出现贪吃,抽烟,喝酒,饶舌,唠叨等现象。突然中断哺乳,宝宝的口欲被无情地剥夺,就可能导致宝宝将来习惯性咬人、咬坏东西与口头攻击或习惯性秽语等。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5-08-20 17:49
                  回复
                    由专家的研究说法可见,一岁以前的“口欲期”现象并不是偶然现象,更不是不良习惯,一般情况下一岁半左右,幼儿的发育快速,活动范围加大,兴趣转移就可以自行纠正。如果在这期间婴儿得不到应有的引导并满足,则会让“口欲期”过度延长,这是心理学上称之为“过度补偿”的一种心理现象,以后一旦遇到焦虑不安,孤独无聊的情况就会不自觉的吮指、咬物、咬唇等,并进一步发展为口腔不良习惯。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5-08-20 17:50
                    回复
                      口腔不良习惯是造成错颌畸形的重要原因之一,据北京医科大学口腔正畸科的统计,约占各类错颌畸形病因的1/4。口腔不良习惯种类很多,其中有些不良习惯会导致骨骼、肌肉、牙齿等方面的改变,具体有以下几种类型: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5-08-20 17:50
                      回复
                        1、吮指习惯:一般认为,在2岁以前的吮指不属于口腔不良习惯,但如果这个动作持续到3岁以后,就可能产生不良后果,导致明显的错颌畸形。吮指时,将手指放置于正在萌出的上下前牙之间,会阻止前牙的正常萌出,形成前牙圆形开颌,在此基础上可继发伸舌习惯,又加重开颌程度。由于吮指时颊肌收缩,口腔内气压降低,而使牙弓狭窄,上前牙前突,开唇露齿,并伴有单侧后牙反颌。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5-08-20 17:50
                        回复
                          2、咬物习惯:多见咬铅笔、指甲,还可见咬衣角、被角、枕角等。因咬物固定在牙弓的某一部位,常形成该部位的小开颌。有些患儿咬衣物时习惯用前牙咬住而用手抓紧向前用力拉扯,可使上前牙唇向倾斜而造成前牙深覆盖。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15-08-20 17:51
                          回复
                            3、咬唇习惯:咬唇多发生在6到15岁之间。咬下唇时,下唇处于上前牙舌侧和下前牙唇侧,从而增加了对上前牙舌侧的压力及对下前牙唇侧的压力使上前牙向唇侧倾斜移位出现牙间隙,阻碍下牙弓及下颌向前发育并压下前牙向舌侧倾斜呈拥挤状态,在上下前牙之间形成深覆盖。患者颜面表现为开唇露齿,上唇短而厚,上前牙前突和下颌后缩等症状。咬上唇所产生的异常压力及形成错颌畸形的机制与咬下唇正好相反,容易造成上前牙舌倾、下前牙唇倾、前牙反颌下颌前突及近中错颌等畸形。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5-08-20 17:51
                            回复
                              4、舔牙习惯:儿童在替牙期常用舌尖舔松动的乳牙、乳牙残根或初萌的恒牙,因而形成舔牙习惯。舔牙习惯可增大舌肌对牙齿的作用力,使局部牙齿倾斜,出现牙间隙,严重时形成反颌。如果同时舔上下牙则形成双颌前突。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5-08-20 17: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