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谟克利特吧 关注:49贴子:2,987

理论学习ll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一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第一部分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一般差别
一、研究的对象
  希腊哲学看起来似乎遇到了一个好的悲剧所不应遇到的结局,即暗淡的结局。在希腊,哲学的客观历史似乎在亚里士多德这个希腊哲学中的马其顿王亚历山大那里就停止了,甚至勇敢坚强的斯多葛派也没有取得象斯巴达人在他们的庙宇里所取得的那样的胜利:他们把雅典娜紧紧捆在海格立斯身旁,使她不能逃走。


1楼2015-07-19 12:16回复
    伊壁鸠鲁派、斯多葛派、怀疑派几乎被看作一种不合适的附加品,同他们的巨大的前提没有任何关系。伊壁鸠鲁哲学似乎是德谟克利特的物理学和昔勒尼派的道德思想的混合物;斯多葛主义好象是赫拉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昔尼克派的伦理的世界观,多少再加上一点亚里士多德逻辑学的综合产物;最后,怀疑论则仿佛是反对这两派独断主义的必不可免的祸害。这样,人们在把这些哲学学说变成片面而有倾向性的折衷主义时,也就不自觉地把它们和亚历山大里亚哲学联系在一起。最后,亚历山大里亚哲学则被看成是一种完全的幻想和混乱,——一种紊乱,在这种紊乱里据说最多只能承认意向的普遍性。


    3楼2015-07-19 12:17
    回复
      的确,有一种老生常谈的真理,说发生、繁荣和衰亡形成一个铁环,一切与人有关的事物都包含于其中,并且必定要绕着它走一圈。所以说希腊哲学在亚里士多德那里达到极盛之后,接着就衰落了,这也没有什么可惊奇之处。不过英雄之死与太阳落山相似,而和青蛙因胀破了肚皮致死不同。
        此外,发生、繁荣和衰亡乃是极其一般、极其模糊的观念,要把一切东西都塞进去固然可以,但要借助这些观念去了解什么东西却办不到。死亡本身已预先包含在生命里面,因此对死亡的形态也应象对生命的形态那样在其特殊性中加以考察。


      4楼2015-07-19 12:17
      回复
        最后,如果回顾一下历史,究竟伊壁鸠鲁主义、斯多葛主义和怀疑主义是不是一些特殊现象呢?它们是不是罗马精神的原型,即希腊迁移到罗马去的那种形态呢?它们是不是那样充满了特殊性格的、强有力的、永恒的本质,以致现代世界也应该承认它们的充分的精神上的公民权呢?
          我指出这一点,只是为了唤起对于这些体系的历史重要性的记忆。但是这里不打算研究它们对于整个教育的一般意义;这里要研究的是它们与古代希腊哲学的联系。


        5楼2015-07-19 12:17
        回复
          难道这种关系不应促使人们至少去研究一下,希腊哲学是怎样以两组不同的折衷主义体系为终结的,其中一组构成伊壁鸠鲁派、斯多葛派和怀疑派哲学的系统,另一组则统称为亚历山大里亚的思辨哲学?其次,在就体系的广博程度来说已接近完成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哲学体系之后,出现了一些新哲学体系,它们不以这两种丰富的精神形态为依据,而是远远往上追溯到最简单的学派:在物理学方面转向自然哲学家,在伦理学方面转向苏格拉底学派,难道这不是值得注意的现象吗?再者,在亚里士多德之后出现的体系,仿佛都可以从过去中找到它们现成的基础,这种说法有何根据呢?把德谟克利特和昔勒尼派、赫拉克利特和昔尼克派结合在一起,这又怎样予以说明呢?在伊壁鸠鲁派、斯多葛派和怀疑派那里自我意识的一切环节都得到充分表述,不过每个环节都被表述为一个特殊的存在,难道这是偶然的吗?这些体系合在一起形成自我意识的完备的结构,这也是偶然的吗?最后,希腊哲学借以神话般地从七贤开始,并且作为哲学的中心点体现在苏格拉底这位哲学造物主身上的形象,我指的是哲人—σοφσε—的形象,这种形象被上述那些体系看成是真正科学的现实,难道这也是偶然的吗?


          6楼2015-07-19 12:17
          回复
            在我看来,如果那些较早的体系在希腊哲学的内容方面是较有意义、较有兴趣的话,那么亚里士多德以后的体系,主要是伊壁鸠鲁派、斯多葛派和怀疑派这一系列学派则在其主观形式,在其性质方面较有意义、较有兴趣。然而正是这个主观形式,即这些哲学体系的精神承担者,由于它们的形而上学的特点,直到现在几乎完全被遗忘了。
              关于伊壁鸠鲁派、斯多葛派和怀疑派哲学的全部概况,以及它们与早期和晚期希腊哲学思想的整个关系,我打算在一部更为详尽的著作里加以阐述[45]。
              在这里,好象通过一个例子,并且也只从一个方面,即从它们与较早的哲学思想的联系方面,就足以阐述这种关系了。


            7楼2015-07-19 12:17
            回复
              我选择了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对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的关系作为这样一个例子。我并不认为这是一个最适当的出发点。因为,一方面人们有一个根深蒂固的旧偏见,即把德谟克利特的物理学和伊壁鸠鲁的物理学等同起来,并把伊壁鸠鲁所作的改变看作只是一些随心所欲的臆造;另一方面,就某些细节来说,我又不得不去作一些看起来好象是咬文嚼字的琐事。但是,正因为这种偏见是和哲学的历史同样的古老,而二者间的差别又极其隐蔽,好象只有用显微镜才能发现它们,——所以尽管德谟克利特的物理学和伊壁鸠鲁的物理学之间有着联系,但是指出存在于它们之间的极其细微的本质差别就显得特别重要了。凡是在细节上可以指出的差别,在这些关系以更大范围表现出来的地方就更容易指出了,反之,只作极其一般的考察,就会令人怀疑:所得出的一般结论究竟是否能在每一个别场合都得到证实。
              二、对德谟克利特的物理学和伊壁鸠鲁的物理学的关系的判断


              8楼2015-07-19 12:18
              回复
                因此,如果说西塞罗认为,伊壁鸠鲁败坏了德谟克利特的学说,但他至少还承认伊壁鸠鲁有改进德谟克利特学说的愿望,还想看一看这个学说的缺点;如果说普卢塔克说他的思想不一贯(11),并说他对坏的东西有一种天生的偏爱,因而对他的愿望表示怀疑,那么,莱布尼茨甚至连他善于摘录德谟克利特的能力也都否定掉了。
                  不过大家一致认为,伊壁鸠鲁的物理学是从德谟克利特那儿剽窃来的。
                三、把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等同起来所产生的困难
                  除了历史的证据之外,许多事实都说明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物理学的同一性。原子和虚空这两个原则无可争辩地是相同的。只有在一些个别的规定里,看来才有任意的,因而是非本质的差别支配着。
                  不过,这样就留下一个奇特的、无法解决的谜。两位哲学家教导的是同一门科学,并且采用的是完全相同的方式,但是——多么说不通啊!——在一切方面,无论涉及这门科学的真理性、可靠性及其应用,或是涉及思想和现实的一般关系,他们都是截然相反的。我说他们是截然相反的,现在我将尽力证明这一点。


                11楼2015-07-19 12:18
                回复
                  德谟克利特的这种怀疑论的、不确定的和内在矛盾着的观点,在他规定原子和可感知的现象世界的相互关系的方式中不过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一方面,感性现象不是原子本身所固有的。它不是客观现象,而是主观的假象。“真实的原则是原子和虚空;其余的一切都是意见、假象。”(5)“只有按照意见才有冷,只有按照意见才有热,而实际上却只有原子和虚空。”(6)因此,单一实际上不是由许多原子组成,而是“任何单一都好象是由原子的结合而形成的”(7)。因此只有通过理性才能看见原则,由于它们微小到非肉眼所能看见,所以它们甚至被称为观念。(8)不过另一方面,感性现象是唯一真实的客体,并且“感性知觉”是“理性思维”,而这个真实的东西是变化着的、不稳定的,它是现象。但是说现象是真实的,这就自相矛盾了。(9)因此,时而把这一面,时而把另一面当作主观的或客观的东西。这样矛盾似乎就被消除了,因为两个矛盾面被分配在两个世界之间了。德谟克利特因而就把感性的实在变成主观的假象;不过从客体的世界驱逐出去的二律背反,却仍然存在于他自己的自我意识内,在自我意识里原子的概念和感性直观互相敌对地冲突着。
                    可见,德谟克利特并没有能避免这种二律背反。这里还不是阐明二律背反的地方,只要明白不能否认它的存在就够了。


                  13楼2015-07-19 12:19
                  回复
                     让我们反过来听听伊壁鸠鲁是怎么说的。
                      他说:哲人对待事物取独断的态度,而不取怀疑的态度。(10)哲人比别人优越之处,正在于他对自己的认识深信不疑。(11)“一切感官都是真实东西的报道者。”(12)“没有什么东西能够驳倒感性知觉”。“同类的感性知觉不能驳倒同类的感性知觉,因为它们有相同的效用,而不同类的感性知觉也不能驳倒不同类的感性知觉,因为它们判断的不是同一个东西;概念也不能驳倒感性知觉,因为概念依赖于感性知觉”(13),这是在《准则》中所说的话。但是当德谟克利特把感性世界变成主观假象时,伊壁鸠鲁却把它变成客观现象。而且在这里他是有意识地作出这种区别的,因为他断言,他赞成同样的原则,但是并不认为感性的质仅仅存在于意见中。(14)


                    14楼2015-07-19 12:19
                    回复
                      因此,既然对伊壁鸠鲁来说感性知觉成为标准,客观现象又符合于感性知觉,那么只好承认那使西塞罗耸耸肩膀的话是正确的结论:“太阳在德谟克利特看来是很大的,因为他是一个有学问的人,并且是对几何学有了完备知识的人;太阳在伊壁鸠鲁看来只有约莫两尺大,因为据他判断,太阳只有看起来那样大。”(15)
                        (B)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关于科学的可靠性和科学对象的真理性的理论见解上的这种差别,又在这两位思想家的不同的科学活动和实践上表现出来。


                      15楼2015-07-19 12:19
                      回复
                        在德谟克利特那里,原则是不进入现象界的,它始终是没有现实性和处于存在之外的,反之,他却认为感性知觉的世界是真实的和富于内容的世界。这个世界虽然是主观的假象,但正因为如此,它才脱离原则而处于独立现实性的地位;同时作为唯一的真实的客体,它本身具有价值和意义。因此,德谟克利特被迫改用经验的观察。他不满足于哲学,便投入实证知识的怀抱。我们已听说过,西塞罗称他为博学之人。他精通物理学、伦理学、数学,百科全书式的各种科目,各种艺术。(16)第欧根尼•拉尔修所列举的德谟克利特的著作的目录就足以证明他的博学。(17)可是,由于博学的特点是要努力扩大视野,搜集资料,到外部世界去探索,所以我们就看见德谟克利特走遍半个世界以便积累经验、知识和观察所得的资料。德谟克利特自夸道:“在我的同辈人中,我漫游了地球的绝大部分,探索了最遥远的东西;我看见了最多的地方和国家,我听见了最多的有学问的人的讲演;而在构画几何图形并加以证明方面,没有人超过我,就是埃及的所谓土地测量员也未能超过我。”(18)


                        16楼2015-07-19 12:19
                        回复
                          德米特里在《论同名的作者》中,安提西尼在《论哲学家的继承》中都叙述到,德谟克利特曾游历到埃及并向埃及祭司学习几何学,曾游历到波斯向迦勒底人学习,并且说他曾到过红海。有些人还说他曾在印度会见过裸体智者[50],并且到过埃塞俄比亚。(19)一方面求知欲使他不能平静,另一方面对真实的即哲学的知识的不满足,迫使他去远行。他认为是真实的那种知识是没有内容的;而那种能向他提供内容的认识又没有真实性。古代人述说的关于德谟克利特的轶事就算是一种传闻吧,但也不失为一种真实的传闻,因为它描述了德谟克利特的本质的矛盾。据说德谟克利特自己弄瞎了自己的眼睛,以使感性的目光不致蒙蔽他的理智的敏锐。(20)这就是那个照西塞罗的说法走遍了半个世界的人。但是他没有获得他所寻求的东西。
                            伊壁鸠鲁则以一个相反的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


                          17楼2015-07-19 12:20
                          回复
                            伊壁鸠鲁在哲学中感到满足和幸福。他说:“要得到真正的自由,你必须为哲学服务。凡是倾心降志地献身于哲学的人,他用不着久等,他立即会变得自由,因为服务于哲学本身就是自由。”(21)因此他教导说:“青年人不应该耽误了对哲学的研究,老年人不应该放弃对哲学的研究。因为对于关心灵魂的健康来说,谁也不会是为时尚早或者为时过晚。谁如果说,研究哲学的时间尚未到来或者已经过去,那么他就象那个说享受幸福的时间尚未到来或者已经过去的人一样。”(22)德谟克利特不满足于哲学而投身于经验知识的怀抱,而伊壁鸠鲁却轻视实证科学,因为按照他的意见,这种科学丝毫无助于达到真正的完善。(23)他被称为科学的敌人,语法的轻视者。(24)人们甚至骂他无知。在西塞罗的书中曾提到,有一个伊壁鸠鲁派的人说:“但是,并非伊壁鸠鲁是没有学识的人,而是那些以为直到老年还应去背诵那些连少年人都以不知其为耻的东西的人,才是无知的人。”(25)


                            18楼2015-07-19 12:20
                            回复
                              可是,尽管德谟克利特努力从埃及的祭司,波斯的迦勒底人和印度的裸体智者那里寻求知识,伊壁鸠鲁却以他没有过任何教师,他是一个自学者而自豪。(26)他说(据塞涅卡叙述),有些人努力寻求真理而无须任何人的帮助。他就是这种人当中的一个,他自己为自己开辟了道路。他最称赞那些自学的人。其他的人,他说,乃是第二流的头脑。(27)虽然不平静的心情驱使德谟克利特走遍世界各地,但伊壁鸠鲁却只有二、三次离开他在雅典的花园到伊奥尼亚去,目的不是为了研究,而是为了访友。(28)最后,德谟克利特对知识感到绝望自己弄瞎了自己的眼睛,而伊壁鸠鲁却在感到死亡临近之时洗了一个温水澡,讨一杯醇酒,并且勉励他的朋友们忠实于哲学。(29)
                                (C)不能把刚才所指出的那些差别归因于两位哲学家的偶然的个性;它们所体现的是两个相反的方向。我们看到,上面表现为理论意识方面的差别的东西,现在表现为实践活动方面的差别了。


                              19楼2015-07-19 12: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