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云地处西南,百度百科上说祥云方言为“西南官话”。 再百度一下“西南官话”,结果为:“西南官话,又称为西南方言,是流行于中国西南部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广西等地以及邻近的湖南西部、湖北大部、河南信阳、陕西南部、缅甸果敢的主要语言,在老挝、越南等地也有部分华人使用。”
当然,西南官话是一个大概念,其实,各地的方言还是有很大差异的。譬如,昆明人说的“莲花白”,北方人叫“圆白菜”,我们叫“包包菜”;外地人叫“茄子”,我们叫“紫瓜”;人家说的“白芸豆”,我们叫“南京豆”,看来,还真是“南京应天府,大坝柳树湾”留下的印记。
在我们祥云县内,也有不同的几大“语系”,只要你一开口,就能把你的老家猜个八九不离十。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下祥云的各大“语系”,请各位尽管对号入座,看看你讲的是哪种祥云话。
1
下川话
板桥以南,云南驿、刘厂、下庄3个乡镇所在区域,为下川坝。下川话发音响亮,语气刚直,感觉有点“冲”,外地人听来误以为是吵架。鼻化元音非常突出,这也是下川话的标配之一,以大理电视台“神谈二五”中的阿云为典型。儿化不到位,“碗儿”“饭儿”等等,是普通话在下川话中的特殊变种,听起来别有韵味。“特别”说成“铁别”,“西瓜”说成“须瓜”,“抓”说成“喳”,也是下川话的一大特色。
2
上川话
板桥以北,祥城、沙龙2个乡镇所在区域,为上川坝(又叫城川坝)。上川话以县城话为代表,禾大、马军一带略有不同,先按下不表。与下川话相比,上川话从发音、吐字上相对规范,有点像中规中矩的“英式英语”;下川话显得更为率性,又好似散漫随意的“美式英语”。当然,有的朋友“衣与”不分,学习普通话时还得下功夫去记。
3
禾甸话
禾甸镇是祥云的白族聚居区。白族群众讲汉话时,可能受民族语言影响,平翘舌不分,这与下关话、大理话类似。禾甸话语音适中,语气轻缓,听起来比较柔和。
4
米甸话
米甸话韵味独特,是最具音乐性的祥云话,听起来像唱歌一般。非常奇特的是,同是米甸话,男士讲起来阳刚十足,女士讲起来婉转动听,不由感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5
鹿鸣话
笔者过去一直把鹿鸣话与米甸话混淆,经常把鹿鸣朋友的家乡猜为米甸,闹了不少笑话。两者之间的音乐品质相同,只是在语调上略有差别。鹿鸣话听起来十分悦耳,最具标志的是把“村”说成“葱”。
6
普淜话
普淜话语音与下川话类似,只是在个别韵母上略有不同。当然,两者之间在语气上差异较大,普淜话语气舒缓,没有下川话那么急促,也没有那么“冲”。
7
东山话
感觉东山话的语音与下川话也很类似,只是有些朋友不分平翘舌。同样,语气也很平和,没有下川话的刚直。
8
禾大马军话
这两个地方的朋友讲的是上川话,但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把“二”说成“爱”,由此在上川话中独树一帜,在本文中争得一席之地。当然,他们不开心的时候,也会像周边的朋友一样,说声“赌鬼咒喽”。
9
新祥云话
顾名思义,这是新祥云人讲的祥云话。所谓新祥云人,即从外地来祥云经商、成家、立业、工作的人。这些朋友出生在全国各地,刚来时操的是普通话,后来天长日久,入乡随俗,在语言环境的影响下,也讲起了祥云话。新祥云话受原语言的影响,风格各不相同,但你们讲的祥云话,同样让我们感到很亲切!
作者:梅夫
转自祥云时讯
当然,西南官话是一个大概念,其实,各地的方言还是有很大差异的。譬如,昆明人说的“莲花白”,北方人叫“圆白菜”,我们叫“包包菜”;外地人叫“茄子”,我们叫“紫瓜”;人家说的“白芸豆”,我们叫“南京豆”,看来,还真是“南京应天府,大坝柳树湾”留下的印记。
在我们祥云县内,也有不同的几大“语系”,只要你一开口,就能把你的老家猜个八九不离十。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下祥云的各大“语系”,请各位尽管对号入座,看看你讲的是哪种祥云话。
1
下川话
板桥以南,云南驿、刘厂、下庄3个乡镇所在区域,为下川坝。下川话发音响亮,语气刚直,感觉有点“冲”,外地人听来误以为是吵架。鼻化元音非常突出,这也是下川话的标配之一,以大理电视台“神谈二五”中的阿云为典型。儿化不到位,“碗儿”“饭儿”等等,是普通话在下川话中的特殊变种,听起来别有韵味。“特别”说成“铁别”,“西瓜”说成“须瓜”,“抓”说成“喳”,也是下川话的一大特色。
2
上川话
板桥以北,祥城、沙龙2个乡镇所在区域,为上川坝(又叫城川坝)。上川话以县城话为代表,禾大、马军一带略有不同,先按下不表。与下川话相比,上川话从发音、吐字上相对规范,有点像中规中矩的“英式英语”;下川话显得更为率性,又好似散漫随意的“美式英语”。当然,有的朋友“衣与”不分,学习普通话时还得下功夫去记。
3
禾甸话
禾甸镇是祥云的白族聚居区。白族群众讲汉话时,可能受民族语言影响,平翘舌不分,这与下关话、大理话类似。禾甸话语音适中,语气轻缓,听起来比较柔和。
4
米甸话
米甸话韵味独特,是最具音乐性的祥云话,听起来像唱歌一般。非常奇特的是,同是米甸话,男士讲起来阳刚十足,女士讲起来婉转动听,不由感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5
鹿鸣话
笔者过去一直把鹿鸣话与米甸话混淆,经常把鹿鸣朋友的家乡猜为米甸,闹了不少笑话。两者之间的音乐品质相同,只是在语调上略有差别。鹿鸣话听起来十分悦耳,最具标志的是把“村”说成“葱”。
6
普淜话
普淜话语音与下川话类似,只是在个别韵母上略有不同。当然,两者之间在语气上差异较大,普淜话语气舒缓,没有下川话那么急促,也没有那么“冲”。
7
东山话
感觉东山话的语音与下川话也很类似,只是有些朋友不分平翘舌。同样,语气也很平和,没有下川话的刚直。
8
禾大马军话
这两个地方的朋友讲的是上川话,但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把“二”说成“爱”,由此在上川话中独树一帜,在本文中争得一席之地。当然,他们不开心的时候,也会像周边的朋友一样,说声“赌鬼咒喽”。
9
新祥云话
顾名思义,这是新祥云人讲的祥云话。所谓新祥云人,即从外地来祥云经商、成家、立业、工作的人。这些朋友出生在全国各地,刚来时操的是普通话,后来天长日久,入乡随俗,在语言环境的影响下,也讲起了祥云话。新祥云话受原语言的影响,风格各不相同,但你们讲的祥云话,同样让我们感到很亲切!
作者:梅夫
转自祥云时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