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浅_艾吧 关注:28贴子:2,238
  • 2回复贴,共1

我最近特别想看医理,是因为我潜意识里觉得自己有病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5-02-21 22:01回复
    《医理大概约说——医论》--- 清· 刘止唐
    -
    医道虽多。不外乎气血。气。血之主。而神。又气之主也。故补血必补气。气行则血行。无补血法也。至神。则心之灵。尤非可以药补。但审其病从何起。如用心太过而神耗。则宜静养。用宁神之药。色欲太过。而水不济火。则宜用滋水之药。然皆必自加静摄。非可专恃药饵。故愚尝谓心为身主。人必养心。以为生神之本。病不可治。皆心未养而神离身也。疾之不可以药治者甚多。惟风寒暑热。药可以疗。七情内伤。则必调平性情。冤孽魔祟。则必修德祈禳(ráng)。阴阳二宅冲犯。则必改造培修。医书专言方药。实多不效。要在神而明之。变而通之。不可拘一以求也。且精气神三者。有先天后天之别。先天之强弱不同。后天之戕养各别。三者还相为宫。不可以强弱分。一强则俱强。一弱则俱弱。古人所以重摄生。不其以此欤。


    2楼2015-02-21 22:02
    回复
      -
      五行以水火为主。火乃人身生化之源。无火。则不能运化。火有阴阳。为病者阴火也。欲靖阴火。必贵清源。然药太寒凉。则伤胃气。胃气伤。则饮食难。反伤大命。必谓火宜降泻。而不知培水制火。保胃以生津。其害不浅。且水与火之阴阳。与阳中有阴。阴中有阳。此造化之妙理。岂浅人所知。功夫一事。以养自身神气。其实与医理通。果驯至乎洞达阴阳。庶可了然。难以遽明也。


      4楼2015-02-21 22: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