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她又考了倒数第一,班级数学平均分都及格了,她却只有四十六。
我觉得该和她好好谈谈,至少我不相信有了足够的努力的她,还会招致这样的的结果。
有人说,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我看过她愿望墙上的纸条,只有“医生”两个字,其次是署名,简单利落,却十分坚定。只有坚韧的人才会果断,果断之后便是不达目的不罢休,可是她都连续几次倒数了。
02
后来我却不知道该怎样和她谈了,她把所有的想法都写进了月考反思里。
“今天终于搬新校区了,今天爸妈也出远门打工了,今天也知道了这打击人的分数。还记得国庆回家时,看见母亲脸上的笑容就觉得特温暖,要回学校时,她做了一桌丰盛的菜。没钱了,父亲拿出一叠五块的零钱,然后说,这是搬石头挣的,一天帮别人搬大石头,拿着这个去读书,应该能读得了的吧。”
母亲总是默默地做着一切把孩子融化,爱你不管你能不能变好;父亲说的话却是一剂猛药,连我都看得手脚发麻。
我不知有多少次劝诫我的学生们要坚持,高三之后把还特意在班级宣言里加了一句“哪怕所向披靡,依旧不辍进取;纵然百战沉渣,也要鼓足勇气。”每次月考的前一天,组织全班读一遍。这样的做法就算徒劳,也能够让人暂时不再注意眼前的情绪压力,为验证长久的回报而选择坚持。怕自己不如人是学霸勉励自己的理由,接受自己不如人却也是学渣放弃拼搏的借口。
看到“坚持”这个词,很多人心里会涌上一股开天辟地的情怀,脑海里自动匹配的是类似于悬梁刺股、卧薪尝胆那类比较悲怆的画面。但是放在生活里,坚持其实很平易近人。拉小提琴的人说,每天保证练半个小时的琴就行了;会拍照的人说,周末有空去拍拍就好了;每一个教英语的老师,通常也会说,每天背背单词,做做阅读英语自然会好起来。
03
和很多刚领到成绩的孩子一样,她也会悔恨。“悔恨自己已经跨入高三数月,并没有感到压力,并没有时刻警醒自己,让自己时刻意识到自己已迈入高三。世界上并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事,一切只因为自己懒惰。”
和很多总是一直说却不去做的孩子一样,她也会害怕。“害怕以这样的水平去应对高考,坐在考场上茫然无措;害怕高考后知道分数的那一刻止不住泪流,害怕去复读,害怕去对视父母失望的双眸。”
但是,在这一番周期性的自我折磨过后,自己对自己的要求又能提高多少。人都是被自己打败的,不是不知道努力,而是没法坚持到底。今天好累,刚发的试卷明天再做就好了;数学还差两道题要写入笔记,不过早读课也能赶出来;就要体能测试了,做一组仰卧起坐,哎呀今天先仰卧,明天再起坐……没有人会拿着鞭子说今天一定要做完,但是错过今天就再也没有今天,不夸张的话,也许这一次放低的坚持就变成不坚持了。
成功的过程,不管是空灵的表述,煽情的拆解,还是编个狗血的励志故事来打一下鸡血,其实归根到底都是老生常谈的那一句“无他,惟熟尔”。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人的大脑有一层由磷脂膜和脂肪构成的髓鞘质。像树的年轮,一层层包裹着轴突,髓鞘质越厚,人的即时反应能力越强,人的技能等级越高。然而,简单的重复、反复、持续练习对髓鞘质的增长作用不大,而精深练习、有“增量”的重复,突破原来的水平,才能刺激髓鞘质的增长。精深练习是建立在悖论之上的:朝着既定目标挣扎前进,挑战自己的能力极限,不断犯错、纠错,然后变得更聪明。犯错并加以改正,就像爬冰山,刚开始的时候会滑倒,会跌跌撞撞,最后在不知不觉中变得敏捷自如。
04
她说,“我不喜欢以前的自己,总是抱着一种应付学习的心态去应付学习,然后白白浪费了那么多宝贵的时间。时间总是过得那么快,我总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混日子,从未去好好想想以后要走的路。今天好不容易挤上公交车去学校,还带了那么多东西,看着那些同学有私家车接送心里不免羡慕,有一天,我也想过上那样的生活。”
人或许都需要一些遭遇和反思才会成长吧,有时候,在反思的过程中,早早的就有了自己的定论,别人的劝和自己的悟,不过是让自己更加坚定自己的道路。没办法,人性太脆弱了,我们相信自己是比相信科学、相信宗教来得更难。
当精深练习的狂热退去后,我们其实还是需要用新的激情维持我们的坚持,那就是鸡血。鸡血这东西,当它能效退去的时候,你就要继续打上一针,而这样下来,才能维持你的精深练习。
平凡又无趣的日子里,每个人能依靠的、最可靠的是意志力,只有它会拉着我们抗衡趋易避难的天性,拉着我们死撑,撑过一次又一次辛苦、笨拙、尴尬、恼羞、急躁、沮丧、失望……
坚持的过程,一点都不美好,姿势通常都是难看的。
05
谁打翻了那些鸡汤,于是有人说,“你只有努力过后才知道,智商上的差距是无法逾越的。”“人生就是这样,有欢笑就有泪水。别人主要负责欢笑,你主要负责泪水。”“你只需要看别人精彩,老天对你另有安排。”“你长得丑没所谓,因为你想得美。”
以及她说,“我知道时间已经不等我了,以后,就让我追赶时间吧。”
她又考了倒数第一,班级数学平均分都及格了,她却只有四十六。
我觉得该和她好好谈谈,至少我不相信有了足够的努力的她,还会招致这样的的结果。
有人说,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我看过她愿望墙上的纸条,只有“医生”两个字,其次是署名,简单利落,却十分坚定。只有坚韧的人才会果断,果断之后便是不达目的不罢休,可是她都连续几次倒数了。
02
后来我却不知道该怎样和她谈了,她把所有的想法都写进了月考反思里。
“今天终于搬新校区了,今天爸妈也出远门打工了,今天也知道了这打击人的分数。还记得国庆回家时,看见母亲脸上的笑容就觉得特温暖,要回学校时,她做了一桌丰盛的菜。没钱了,父亲拿出一叠五块的零钱,然后说,这是搬石头挣的,一天帮别人搬大石头,拿着这个去读书,应该能读得了的吧。”
母亲总是默默地做着一切把孩子融化,爱你不管你能不能变好;父亲说的话却是一剂猛药,连我都看得手脚发麻。
我不知有多少次劝诫我的学生们要坚持,高三之后把还特意在班级宣言里加了一句“哪怕所向披靡,依旧不辍进取;纵然百战沉渣,也要鼓足勇气。”每次月考的前一天,组织全班读一遍。这样的做法就算徒劳,也能够让人暂时不再注意眼前的情绪压力,为验证长久的回报而选择坚持。怕自己不如人是学霸勉励自己的理由,接受自己不如人却也是学渣放弃拼搏的借口。
看到“坚持”这个词,很多人心里会涌上一股开天辟地的情怀,脑海里自动匹配的是类似于悬梁刺股、卧薪尝胆那类比较悲怆的画面。但是放在生活里,坚持其实很平易近人。拉小提琴的人说,每天保证练半个小时的琴就行了;会拍照的人说,周末有空去拍拍就好了;每一个教英语的老师,通常也会说,每天背背单词,做做阅读英语自然会好起来。
03
和很多刚领到成绩的孩子一样,她也会悔恨。“悔恨自己已经跨入高三数月,并没有感到压力,并没有时刻警醒自己,让自己时刻意识到自己已迈入高三。世界上并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事,一切只因为自己懒惰。”
和很多总是一直说却不去做的孩子一样,她也会害怕。“害怕以这样的水平去应对高考,坐在考场上茫然无措;害怕高考后知道分数的那一刻止不住泪流,害怕去复读,害怕去对视父母失望的双眸。”
但是,在这一番周期性的自我折磨过后,自己对自己的要求又能提高多少。人都是被自己打败的,不是不知道努力,而是没法坚持到底。今天好累,刚发的试卷明天再做就好了;数学还差两道题要写入笔记,不过早读课也能赶出来;就要体能测试了,做一组仰卧起坐,哎呀今天先仰卧,明天再起坐……没有人会拿着鞭子说今天一定要做完,但是错过今天就再也没有今天,不夸张的话,也许这一次放低的坚持就变成不坚持了。
成功的过程,不管是空灵的表述,煽情的拆解,还是编个狗血的励志故事来打一下鸡血,其实归根到底都是老生常谈的那一句“无他,惟熟尔”。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人的大脑有一层由磷脂膜和脂肪构成的髓鞘质。像树的年轮,一层层包裹着轴突,髓鞘质越厚,人的即时反应能力越强,人的技能等级越高。然而,简单的重复、反复、持续练习对髓鞘质的增长作用不大,而精深练习、有“增量”的重复,突破原来的水平,才能刺激髓鞘质的增长。精深练习是建立在悖论之上的:朝着既定目标挣扎前进,挑战自己的能力极限,不断犯错、纠错,然后变得更聪明。犯错并加以改正,就像爬冰山,刚开始的时候会滑倒,会跌跌撞撞,最后在不知不觉中变得敏捷自如。
04
她说,“我不喜欢以前的自己,总是抱着一种应付学习的心态去应付学习,然后白白浪费了那么多宝贵的时间。时间总是过得那么快,我总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混日子,从未去好好想想以后要走的路。今天好不容易挤上公交车去学校,还带了那么多东西,看着那些同学有私家车接送心里不免羡慕,有一天,我也想过上那样的生活。”
人或许都需要一些遭遇和反思才会成长吧,有时候,在反思的过程中,早早的就有了自己的定论,别人的劝和自己的悟,不过是让自己更加坚定自己的道路。没办法,人性太脆弱了,我们相信自己是比相信科学、相信宗教来得更难。
当精深练习的狂热退去后,我们其实还是需要用新的激情维持我们的坚持,那就是鸡血。鸡血这东西,当它能效退去的时候,你就要继续打上一针,而这样下来,才能维持你的精深练习。
平凡又无趣的日子里,每个人能依靠的、最可靠的是意志力,只有它会拉着我们抗衡趋易避难的天性,拉着我们死撑,撑过一次又一次辛苦、笨拙、尴尬、恼羞、急躁、沮丧、失望……
坚持的过程,一点都不美好,姿势通常都是难看的。
05
谁打翻了那些鸡汤,于是有人说,“你只有努力过后才知道,智商上的差距是无法逾越的。”“人生就是这样,有欢笑就有泪水。别人主要负责欢笑,你主要负责泪水。”“你只需要看别人精彩,老天对你另有安排。”“你长得丑没所谓,因为你想得美。”
以及她说,“我知道时间已经不等我了,以后,就让我追赶时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