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
资讯
视频
图片
知道
文库
贴吧
地图
采购
进入贴吧
全吧搜索
吧内搜索
搜贴
搜人
进吧
搜标签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
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
0
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
补签
。
连续签到:
天 累计签到:
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2月10日
漏签
0
天
潮汕吧
关注:
241,211
贴子:
1,745,860
看贴
图片
吧主推荐
视频
游戏
3
回复贴,共
1
页
<<返回潮汕吧
>0< 加载中...
关于潮厝(组图)
取消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enjoy燕子55
韩祠橡木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下面转发一些关于潮汕起厝、潮汕建筑、潮汕民居掠影、潮汕......(不知道之前有没有人发过了,如有雷同纯属......)
enjoy燕子55
韩祠橡木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一、潮汕起厝全过程(组图)
来源:粤东门户 潮汕家园
作者:在快乐边上
加入时间:2008/5/20 21:21:00
潮汕人盖房子叫做起厝,起厝的墙体不是一块块垒上去,而是用一种特别的混合土一次性筑就,每一面墙壁都是一个整体。混合土的主要成份是红土、沙子和贝灰,红土是一种黄红色的粘土,来自山上,沙子来自江海,贝灰则用贝壳高温烧制而成,这些材料在依山傍海的潮汕都不难得到。
墙是这样起的
到侧面来看看
混合土墙在涂上贝灰膏之前,先用钉板把它磨得粗糙性,这样结合更牢固。
涂上灰膏
批平
enjoy燕子55
韩祠橡木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刮滑
造个花窗
OK,经过自然风干,一面坚固洁白的墙壁就矗立眼前了。
穿上橡胶长靴是一种很好的防护。贝灰是一种碱性物质,用它作为混合材料起的厝历经风吹雨浸也坚固无比,但长期接触有伤皮肤,如果没有防护,到了冬天皮肤容易裂开。
为潮汕人造就广夏万间的,就是这样几件工具。
在潮汕,这些帮人家起厝的人被尊称为师傅,他们平日里也是下地干活的农民,他们当中有一个核心人物即大师傅,相当于建筑总监,掌握的知识最全面,责任最大,待遇当然也最高,潮汕起厝是没有图纸的,它靠的就是这些师傅的代代相传。起厝的时候,这些师傅早上赶来,晚上回到各自的家里,白天厝主会给他们提供主食、点心、茶水,每天每人发香烟一包(大师傅可能两包,或者他的香烟档次高一些),每人每天一定数量的工钱则于完工时一并结算。
enjoy燕子55
韩祠橡木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幽深如地道 深澳镇
“竹竿厝”
富有特色
特约记者林楚南报道
责任编辑:林海莘
来源:汕头日报
日期:2003-9-19
在南澳县深澳镇,有一种古老且富有特色的民居——“竹竿厝”,其院落外表平常,内里却很幽深,村民手执长长的竹竿可直达其内而得名。它是古代的一种民防设施,也是昔日军事海防重镇的见证,它的存在,使当年侵占南澳的日本鬼子也望而生畏。
据当地的村民介绍,明代期间,深澳镇这类建筑甚多,且大多以深澳的“落山虎”地形而建,由于开发建设的缘故,目前,深澳保存下来的“竹竿厝”已所剩无多。记者找到一间摆卖小日杂的店铺,铺内便是典型的“竹竿厝”,店子门面不大,但里面却像地道一样幽深。据店铺主人,年届七旬的老中医廖春木介绍,原来古厝足有50至60米长,但由于后来开发建设的缘故,原貌已不能完整保留。据悉,原来的建筑,为前街通后巷的格局,一走进门厅,里面平淡无奇,但走进天井,进入二进厅房,却有一种豁然开朗、别有洞天的感觉。“竹竿厝”内设置有多扇门,当盗、贼、匪一旦进入大门,便会遭到通道两侧人们的夹攻,往往能进不能出,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架势。据廖老回忆,当年一些日本鬼子手执现代化武器窥视其内,然由于古屋幽深的通道和复杂的厅堂格局使鬼子极为顾忌,最后只得悻悻而去。
据岛上的文物专家介绍,这种造型奇特、设计巧妙的古建筑实为古人聪明才智的结晶,它是当年古人抗击海盗和贼匪的一种创造性自卫设施,折射出军事海防重镇的昔日光彩。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