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问君能有几多愁》
一叶落知天下秋仙来有道
发布于2014年5月10日 23:35记得高中时,一篇作文题目为《一叶落知天下秋》,不知为何,瞬间想到从嘉,想到《问君》,想到《路太远》,想到《虞美人》。。。脑海里满满都是李煜一身蓝色,月影湖光下站在亭子里落寞的身影。
至今,我仍然迷惑,是因为李煜这个人而爱李煜了还是因为是他演了李煜才爱李煜了?比如我最爱吴奇隆的角色是Leo没有之一,可我很自然会觉得Leo是Leo吴奇隆是吴奇隆,但是一提到李煜,我脑海里一定出现的是《问君》里从嘉坐在书堆里的画面。我不知道是不是吴奇隆给了李煜最好的诠释,还是在我心里角色和人融合了,对我而言,李煜那张脸,因“问君”而无可替代!
我喜欢从嘉安静地看书作诗画画。他善良温润如玉,他是谦谦君子爱风花雪月,他的眼睛永远都是干净的。真的庆幸,他生在帝王家,他有足够资本去做一个文人雅士要做和想做的事,似乎只有最好的笔最好的墨最好的纸最好的砚才配得上他写的字画的画。那么华丽丽的一个身影,那么恬静的一张脸,坐在书桌前的他,坐在琴旁的他最迷人!从嘉是属于笔墨的,他有诗人的洒脱和细腻,他也有诗人的 心境和神韵。但是他没有诗人的自由。。。
这样儒雅的男人,一定身边会有美女作陪,何况他还有俩。娥皇是真的惊艳到我,一颦一笑都牵动人心。从嘉对娥皇的爱也确实羡煞旁人,他们在一起的每一个画面都令人难忘。痴情处,动情时……在他心里有诗有她应该就足够了吧。
他们第一次见面时,他说,脚上的蝴蝶真好看,你的手也好看,又白又修长,这叫:缥色玉纤纤。。。看她慌张失色的样子,我真的发自内心的笑出声,多美好的邂逅。。。他带她去音律馆,鸾凤和鸣,那样般配。从嘉需要的是知己知音相守相伴的人,他看到了娥皇的与众不同,似有些遗世独立的感觉。那是别的女孩子没有的,也是他欣赏的。所以他给她许诺:人生有你为伴,于愿足矣。愿香灯翠屏常伴妆侧。
任何事,似乎旁观者总是更能看得清。我特别喜欢娥皇的小丫头劝她时对从嘉的评价,她说,王爷是个任情任性的人。任情任性,才能那般有才情吧。我一直都觉得,属于文人的爱情一定是荡气回肠的,爱着也好,不爱了也好,是能让你感到他们爱情的美的——完美亦或者凄美。
任情任性的人,会把情义看太重,而且你必须承认从嘉付出和收获是不对等的。他们很长一段时间都生活在从嘉编织的诗情画意里,当这幅画被一滴浓墨晕开了,修复起来并不容易。这里要插一句,因为电视剧自身的原因,情感脉络开太多分支,我并不是从心接受,我始终相信李煜对娥皇的情谊,也相信娥皇对李煜的情谊,他们的爱跟别人无关。。。 所以我并不想提破坏这幅画的墨点,在我心里这是不存在的。
有一个人,终究是要提起的,就是嘉敏。娥皇的妹妹,未来的小周后。剧里她是在从嘉和娥皇感情出现问题双方都在冷静时闯入从嘉的生命的。 嘉敏的插入,从嘉和娥皇两人都始料不及吧?裴公公说,国主只是在不开心的时候遇到了能让他开心的人。。。曾经,我也无数次想起娥皇就无比痛恨嘉敏。如今,当然早已释怀。阴差阳错而已,缘分,我想,从嘉是相信这种东西的人。他总是愿意把事物美好化,在爱情不美好的那个片段里,嘉敏的出现就正好可以填补,额。。。至少是冲淡心烦吧。
我始终相信从嘉对娥皇的爱超过嘉敏太多太多。那份感情,娥皇在他心里的地位,不可能有人动摇。他们在彼此折磨的那段时间里,哭的太多了。。。仲寓病重,从嘉拉着他的小手陪伴整夜,病中的娥皇衣着单薄来看儿子,却看到这样一幕,虚弱一笑,把外衣披在从嘉身上,那一刻真的美呆了!什么是爱,什么是情,什么是不舍,什么是留恋,什么是心疼,那个画面我想你都看得到。
当从嘉听到“犹冀天佑”四个字时,他才真的意识到身边的这个人怕是要抓不住了。难过,心痛,悲切!十年相伴,情真意切,怎么承受离他而去?窅娘说,情浓才更要知所行止。他是懂了吧,因情浓而误会,因情浓而伤害,因情浓而愧疚,但却不能不对自己过去的不知所行止负责人,责任,对他而言就是对娥皇和嘉敏的知所行止!对比两次在音律馆的二人合奏,物不变,心境却太不相同,“仙乐和鸣”四个字再看去,那般刺眼,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在娥皇离弥留之际,他一路从音律馆默默抱她回房,轻轻吻上去的时候,看得我心里跟火烤一般,很烫的那种疼(不知道怎么形容,感觉像得心脏病似的)。从头到尾,从嘉一句话都没说,却绽出一个微笑。那一刻,从嘉是笑给娥皇看的吧,笑着哭最痛。。。
娥皇死后,从嘉亲自撰写诔文《昭惠周后诔》,十年的点点滴滴,尽在其中,从此便只剩思念。。。我是真的读了那篇诔文,很长很长,寄情于字里行间,李煜也只剩这个了。诗人能做的,就是拿起一支笔。
“我们的这份感情,走过了别人的嘲讽和讪笑,走过了对你姐姐的愧疚,走过了我们自己内心的煎熬。。。”这是李煜对嘉敏说的话,娥皇的离去留给对爱情充满憧憬的妹妹只剩创伤,你觉得这段话是李煜安慰嘉敏么?我怎么觉得像是安慰自己。。。是啊,多不容易,相爱了,有错么?爱情本身是没有错,但错的时间相爱就是错,人们,总是对责任要求更高。我想大家都不会给他们祝福吧?何必呢,对吧?我不知道有没有懂我的人,因为我不觉得李煜不好。事情总是有因有果,也不全是李煜的问题,就因为娥皇的死,他们就该一辈子活在自责里么?其实,窅娘的解释是对嘉敏最好的宽恕吧,没有嘉敏,李煜要怎么熬过没有娥皇的日子!就是因为这份感情,他们两人承受的太多了,怨、恨、嘲笑,只要是大家说出来的都甘愿受,可是他们自己呢?
李煜,除了是至情至性的词人,也是至高无上的帝王。我不喜欢从嘉登基之后在澄心堂跟一群或苦口婆心或苦大仇深或心怀鬼胎或趋炎附势的大臣们上朝的场面。是,谈论国事的从嘉认真睿智甚至有些倔强,但多数时候是无奈烦恼甚至屈服,他真的不适合做皇帝,他的心不在朝堂。。。
你说他懦弱无能,说他政治失败。。。是,在乱世,他是心里没有打仗没有杀戮没有朝野,真的不算明君。可是他也有争取过,他也能对着敌人坚定而倔强地说,你都不怕死了,我有什么好怕的!虽然自己的命运已不能主宰,但是仍然倔强地说,朕不想当个懦弱的君主。还记得那个画面,城破,国亡,再懦弱无能也要为尊严而活,也要挺直腰杆,一个要以身殉国,一个要以身殉夫!终究,都还是有骨气的人。
我也想过,如果当时就殉国了不就没有以后那么多艰辛那么多悲怆。但是他没有,他拜倒在宋朝将军脚下的时候,我心里真不是滋味,忍辱负重只为归降后能给江南百姓一个交待,李煜他没有对不起谁,只是性格所趋罢了,硬逼着一个宅心仁厚的人去做强权杀戮的事,必然不会有好结果。
错生帝王家的伟大词人,一代词帝,有时候真不知道这些加冕是在夸他么?当被囚汴京什么都身不由己的时候,才觉世间苍凉么?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凄凉之感顿生,王朝不复山河不归。。。“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听说李从嘉死得非常痛苦?也好,身子痛才会忘了心痛吧。。。
“李后主,以一己误国之悲,写尽天下千古人世的无常之痛”《问君》最后收尾之句,写的真好!每每想到从嘉,脑海闪过的画面清晰深刻,把他置于书本中,总觉得什么语言辞藻都配不上他,而他,那个生于七夕殁于七夕一目重瞳的人,果真是不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