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数控:
![](https://tb2.bdstatic.com/tb/editor/images/face/i_f01.png?t=20131111)
螺纹切削:
G32X_Z_R_E_P_F/I_Q_
略解:
X_Z_螺纹终点坐标(使用增量编程时改成U_W_)。
R_轴z方向退尾量。
E_轴x方向退尾量。
P_主轴基准脉冲距离螺纹起点的主轴转角。
F_公制导程。
I_英制导程。
Q_(没看懂,详情见说明书)。
![](https://tb2.bdstatic.com/tb/editor/images/face/i_f02.png?t=20131111)
螺纹切削循环:
G82X_Z_I_R_E_C_P_F/J_Q_
略解:
X_Z_螺纹终点坐标(使用增量编程时改成U_W_)。
I_螺纹起始点与终点的半径差。
R_轴z方向退尾量。
E_轴x方向退尾量。
C_螺纹头数。
P_主轴基准脉冲距离螺纹起点的主轴转角。
F_公制导程。
J_英制导程。
Q_(没看懂,详情见说明书)。
![](https://tb2.bdstatic.com/tb/editor/images/face/i_f03.png?t=20131111)
螺纹切削复合循环:
G76C_R_E_A_X_Z_I_K_U_V_Q_P_F/J_O_
略解:
C_精整次数。
R_轴z方向退尾量。
E_轴x方向退尾量。
A_刀尖角度。
X_Z_螺纹终点坐标(使用增量编程时改成U_W_)。
I_螺纹起始点与终点的半径差。
K_螺纹高度。
U_精加工余量。
V_最小切削深度,半径值。
Q_第一次切削深度,半径值。
P_主轴基准脉冲距离螺纹起点的主轴转角。
F_公制螺纹导程。
J_英制螺纹导程。
O_退尾结束加减速常数。
![](https://tb2.bdstatic.com/tb/editor/images/ali/ali_029.gif?t=20131111)
今天就到这来。
![](https://tb2.bdstatic.com/tb/editor/images/face/i_f01.png?t=20131111)
螺纹切削:
G32X_Z_R_E_P_F/I_Q_
略解:
X_Z_螺纹终点坐标(使用增量编程时改成U_W_)。
R_轴z方向退尾量。
E_轴x方向退尾量。
P_主轴基准脉冲距离螺纹起点的主轴转角。
F_公制导程。
I_英制导程。
Q_(没看懂,详情见说明书)。
![](https://tb2.bdstatic.com/tb/editor/images/face/i_f02.png?t=20131111)
螺纹切削循环:
G82X_Z_I_R_E_C_P_F/J_Q_
略解:
X_Z_螺纹终点坐标(使用增量编程时改成U_W_)。
I_螺纹起始点与终点的半径差。
R_轴z方向退尾量。
E_轴x方向退尾量。
C_螺纹头数。
P_主轴基准脉冲距离螺纹起点的主轴转角。
F_公制导程。
J_英制导程。
Q_(没看懂,详情见说明书)。
![](https://tb2.bdstatic.com/tb/editor/images/face/i_f03.png?t=20131111)
螺纹切削复合循环:
G76C_R_E_A_X_Z_I_K_U_V_Q_P_F/J_O_
略解:
C_精整次数。
R_轴z方向退尾量。
E_轴x方向退尾量。
A_刀尖角度。
X_Z_螺纹终点坐标(使用增量编程时改成U_W_)。
I_螺纹起始点与终点的半径差。
K_螺纹高度。
U_精加工余量。
V_最小切削深度,半径值。
Q_第一次切削深度,半径值。
P_主轴基准脉冲距离螺纹起点的主轴转角。
F_公制螺纹导程。
J_英制螺纹导程。
O_退尾结束加减速常数。
![](https://tb2.bdstatic.com/tb/editor/images/ali/ali_029.gif?t=20131111)
今天就到这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