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金三角区吧 关注:7贴子:103
  • 0回复贴,共1

多方整合,积极探索初见成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008年4月2日,运城等4市召开“争取建设黄河金三角试验区”联席会议。会议决定成立“争取建设国家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协调发展综合试验区”办公室。1年多来,4市召开了多次联席会议,在加快争取成立试验区的同时,在旅游、果业等行业进行了多项区域发展模式探索。
“一证游”便是于2009年1月12日4市共同签署了《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旅游合作协议书》之后推出的。4市旅游行政部门、主要景点、星级饭店和有实力的旅行社组成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旅游协作会,每年年初召开一次协调会,每年年底召开一次总结会。陆世生表示,此举意味着4市打破行政区划障碍,全面开放旅游市场,这对打造区域旅游品牌、树立区域旅游形象产生了很大影响。
而为促进另一个共同优势产业——果业的区域发展,2009年7月,运城等4市成立了由各市、县果业负责人、果树专家、经纪人、销售公司和加工企业等组成的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果业发展联席会,确定在品种培育、购销信息、果品加工、区域内市场建设等领域开展深层次合作。
加强果业区域合作发展,是4市经历过教训后意识到的必须之举。据陆世生介绍,此前,由于缺乏协调机制,优质商品果标准不一、果品价格大起大落等问题曾深深困扰着4市的果业发展。
陆世生说,运城、临汾、三门峡和渭南都处在北纬35度地区,各方面条件都适合苹果生产。专家称,这一区域是世界苹果主产区中“唯一符合苹果七项生态指标的最佳优生区”。目前,4市已有苹果种植面积400万亩,年产量达到40亿公斤,同时是全国规模最大的苹果浓缩汁加工生产基地。但就是因为缺少协调,前几年,4市苹果及浓缩苹果汁的价格经常坐“过山车”,果农利益和企业利益均极大受损。
成立果业发展联席会后,4市启动了果业服务体系建设、果业出口基地建设、加工果品基地建设等五大工程,并在区域内联合推广果园管理技术。2009年,区域优质果品率达41%,比上年提高6%,果品总产量比上年提高8.6%,为果农增收23.8亿元。而在苹果加工最低保护价和最高限价措施的约束下,现在,浓缩苹果汁的价格也趋于稳定,果业发展趋于健康。
对于下一步的区域发展规划,张建合告诉记者,相比于旅游业和果业,工业的整合难度更大,更需要耗费时间、成本加以协调发展。接下来,4市将进一步规划对氧化铝、电解铝及铝合金材料业,金属镁及镁合金工业等黄河金三角地区的优势工业进行整合,以求共同发展。


1楼2014-04-22 15:48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