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处
我持续修习后,便会注意到善的正念心所的三个层面与老师所说的念处(satipatthana)之间的关系,老师开示从三方面来描述念住:
1. 心固定在所缘上不漂走
这也是注释书中对念心所的描述,我认为这是专注所缘的高度正念,一旦你全力观察,便同时培育了定力,并全力投入所缘,这样便将正念带入更深的境地,可产生更深的体验。后来,我发现更适合描述此一境地的词语是「非表浅」和「彻底性」。
2. 迅速、精准、准确捕捉所缘
观的所缘仅存飞逝的刹那,如果你在彼时彼地没能掳获所缘,所缘便消失了,也可能变成另一种形式。因此你必须在那一刹那开放、精准、准确地记录所缘的本质。老师描述这似捕食者迅速跃起攫住猎物,亦似射击飞靶,正念面对所缘也会现起这样的特质。
3. 遍满
老师将这种特质喻为水将布浸湿,呈现了所缘的各个层面,所以能够对所缘有全面的视野。确实,我们往往见树不见林,太专注于小处,便会忘记基本面,但在此之前,我们需要将拼图游戏中每一块都摆上去,我在后面会提到这样的正念如光束(并非字面意义),更像激光束随名色过程(也就是生命)之河而流动,照亮了过程中的一切。不过这是刹那刹那进行的,而且需要时间来培育。念力愈强,穿透愈深。
我虽然无法说以下的心的状态彼此相似,但可以放在一起看:
1. 「柔软+灵活」与「迅速+精准」(两组都能捕捉迅速而微细的所缘)。
2. 「平静+稳定」与「投入所缘」(两者都可生起更深的定力和投入)。
3. 清明与遍满的正念(两者都可以使所缘完全清晰呈现)。
因此,就是这个念处,善于观察、专注、锐利,终成为观智,这是一种正念的特殊形式,通常在世间不会遇到,因为这是培养而来的,令心不同于软弱无力又散漫的心,这是出离性的,而非有贪嗔痴烦恼的世俗状态。同时,因为这种非思考、非概念的正念摄取究竟实相为所缘,而一般世间都视为理所当然或视而不见,这需要许多小时刹那刹那地用功,就如需要许多水滴,才在生命之河中形成这样的正念的冲力和流动。
正如江河流入大海,正念和观也流入三共相和导向无为的名色过程,这就是正念和观的本质契入出世间境地的时刻。经文描述此一境地为道智或八正道。这象是什么呢?我认为是出世间的清明、出世间的寂静、出世间的微细,正如开始观照寂静(即涅盘),这是诸行的平静、微细、寂止……涅盘。涅盘的特性就是寂静(诸行不生)、无为、持续现前的真理,我也认为这是一种本质和现象,因为微细,故常被习以为常的缘起粗相所遮蔽。我认为你如有锐利而了了分明的觉知、持续现前的正念、恰恰就处于此时此地,它可以息灭任何烦恼而契入出世间。这道理很明显,因为真理只存于此时此地。一般来说,必须下多年的功夫来培养那种锐利、精准和力量,才能完全揭开整个无明的面纱。然而,如果你牢记于心,就有了正确的方位和目的,而且从A到B划了一道笔直的捷径。
因此,我甚至会在一开始就介绍正念,希望至少有人能了解,也就是说他/她必须清楚地安住当下,而不是抓住「什么」和「谁」以为是当下,只是自然而然安住当下。仅是如此,其他心所也都会到位了。接着,就会体验到正念三个纯粹的形式—-清明、平静、柔软。正念不是只观察表相,而是深入观察当下的法,不会遗漏任何现象,或任由现象溜走。只有正念能正面遭遇实相,这也就是我以上所讲过与我接触过的阿毗达摩定义。念一旦强而有力,那就不是别的,一定是念处了。
所以,我从第一次接触定义起绕了一大圈,我修行了许多年才发现注释书所说的真义。也许,对注释书的作者是简单而且明显,但对我或一些初学者并非如此。
在修行的道路上,除了主线之外,许多正念的侧线和形式已经解开或继续在解开,容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