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之光吧 关注:3,026贴子:111,688
  • 4回复贴,共1

怎样才是有正念的状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如果你不明白有正念的时候是什么样子,你可能在禅修中忙于做这做那,却是正念不够,结果发现长时间修行也不见有多少进步。一旦你明白,就可以把心调到与正念相应的状态,保持连续的正念,定力就随之生起,这样进步就快了。有鉴于此,我将Sujiva禅师书中讲正念部分校对后贴出来和大家分享。即使你不能完全看懂这部分内容,那么你也应该尽量了解有正念的时候总伴随清明、平静、柔软这三种心的状态,在禅修中检视自己是否与此相应。
  ———转自mmtta贤友
  下文摘自即将出版的Sujiva禅师的《智慧之树,不返之流--观禅的修行与进程》一书


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4-04-08 10:49回复
      自此以后,每次禅修我都会阐释这三种特性,叮嘱禅修者要确定自己至少有这些优质的心法其中之一,或三者全有。
    1. 清明
      我常将正念(sati)定义为了了分明的觉知。了了分明的觉知驱走相反的心所,如昏沉、无明、痴等,有如云层消散之后(如克服昏沉),阳光普照。因此,了了分明的觉知接近心的光明,广大开阔。为了让人通过经验更好地了解这一点,我采用观想的方法,我请禅修者观想或想着明亮的光或剔透的水晶,来观察清明的心是怎样的状态,这样一切就很清楚了。有了这了了分明的觉知,一切所缘也变得清明了。就像非常清洁的透镜,聚焦到什么上都非常鲜明。了了分明的觉知带来清净,这是最为重要的特质,对培育正定和心力极为重要。
    2. 平静
      清净的心是平静的,散乱则引起更多痛苦,正念一定会带来平静。正念的相反则是混乱,因此瞋怒或兴奋的状态也只是混乱。如果你观想平静的湖水,然后想它扩大成海洋,你便能体验平静和寂静的心。这近于定并会迅速引生定力,带来平衡,增长寂止与轻安。若知道这一点,你就受到激励,只是保持正念,这样做就很值得。这种心的状态是使正定和寂静生长所必种的种子。这种寂静本身会迅速培养敏锐度,就像静止的水面,即使最细小的叶片掉落其上,也会激起波纹。
    3. 柔软/温和/灵活敏锐
      第三个要素是心像原棉般柔软,水般流畅,疗愈香膏般温和。这对应阿毗达摩中所形容的美心所。若有这样的正念和觉知,无论所缘是微细的、飘渺的,还是粗糙的、难以忍受,心都能清楚了知。相反的心的状态是呆板、僵直、顽固,就如同在仇恨和偏见、侵略和粗糙中的心所,其中都有强烈的欲望和瞋怒。你可以想象飘落的雪花、晶亮的雾气或白色的棉花,便会明白我的意思。
      虽然就技术层面来说,不可能将三种心的状态排序,因为正念心所生起时,三者都会一道生起。然而我们还是可依重要性来排列。首先是清净,也就是清明;其次是平静,这是更深定力的基础,随之而来的是柔软和灵活,它们决定了更微细的发展,依次又促成更清明、更清净。


    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4-04-08 10:50
    回复
                念处
        我持续修习后,便会注意到善的正念心所的三个层面与老师所说的念处(satipatthana)之间的关系,老师开示从三方面来描述念住:
      1. 心固定在所缘上不漂走
        这也是注释书中对念心所的描述,我认为这是专注所缘的高度正念,一旦你全力观察,便同时培育了定力,并全力投入所缘,这样便将正念带入更深的境地,可产生更深的体验。后来,我发现更适合描述此一境地的词语是「非表浅」和「彻底性」。
      2. 迅速、精准、准确捕捉所缘
        观的所缘仅存飞逝的刹那,如果你在彼时彼地没能掳获所缘,所缘便消失了,也可能变成另一种形式。因此你必须在那一刹那开放、精准、准确地记录所缘的本质。老师描述这似捕食者迅速跃起攫住猎物,亦似射击飞靶,正念面对所缘也会现起这样的特质。
      3. 遍满
        老师将这种特质喻为水将布浸湿,呈现了所缘的各个层面,所以能够对所缘有全面的视野。确实,我们往往见树不见林,太专注于小处,便会忘记基本面,但在此之前,我们需要将拼图游戏中每一块都摆上去,我在后面会提到这样的正念如光束(并非字面意义),更像激光束随名色过程(也就是生命)之河而流动,照亮了过程中的一切。不过这是刹那刹那进行的,而且需要时间来培育。念力愈强,穿透愈深。
        我虽然无法说以下的心的状态彼此相似,但可以放在一起看:
        1. 「柔软+灵活」与「迅速+精准」(两组都能捕捉迅速而微细的所缘)。
        2. 「平静+稳定」与「投入所缘」(两者都可生起更深的定力和投入)。
        3. 清明与遍满的正念(两者都可以使所缘完全清晰呈现)。
        因此,就是这个念处,善于观察、专注、锐利,终成为观智,这是一种正念的特殊形式,通常在世间不会遇到,因为这是培养而来的,令心不同于软弱无力又散漫的心,这是出离性的,而非有贪嗔痴烦恼的世俗状态。同时,因为这种非思考、非概念的正念摄取究竟实相为所缘,而一般世间都视为理所当然或视而不见,这需要许多小时刹那刹那地用功,就如需要许多水滴,才在生命之河中形成这样的正念的冲力和流动。
        正如江河流入大海,正念和观也流入三共相和导向无为的名色过程,这就是正念和观的本质契入出世间境地的时刻。经文描述此一境地为道智或八正道。这象是什么呢?我认为是出世间的清明、出世间的寂静、出世间的微细,正如开始观照寂静(即涅盘),这是诸行的平静、微细、寂止……涅盘。涅盘的特性就是寂静(诸行不生)、无为、持续现前的真理,我也认为这是一种本质和现象,因为微细,故常被习以为常的缘起粗相所遮蔽。我认为你如有锐利而了了分明的觉知、持续现前的正念、恰恰就处于此时此地,它可以息灭任何烦恼而契入出世间。这道理很明显,因为真理只存于此时此地。一般来说,必须下多年的功夫来培养那种锐利、精准和力量,才能完全揭开整个无明的面纱。然而,如果你牢记于心,就有了正确的方位和目的,而且从A到B划了一道笔直的捷径。
        因此,我甚至会在一开始就介绍正念,希望至少有人能了解,也就是说他/她必须清楚地安住当下,而不是抓住「什么」和「谁」以为是当下,只是自然而然安住当下。仅是如此,其他心所也都会到位了。接着,就会体验到正念三个纯粹的形式—-清明、平静、柔软。正念不是只观察表相,而是深入观察当下的法,不会遗漏任何现象,或任由现象溜走。只有正念能正面遭遇实相,这也就是我以上所讲过与我接触过的阿毗达摩定义。念一旦强而有力,那就不是别的,一定是念处了。
        所以,我从第一次接触定义起绕了一大圈,我修行了许多年才发现注释书所说的真义。也许,对注释书的作者是简单而且明显,但对我或一些初学者并非如此。
        在修行的道路上,除了主线之外,许多正念的侧线和形式已经解开或继续在解开,容后讨论。


      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4-04-08 10:51
      回复
        生起正念的过程
          你首须唤起正念。一开始,多半只是精进的作意,但愿其中多少有一些正念。一旦你更了知什么是正念,正念的流动和持续的时间便会增进,之后,你可以努力使正念成为观的正念-—没有概念(诸如自我或人、时间、空间等)的了了分明的觉知,跟随并观察禅修的所缘,或是名法,或是色法,它们仅为一个个的过程。简而言之,这种了了分明的觉知只是如实知见这些过程。
          正念的运作的途径与心识经由六根门运作一样。视你取的所缘而定,多在相应的根门运作,然而,一旦定力加深,正念便多安住于意门,发展正念的过程或路径可简述为:
            唤起正念—-正念跟随所缘/过程-—正念观察所缘/过程的本质。
          在禅修中取什么为所缘,修行如何进行,都要看谁教了什么,也就是说,视传承、派别、个别方法而有不同。
          此处的方法以《念处经》(Satipatthana Sutta)为基础。即使如此,修行还是各人有别。在此则是根据我在缅甸马哈希系统所受之训练而来,然后随着我在西方接触到的修行和教学而有所改进,因此本书不会与一些马哈希中心所教导的完全雷同,但也不会相距太远,然而,我保证这个法门绝对不离佛陀的教法。


        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4-04-08 10:51
        回复
          定与念
            让禅修者保持正念,结果他们往往试图专注变成了修定,却牺牲了念。这可能是由于一般并不强调正念,或禅修者看不出两者的区别,尤其是定和念在一个心刹那同时生起的时候。
            首先,你必须了解正念,当越熟知没有正念的状态,就会越清楚有正念的状态,也就是说,你看到了其中差别,还看到了效果。其次,要思惟定和念的区别,定是心和所缘的固定和合一,定中有正念则是正定,否则便是邪定,是有害的,因此我强调不可低估正念的清净作用。
            如以上所述,正念是用恰当/睿智的作意以及前述清净而善的心质来检视所缘。在禅修中,你敏锐观察所缘的本质,能够如此,则多多少少会有定。因此,重点在念而非定,这样才能保证你走在通向智慧的道路上。
          (全文完)


          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4-04-08 10: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