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院子衿汉服社吧 关注:185贴子:891
  • 14回复贴,共1

《转帖》汉服的工业化生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原帖是在 那年那兔那些事吧首发,不过现在已经被删了。
表示,除了原楼主的观点以外,很多回帖讨论也很有内容,因此,在把原文贴上来之后,会从我存下来的贴里,挑出一些回帖手打下来。
有一些回帖的不是同袍,对汉服可能不太了解,我也会挑出来手打一些,算是了解一下大众对于汉服的一些疑惑,总体来说,这个楼还算是比较冷静和谐,大家可以看看。


1楼2014-02-10 18:06回复
    1L吐槽:
    俺受不了某些高贵冷艳范儿,还是和兔子们讨论比较有爱~~~
    正文:
    汉服运动和传统文化复兴的关系我想各位意见明了,因此不必赘述。
    此文的焦点:汉服的工业化(大批量)生产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工业化生产的概念及其后果(影响)。
    由于本文讨论范围的原因,这里的工业化生产主要指的是服装工业化生产。
    “服装工业化生产的工艺流程是:产品计划→选定设计→样品制做→工业化样衣制做→纸样扩号(尺寸放大与缩小)→裁剪→缝制→整烫→检验→成品。
      服装生产的主要设备是工业缝纫机和裁剪与整理熨烫设备。工业缝纫机发展趋向是;高速、单机自动缝纫、单机专用缝纫和多工位自动缝纫。为提高设计和管理能力,服装行业中已开始应用电子计算机。 ”(互动百科词条-服装工业化生产)
    关于批量生产:
    “企业生产几种产品,但不是同时生产这几种产品,而是一次一种分批次批量生产的一种企业生产组织方式。批量是指企业(或车间)在一定时期内,一次出产的、在质量、结构和制造方法上完全相同产品(或零部件)的数量。具有多品种加工能力,成批轮番加工制造产品的生产类型,其批量大小不一,一般同时采用专用设备及通用设备进行生产,按每种产品每次投入生产的数量,分为大批量生产、中批量生产和小批量生产三种。
    大批量生产的特点:
    1、大批量生产的产品,生产周期较短,一般几十分钟或数小时就会下线。
    2、大批量生产的产品,没有在制品,或在制品很少;
    3、大批量生产的产品,从生产组织上,多以计划的方式来驱动生产。
    4、大批量生产,顾名思义,是一个产品要重复的做,如,一个机型天天做,要生产半年甚至一年”
    (百度百科词条-批量生产)
    也许有人会担心,如果汉服按照上面的生产方式来生产,会不会就让汉服失去了原本的美以及存在的意义?
    我想表达的观点是,工业化让我国经济得到发展,国力得到增强,文化的复兴是必然;汉服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如果要真正推广成功,势必走下圣坛“飞入寻常百姓家”;因此在我看来,汉服的工业化生产是推广汉服乃至复兴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2楼2014-02-10 18:09
    回复
      关于工业化的解释:
      “所谓工业化,主要是指工业在一国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以至取代农业,成为经济主体的过程。简单的说就是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这一过程的特征主要是农业劳动力大量转向工业,农村人口大量向城镇转移,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百度百科词条-工业化)
      欧美列强通过工业GE命首先自身经济得到了发展,然后才有了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争霸的能力;苏联通过以重工业为导向的工业化从一个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强国,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是其能最终战胜德国纳粹的保证;建国初期,我国得到了苏联的工业体系援助,完成了从农业国到有初步工业体系的现代国家的跨越。
      首先我要指出的是,目前同袍购买的汉服,基本都是手工制作,而非工业化生产的。那么这种手工制作是一种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呢?
      我认为这样的生产方式根据商家规模,有可能是手工作坊,也有可能是手工工场。
      那么它们的特点又是什么呢?
      (引文来源:百度百科词条-手工工场)
      “手工作坊主拥有私有的生产资料,分散经营,以本人的手工劳动为主要的生活来源,一般不雇佣工人,只有做辅助性工作的帮工和学徒。帮工、学徒没有工资,仅有维持生计的微薄报酬,因此,作坊主与帮工、学徒之间不存在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
      关键词:本人的手工劳动、一般不雇佣工人
      “手工工场可分为分散的手工工场,即简单协作,集中的手工工场,即工场手工业两个阶段。简单协作没有改变手工的劳动工具和操作方法,仅是在同一资本家指挥下协同劳动;工场手工业是以手工技术和雇佣工人的分工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大生产,它是手工业生产向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过渡的准备阶段。手工工场和手工作坊相比,不仅表现在生产规模、技术分工上的进步,关键是手工工场已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组织形式,这是与手工作坊的本质区别。”
      关键词:简单协作、生产规模、技术分工
      (关于资本主义之类的词请大家忽略,因为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


      3楼2014-02-10 18:10
      回复
        也就是说,如果汉服商家已经达到了手工工场的生产规模和技术分工,那么其实就已经具备了汉服工业化(大机器、大规模)生产的前提。
        个人认为汉服推广的最高境界是常服和便服推广,礼服有可能工业化生产但更可能走手工制作路线。现在回到现实:
        如同国家的工业化一样,汉服工业化生产是必然趋势。然而如同各国的工业化道路并非千篇一律,我国主体民族服装也就是汉服的复兴虽然某种程度上可以借鉴别国经验,但最终必须走出适合自己的道路。既然要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那么就需要认清现实,尤其是现实中的困难和阻碍。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也许有人会觉得,如果把这一条运用到汉服推广上,那么就是当汉服价格降下来以后,大家都去买,不管多少名人再说汉服不方便也没用。
        然而由于我国的国情(经济运行方式和舆论主导权均掌握在政府手里),因此以汉服复兴为目的的汉服工业化生产必须寻求政府的支持。
        工业化的前提是巨大的潜在市场。而正因为刚才我提到的特殊国情,因此政府的支持可以说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汉服有没有市场。
        个人认为汉服复兴这样的运动,政府会不会支持,很可能会着眼于以下方面:
        支持它是否风险较小
        (这里的风险特指政治风险,也就是对现政权的威胁程度——要是有不少人借题发挥,说十年大抽风毁了好多传统文化来黑政府,你是政府你会干么?借汉服来宣扬对岸是正统大陆不是,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你会干么?当然不会。所以说实话,引领这个运动的人持什么样的立场其实很重要)
        支持它是否会对国家带来有巨大利益
        (一个政府/政权是否能得到支持,取决于其是否维护了国家利益【很多时候和大多数人的利益重叠】。卖国清政府被骂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如果汉服复兴和工业化生产高举爱国主义大旗,甚至与国家的经济政治利益扯上关系,那么就有可能得到政府的支持【这个话可能在某些同袍听起来觉得好铜臭好肮脏,但是我想说的是,不管是不是同袍,是不是汉族,你首先是一个中国人;如果现政府不卖国,那么承载着爱国内核的运动干嘛不支持?】)
        对于这样的事情,政府为了自己得到民众支持,为了国家的稳定,必然在权衡多方面因素之后做出趋利避害的选择。
        当年一穷二白搞出了两弹一星,是因为其存在与否对上述两个方面的巨大影响,以至于影响到现在的北斗导航系统。说实话,个人认为北斗的问题和汉服产业化有点类似——如果得到国家支持,那么市场巨大,而且对维护国家利益有重大作用——一个是硬的军事实力,一个是软的文化实力。


        4楼2014-02-10 18:13
        回复
          说实话,其实近年来汉服复兴的前景日趋乐观,从官方喉舌的态度可见一斑。
          给大家看一组人民网的新闻标题:
          【古装剧里邂逅汉服 女大学生坚持穿汉服上课3年 2012年10月08日08:21】
          无褒无贬,相对08年对汉服的“招摇过市”评价已经是很大的进步。
          【初一女生称课本屈原插图衣襟穿反 官方承认失误 2012年10月20日04:02】
          【大学生上演“汉服秀”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2012年11月29日08:22 】
          标题用了“弘扬”二字,新闻正文里还有配图。从08年对汉服的“招摇过市”评价,到今天的“弘扬”,表达了官方喉舌对汉服复兴运动的认可(甚至可能是妥协,因为发现其大势不可阻挡,同时其实也可能认为此运动能够加以利用)。
          【八岁小萝莉身着汉服 灵动飘逸无法比 2012年12月17日08:45】
          这个萝莉是衔泥小筑掌柜的女儿,图上衔泥小筑的商标被去掉了。“灵动飘逸”“无法比”这些词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了吧。
          【河南大学生着汉服冬至祭轩辕(图) 2012年12月21日17:20】
          这样的新闻还有不少。在这么多汉服相关的新闻中,估计最让各位同袍觉得不高兴的应该就是那条唐国强说汉服不好推广的新闻。然而大家可以自己去搜索一下看看,今年的人民网汉服相关新闻,其态度和08年奥运时期的比,有什么差异,以及今年的人民网汉服相关新闻中,对汉服持不鼓励不赞成的有多少,鼓励和支持的又有多少,就可以得出结论了。


          5楼2014-02-10 18:15
          回复
            说实话,许多同袍为推广汉服做出的努力虽然值得钦佩,然而其达到的宣传效果仍无法和国家强大的宣传机器相匹敌。
            因此这就是为什么我选择冒着被说铜臭、趋炎附势的危险,向各位说明一个一个问题:在当前形势下,汉服复兴乃至工业化生产,如果没有国家的支持,很可能无法发展壮大。(汉服吧原文,说给某些不爱看政经类干货愿意走中二冷艳高贵路线的人听的)
            宣传不够到位,导致一般人对汉服认识不足。
            如果国家的宣传机器支持汉服常服与西式服装并驾齐驱甚至取代西式服装,那么汉服工业化生产势在必行。比如传统“常服”袖长不应强迫“过手尺余”,应仅限过掌,或最长仅限至半掌及腕部;袖宽最窄如现代装、最宽只可至尺,以便日常劳作。如果一般人都知道了这一点,那么汉服推广的阻力就会小很多。
            因此经过分析比较,本人得出的结论是,国家是否支持汉服复兴运动,乃至汉服的工业化生产,均以国家利益为准绳——如果有人搞得太过火,比如以我刚才提到的妄图颠覆现政权为由,那么汉服复兴运动势必因此受到连累和打压;反之,如果高举弘扬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大旗,并且如果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文化效应,政府对此是鼓励和赞成的——不然国家花那么多钱在国外办孔子学院是为了什么,仅仅是让孔老先生变得更有名气?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不信。


            6楼2014-02-10 18:17
            回复
              生产力水平受劳动工具制约,这一点无须赘述;广义的劳动工具包括技术,因此技术革新给生产力带来飞跃性变革的道理也不再废话。
              个人认为,汉服工业化,除了需要攻克许多技术难题,其实也需要攻克许多文化意义上的难题。
              比如:
              传统“常服”袖长不应强迫“过手尺余”,应仅限过掌,或最长仅限至半掌及腕部;袖宽最窄如现代装、最宽只可至尺,以便日常劳作。
              然而大部分现代中国人已经适应了窄袖和长及腕部的西式服装,因此在市场开拓初期,也许长及腕部的汉服很可能是最受欢迎的——因为实用。
              因此厂家为了吸引客户,很可能不得不放弃其中一些款式的设计,但只要放到市场上的款式在汉服的框架内都是可以接受的。
              既然要推广汉服,就不能让它仅仅停留于文化符号的层面,而应当努力让其渗透到现实生活中去。如果走冷艳高贵精英路线,那势必是逆其汉服复兴的初衷而行。
              当然如果真的实现汉服工业化生产了,个人认为靠手工起家的汉服商家要么顺应大势采用工业化生产,剩下的就很可能破产或者走高端路线——工业化生产实现之后,手工类商家要么转轨走高端路线,要么面临破产——因为这是工业化的必然。
              而在本人眼里,某些真正的技术性难题,比如如何用机器实现无接缝裁剪、实现工业化生产后如何确定汉服的尺寸、汉服的成本如何降低等等,个人认为有财力和舆论的支持,其实都可以解决。
              关于款式设计,个人认为如果汉服真正回到了剃发易服前的地位,加上工业化社会的巨大需求,还用担心款式一成不变选择太少么?我大胆预言:
              那个时候将是汉服设计师层出不穷的时代,是轮到海外各国用当年我国看“时尚之都”巴黎的眼光看我国的时代,是争相以汉服为时尚的时代!


              7楼2014-02-10 18:18
              回复
                回复节选:
                影斜思无由:
                其实我个人的观点是,常服批量工业生产,礼服什么的还是手工,就是大家都可以有的穿,但是节日里那种时候拿出来穿不常穿的比较贵的手工礼服。
                猫爸爸的小萌猫:(回复第一条评论)
                其实,如果技术难题攻克了,礼服批量化生产也是有可能的(老外不也去商店里买礼服么)
                影斜思无由:回复猫爸
                那也还是有高级定制啊。
                百年鲁尔:
                我觉得吧,基本上什么东西都可以进行工业生产,就是一个建立合理生产线的问题。但是汉服如果非要进行工业化生产的话,是必要进行一些修改,以便适应现代的生活方式。
                Ixmdmn:(他也是回复别人的,但是那个人说的话大致上就是清以前大家都穿,所以大批量生产没问题这一类的,在这里就不完全手打复述了)
                这个有点难,毕竟再怎么利落的汉服也不如现代服装方便,选择太多了,即便是日本都没有日常满大街穿和服的现象。
                skykhan:
                我是支持汉服的工业化生产的,因为即使是礼服,也是全体汉族人的礼服,每个人备上两件不多吧。那岂不是要20亿件?那么多的数量,手工怎么可能生产得出来?


                8楼2014-02-10 18:31
                回复
                  哇-老虎油:
                  我觉得考虑汉服流水线生产还不如考虑汉元素时装,说真的,我无法想象满大街形制花纹一模一样的流水线汉服,也不符合现在的生活节奏。
                  V问号:
                  借楼,其实搞生产,远不如搞营销来的实际,目前汉服面临的问题还是终端用户的问题,如何让市场接受的问题,如果市场被打开,无论何种商品的工业化都会瞬间被秒的,关于这点,想必同学们深有体会吧。
                  bxgsw5:(回复v问号)
                  +1。有了市场之后,产能不是问题。做出来能卖钱的话,兔子们(该贴吧里中国人的代称)是不会放过这种机会的。但是加入不能盈利,那是不会有人去干的。这是个利益之上的时代。顺势而为才是正确的选择。
                  kisugi:
                  要有市场才有工业化的价值,现在的市场手工定制才是最合适的。
                  lingxiang120:(针对楼主资本主义敏感的和谐说法)
                  资本主义什么的没必要回避啊!本来兔子玩的就是国家资本主义(貌似)
                  五阶生命体:(回复lingxiang120)
                  感觉说战略性资本主义更合适,由政权做主导,使得资本的发展从始至终都在为国家大的战略方针服务,而不是资本绑架政权,为虎作伥


                  9楼2014-02-10 18:43
                  回复
                    lupusinNineve:
                    总觉得大规模搞起容易授人口实。。。民zu问题了什么的,鹰家(该贴吧以此代指美国)一直在找借口呢。。。
                    独行的狼777:
                    穿了汉服。穿什么鞋啊。
                    猫爸爸的小萌猫:(回复独行的狼777)
                    目前这些东西同袍都还在掐,也就是说,没有形成现代意义上的汉服形制(统一标准)。有同袍日常生活中汉服搭配运动鞋,所以现在其实很混乱,“想怎么穿就怎么穿”。如果真要解决这个问题,个人觉得得等考古类专家等相关业内人士等得出了最终结论,形成现代意义的汉服形制才行。
                    lxmdmn:(回复猫爸爸的小萌猫)
                    汉服配运动鞋可以的嘛!怎么舒服怎么来呗,话说到底是用哪个年代的,汉服那圈还没吵清楚么?
                    齐人吟:(回复lxmdmn)
                    分款式不分朝代,好像是这么说的。


                    11楼2014-02-10 19:04
                    回复
                      基本上,我在手机上存下来的帖子就这么多了,这贴吧删的太快了,评论部分完全靠手打,一个小时终于全部完工了。这个楼里有一些评论还是挺有价值的,大家看一下,我辛苦手打也就值得了。


                      12楼2014-02-10 19:06
                      回复
                        看完之后,也给点你们的意见呗?
                        虽说现在大家也都在争论,可是,不争论的话永远不会有结论,把自己的观点都说出来吧!!!


                        13楼2014-02-10 19:07
                        回复
                          支持工厂化生产,点赞!


                          14楼2014-02-10 19:23
                          回复
                            最近几天在忙着助考,顶起来先


                            IP属地:上海15楼2014-02-10 21:42
                            回复
                              工业化的一方面必须明确是否我们在材料工艺上是否已经达到某种水瓶,我不认为现在的商家生产的汉服就说传统汉服。传统服饰不只是一个好像是的模样,这样和戏服有什不一样?
                              传统的服饰包括布料生产,传统的葛,麻,棉,丝,锦,绫,罗,已经各种布料,用雪纺制作的汉服也许被一些人认可,但我认为不用传统材料制作的,是现代汉服。另一方面,传统染色工艺植物染色啊,刺绣工艺,布扣工艺,等等制作工艺如何工业化?工艺复原如何变成普及,技师如何培养?再者,一味仿着古画做衣服必然没有创新力,如何培养汉服设计师,如何从中国传统纹样中提取中国风格的设计,做出新的创新力是工业化生产的必要用8因素,否则一个工厂生产出千篇一律的廉价汉服只不过和T恤一样不值一提。
                              传统服饰的意义在于它对工艺和文化传承,将来发展,必然会有两条路,一则高端定制,利用传统布料工艺量身定制。而在工业化生产成为像日本浴衣廉价消费品。当然其中还会有介于二者之间的产品,像是现在的旗袍定制店或者西装店。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4-04-11 20: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