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吉杰在去年推出新专辑《自深深处》后,近日又推出全新个人EP《自深深处·番外篇》之《YISCO彝斯科》。《YISCO彝斯科》被看做《自深深处》的一种延续,也是吉杰对自己内心的另一次解读。吉杰在采访中称,做音乐的人一定要有骨气。
坚持每年推出张EP
早在专辑《自深深处》中,吉杰就试着将他的民族特性和灵魂音乐进行融合,创造出了Yisoul这种独特的音乐风格。但受到当时专辑容量的限制,有不少遗珠之作未能收录到专辑当中来,于是《YISCO彝斯科》诞生了。吉杰和老搭档英国音乐人Timhutton再次携手,将彝族歌曲与复古迪斯科进行结合,打造出Yisco。吉杰说:“我曾经觉得唱英文歌,唱点爵士的东西挺高级、小资,但是最后发现那其实不是我。我是一个从大凉山出来的彝族小孩,然后走遍了全世界,我的音乐应该带有这种特质。”
吉杰称,完成《YISCO彝斯科》这张EP后,让他有了每年都做一张的想法,“筹备专辑的同时,每到年底可不可以做张实验性很强的EP。可能今年我会出一张爵士的EP。我觉得EP可以玩得纯粹一点。”
想到就做不迎合别人
谈及是否会担心歌迷对这张EP的接受程度,吉杰坦言,如果在5年前,他会担心,但到了今天根本不用担心,“我觉得做音乐的人得有骨气,想到好的创意,只要是来自于你的内心、真实的,就要拼命去做。”吉杰认为,现在歌手的走红,大部分是机缘巧合,没必要去考虑市场,迎合别人,“如果哪个歌手还在跪着做音乐,低头做音乐,那为什么还要做呢?做音乐,就要享受做音乐的过程。即便迎合市场,最后也难出名,这需要机会。在机会没来之前,就按照自己的内心做音乐,否则,就别做了。”
相比旋律情绪更重要
在吉杰的音乐中,民族特性无处不在,“我们的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这么丰富,我的切入点不是民歌的旋律,而是情绪的表达。”吉杰回忆,他去年在创作《自深深处》这张专辑的时候,姨妈去世了,因为彝族有哭丧的习俗,妈妈突然开始唱了起来,用彝族的语言去唱逝去亲人的一生,“我妈妈其实五音不全,但当时那个情景,她用彝语唱得非常感人。记得有一段旋律给我印象特别深,后来,我就用那个旋律写了《那时的我》这首歌。”在吉杰看来,少数民族喜极而歌,悲极而歌的创作方式,来源于他们原本的生活,吉杰希望能在民族的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坚持每年推出张EP
早在专辑《自深深处》中,吉杰就试着将他的民族特性和灵魂音乐进行融合,创造出了Yisoul这种独特的音乐风格。但受到当时专辑容量的限制,有不少遗珠之作未能收录到专辑当中来,于是《YISCO彝斯科》诞生了。吉杰和老搭档英国音乐人Timhutton再次携手,将彝族歌曲与复古迪斯科进行结合,打造出Yisco。吉杰说:“我曾经觉得唱英文歌,唱点爵士的东西挺高级、小资,但是最后发现那其实不是我。我是一个从大凉山出来的彝族小孩,然后走遍了全世界,我的音乐应该带有这种特质。”
吉杰称,完成《YISCO彝斯科》这张EP后,让他有了每年都做一张的想法,“筹备专辑的同时,每到年底可不可以做张实验性很强的EP。可能今年我会出一张爵士的EP。我觉得EP可以玩得纯粹一点。”
想到就做不迎合别人
谈及是否会担心歌迷对这张EP的接受程度,吉杰坦言,如果在5年前,他会担心,但到了今天根本不用担心,“我觉得做音乐的人得有骨气,想到好的创意,只要是来自于你的内心、真实的,就要拼命去做。”吉杰认为,现在歌手的走红,大部分是机缘巧合,没必要去考虑市场,迎合别人,“如果哪个歌手还在跪着做音乐,低头做音乐,那为什么还要做呢?做音乐,就要享受做音乐的过程。即便迎合市场,最后也难出名,这需要机会。在机会没来之前,就按照自己的内心做音乐,否则,就别做了。”
相比旋律情绪更重要
在吉杰的音乐中,民族特性无处不在,“我们的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这么丰富,我的切入点不是民歌的旋律,而是情绪的表达。”吉杰回忆,他去年在创作《自深深处》这张专辑的时候,姨妈去世了,因为彝族有哭丧的习俗,妈妈突然开始唱了起来,用彝族的语言去唱逝去亲人的一生,“我妈妈其实五音不全,但当时那个情景,她用彝语唱得非常感人。记得有一段旋律给我印象特别深,后来,我就用那个旋律写了《那时的我》这首歌。”在吉杰看来,少数民族喜极而歌,悲极而歌的创作方式,来源于他们原本的生活,吉杰希望能在民族的这条路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