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托比吧 关注:5贴子:549
  • 4回复贴,共1

【看过《迷雾》后我所想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清空了复杂感觉,写了点应该有用的东西


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4-01-02 00:46回复
    场景拘束在小范围,被困人的视野拘束在小范围,小范围同怪物搏斗,小范围谈论情况,小范围群体,小范围试探情况,人们的心理活动全因恐惧聚焦在同一件事,许多许多的小范围汇聚,在恐惧中集中,最后的四声枪响把小范围变成了大意义,跟宠物公墓的那条乡村小道的情节安排很像,小范围拘束加上周围不安背景让人心理变得复杂也是史蒂芬的恐怖小说的特点,为什么他的恐怖小说会畅销,会有深度,很大原因就是他的大段心理描写,而不是大片血腥。
    故事因为一场大雾发生,也因为雾的散去结束,雾不仅阻断视野,带来恐慌,也把人的理智掩盖,让一部分人去信疯女人的话,让人们互相猜疑,互相残杀,所以雾在这部电影里是比异空间怪物更可怕的元素,任务就是让人们自己充当自己的怪物。


    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4-01-02 00:47
    回复
      疯女人这个角色的安排并不是直观上的对宗教有什么不好的想法,她之所以能够蛊惑人心完全是因为恐惧把正常人变得脆弱,变得不相信自己的判断,所以才会转而投靠权威或者人数多的一方,而疯女人之所以有很大的煽动力就是因为她有《圣经》这个在西方几乎人人都有的权威,所以我觉得安排这个角色最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把人分群,把组织搞得溃散,让人不相信事实,从而凸显故事的矛盾过程。
      之后再说男主,一直作为正义方的领导者,有清醒的头脑,明确的目标,强健的身体,很典型的人物,所以电影一开始观众就会把希望全部寄托在他身上,我也是,毕竟谁会相信律师或者疯女人的话呢,过程也很“正经”,发现怪物,说服人们,采取措施,安慰孩子,头脑清楚,一直没死,但是到了结局处,观众越来越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把Happy Ending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的时候,他却给了任何人一个最意想不到的结局,也正式因为只有他没死,才让结局揪心程度和反省程度变得现在这样深刻,两小时的精神寄托被最后的四枪完全扭转,你越相信他,最后你就越痛苦。


      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4-01-02 00:47
      回复
        但是最后我想说的是,一切的发生不能怪罪于军方实验,不能怪疯女人,不能怪男主,事无论如何都会不可避免,他们都只是被牵着鼻子走的人罢了,史蒂芬创造这个故事的目的不是为了让人吁嘘人的死亡,而是通过悲剧血腥和死亡来警醒,于是我又分了这么几点,是我认为故事真正想要说的几点,当然也只是我自己想的:
        1.没有绝对的可靠与不可靠,不管你觉得是不是扯淡有时候就是要相信命运。
        2.困难面前要采取措施是绝对没错的,但不是所有的措施都是有效的。
        3.不要轻易被人说服,不要盲目从众,就算恐惧萦绕,也要尽最大的可能相信自己。
        4.面对未知没有绝对的对与错。
        5.在恐惧面前哪怕最可靠的人也会犯错误,最老实稳定的人犯的错误往往是最致命的。


        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4-01-02 00:48
        回复
          还有一个我很喜欢的设定:开始为了救自己亲人第一个走出去的女人没有死,她坐在救援车上盯着同样为了亲人而奋力求生的男主,最后这一幕很让人有感触,作者这样安排的原因我觉得主要还是让人更多依靠相信自己的感情吧,亲情、友情、爱情这些人的本性永远重于其他外界的信仰,男主身后的四具尸体和尸体里的四枚子弹会让人相信这点的,哪怕在现实中的过程很慢很慢。
          这部电影真的让我想了好多,所以建议你也看看吧,很有用。


          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4-01-02 00: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