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发展吧 关注:27贴子:762
  • 5回复贴,共1

赣州都市区规划定位为我国中部地区开放高地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按照省政府的部署,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开展了《江西省城镇体系规划(2012-2030年)》编制工作,现已全面完成。
规划提出在全省范围内构筑 “一群两带三区”的省域城镇空间发展总体结构。“三区”,即分别为南昌大都市区、九江都市区和赣州都市区。赣州都市区建设定位为我国中部地区的开放高地和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核心增长极、赣江源头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江西省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
按照原定计划,2013年12月前,我省将全面完成乡镇总体规划和200个重点镇重点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2014年6月前,基本完成全省村庄规划。2013年底前,完善城市综合交通(公共交通)、慢行系统、绿地系统(绿色通道)、住房建设、棚户区(旧城)改造、给排水、燃气、地下(综合)管线、商业网点、中小学布局等专项规划。
赣州的省级战略性新空间
赣州都市区的新区:赣州都市区内由赣州综合保税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城市新中心、科教创新基地、高铁站前区域等组成的新开发建设区域。
跨省对接合作新区:由赣州的龙南县、全南县和定南县的新开发区域共同组成的赣粤(港)对接合作新区,由瑞金市及周边县的新开发区域共同组成的赣闽(台)对接合作新区。
重大旅游开发地区:赣州(赣江-章江-上犹江)百里画廊、赣南红色文化弘扬创新区。
优化赣南城乡居民点体系
全省范围内形成由区域中心、地区中心、县(市)域中心、一般镇、村庄等构成的城乡居民点体系。省域中心城市为南昌(含南昌县、新建县),省域副中心城市为九江(含九江县、瑞昌市、湖口县、星子县)和赣州(含南康市、赣县、上犹县)。地区中心包括地区性中心城市和地区副中心城市两类。地区副中心城市包括瑞金、龙南等城市。县(市)域中心包括县(市)域中心城市和重点镇两类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楼2013-12-16 18:35回复
    加快区域轨道网建设。以南昌、九江、赣州等城市为核心建设覆盖50公里范围内的郊区铁路网。以人口规模1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为核心,整合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郊区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城乡公交系统,建设一体化综合客运枢纽。
    “五纵五横”的高速公路干线网:包括福州至银川高速公路江西省段、大庆至广州线江西省段、衡阳-吉安-泉州高速公路、厦蓉高速公路江西段、韶关-龙南-龙岩高速公路、
    “五纵五横”铁路网:包括京九铁路、京九客专(包括昌九、昌吉赣城际)、皖赣铁路(包括皖赣复线)-鹰(潭)瑞(金)梅(州)铁路通道,向莆铁路通道,包含京福客专、峰福铁路的京福线通道,包括赣韶铁路、赣郴铁路-赣龙铁路及其复线(远期作为厦昆客专)的赣南东西向铁路通道。
    “两纵三横”客运专线网:包括京九客专(包括昌九、昌吉赣、赣深)、厦昆客专(赣龙复线-赣郴铁路)等。加快建设高速铁路客运站。
    内河航运线:以长江干线(江西段)、赣江、信江国家高等级航道为骨架,以赣江东河、信江西大河等区域性重要航道为依托,以一般航道为基础的通江达海的全省内河航道体系。
    航空体系:昌北国际机场(4E)、赣州黄金机场(4E)等在抚州与南城之间、瑞金预留好4C机场选址。
    重视公共服务体系与住房体系建设
    教育科研设施方面,南昌、赣州等地建设高等教育园区和科研机构集中区,其它中心城市和人口规模大的县(市)加快发展高等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挥20万以上大中城市的聚集作用,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基础教育系统。
    体育设施方面,依托南昌大都市区、九江都市区、赣州都市区建立具备承接高档次运动会的体育设施群体;设区市、县(市区)建成全民健身活动中心,镇(乡、街道)、中心村(社区)建有公共体育健身设施。
    住房体系建设方面,依照国家规定的各项方针政策建设保障性住房和面向中低收入阶层的低价位、中小型户型普通商品房。进一步活跃设区市、县(市)的住房市场,支持城市周边镇的普通商品住房建设;抓紧开展城区内的棚户区改造工作,对矿区、林区、垦区、革命老区和欠发达地区城镇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大扶持力度。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楼2013-12-16 18:36
    回复
      省级政府重点管理地区主要包括:区域绿地、跨省生态保护地区、流域上游矿产开采与城镇协调发展区、跨地区水源涵养及水质监控区域、区域基础设施通道、战略性发展空间、重大交通枢纽地区、跨地级行政单元的开发建设区域等。空间管制主要分为监管型管制、调控型管制和协调型管理三级。
      规划确定的监管型管制和调控型管制对象以及历史文化街区中涉及到的重大建设项目,应提交省城乡规划委员会审查,审查同意后由省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围绕本规划确定的城镇化发展目标、战略和具体规划要求,制定近期行动计划。将推进近期行动作为考核各地区推进城镇化工作的重要指标;建立起分时序、抓重点、差别化的考核评价比机制。
      通过培育三大都市区的综合服务职能,建设“五区一基地”,进一步提升江西城镇的内聚发展能力和承载能力;通过培育赣南地区的新增长极,促进江西省域范围内的协调发展与统筹发展,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提供支撑。


      3楼2013-12-16 18:36
      回复


        4楼2013-12-16 18:37
        回复


          5楼2013-12-16 18:38
          回复


            6楼2013-12-16 18: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