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公社吧 关注:128贴子:3,210
  • 5回复贴,共1

影响效果图表现效果的主要因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影响透视效果的主要因素由以上叙述可知,物体透视图的表达效果,不仅与观察者和物体之间的位置有关,还与物体和画面之间的相对位置有关,所以,在绘制透视图前,应分析被描绘形体的特点,根据表达要求,选择透视图的类型。为使绘制的透视图形象而逼真地表达形体,获得预期的表现效果,在画透视图时,要处理好观察者、形体和画面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这三者间的位置关系是以观察者的站点、视高以及形体与画面之间的相对位置体现出来的。这些因素的处理是否确当,将直接影响效果图的表达效果。以下就影响效果图表现效果的主要因素作一浅要的分析。
在选择观察者站点位置时,应注意两点。视角大小适宜众所周知,当人的头部不动,单眼观察前方某一距离的景物时,眼睛的视线是有一定范围的。根据人机工程学的测定,人在观察景物时,单眼水平视角α可达120°~150°,而垂直视角可达130°左右。而清晰可辨景物的,只在一个以人眼(视点)为顶点,中心视线为轴线,视角(即锥顶角)约等于60°的圆锥面内。因此,在选择站点时,应将视角控制在60°以内,而以30°~40°为最佳。如果视角大于60°,透视图便开始产生畸形而使物体形象失真。为了简化起见,将视线与视锥中心线的最大夹角称为视半角,视半角为视角的一半。为获得形象逼真的透视图,条件之一就是应确保视半角小于30°。而站点S2 的视距较远,水平视半角α/2被控制在30°以内,这样两灭点的距离较远,形体水平轮廓线的透视收敛平缓,图形舒展大方,视觉感觉良好。当然,不是说视半角越小越好。如果视半角过少,灭点相距很远,不但给作图带来困难,而且形体水平轮廓线的透视过于平缓,接近于正投影,失去透视图的趣味。


1楼2013-11-20 20:46回复


    2楼2013-11-21 16:25
    回复


      4楼2013-11-21 16:26
      回复


        6楼2013-11-21 17:07
        回复


          9楼2013-11-21 17:08
          回复


            10楼2013-11-21 17: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