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眼恐龙虾吧 关注:1,376贴子:9,153
  • 20回复贴,共1

科普必读资料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鲎虫的大背壳呈椭圆形,腹部细长,柔软灵活。长尾巴成叉状。体长大约有100毫米,共分成约40节,还有些叶子一样的附属肢体。有些肢体多达70多对。因为它有三只眼睛,两侧黑色的复眼,还有中间一只白色感光的眼睛。恐龙虾是因为它经过了恐龙时期没有绝迹,完全没有进化,保存了三叠纪时原始的长相,名称因此而来。
鲎虫是典型的水底栖居动物,主要食有机体的碎屑,或者捕捉小的水生物和它们的幼虫。鲎虫的卵有很强的生命力,不怕干旱,池塘水和湖水干枯许多年以后它们的卵还会存活,等有水以后还会孵化出来。
已知的大约15种鲎虫都是淡水鲎虫,栖息在湖泊、池塘中,主要分布在欧洲和北美。
三眼恐龙虾的生命周期并不长,大约90天,成虫体型可以有1~3吋长(约2.5~7.5公分),至於能养到多大,这完全依赖您给它多少的阳光跟食物所决定。在孵化后,它会以一天一倍的惊人成长速率成长。它们的幼虫成长阶段会很快的经历多次脱壳(大约每日一次),在30天内进化至成虫。三眼恐龙虾的原产地是下雨天所形成的天然池塘,全世界都有它们的踪迹。这些天然的池塘在乾旱时期都会乾涸消失,成虫因为缺乏水份以至於乾死,但是它们的幼虫卵却因为乾涸,而进入了一个生物界的特殊现象—“滞育期”。直到下一个雨季来临时,原来的低洼地又形成了天然的池塘,它们的卵受到了雨水的滋润,就会立即进行孵化,演育出它们的下一代。
进入滞育期的时候,雌性的三眼恐龙虾会发出一个生物讯息,告诉它们的卵“不要进行孵化”,在它们的卵产下的第13~27天,它们会停止继续孵化。而这项生物讯息也同时通知了它们的卵,在下一个雨季来临的时候,就是该“进行孵化的时候”。这项生物讯息或许是一个化学反应,经由雌性三眼恐龙虾来告诉虫卵,而停止了它们的生物时钟。据科学家的实验室研究,只要保持在干旱的状态下,滞育期至少有25年之久。也就是说一个三眼恐龙虾的卵摆上25年,您再将它丢到水里,它还是会孵化。
饲养方法:
备好水,孵化的话最好用小容器,玻璃或者塑料瓶就行。水不要超过半升,大概5cm深就够。因为这样食物密度才会大,有益于幼虫的生长。放入植物碎屑,上面休眠的微生物会繁殖,给幼虫提供食物。如果是和卵分开的话就在放入碎屑24小时之后放入卵,混合的话就只能一起放了。分开的碎屑在一周之后可以拿出,混合的话等能看到幼虫之后再小心舀出吧,或者留着也行。
水用纯净水或蒸馏水最好,这样可以模拟新积的雨水环境,利于孵化。找不到的话矿泉水可能也行,自来水则即使再放多少天也难以保证。温度控制在20-25度左右,可以用白炽灯来加热。最好在缸里放入小温度计。最好在缸内放一小段水草,可以提供氧气和食物。最快两天就可以看到幼虫了(大概1mm长的淡橙色小点,游动是一蹦一蹦的样子)。
如果有水草的话第一周基本可以不用喂食,微生物会大量繁殖,而它们稍微长个三四天就会开始啃水草了。一开始长得很快,两天内的外形就会有明显变化。喂食的话……一般买卵会附带专用食物。试过的有青菜,蛋白,鸡肉,胡萝卜,水蚯蚓(等它们长大才能喂),蚊子,蚂蚁等等。记住要少喂!一开始只要很少很少就行了!它们对水质变化很敏感!没吃完的食物不要留在里面超过2小时以上!分离卵的方法:在成虫全数寿终正寝后,把大部分水倒出(可以留着,后面有用),再把大部分的底材舀出。留下底部比较脏的水。然后灌满水(普通自来水就行),静置15秒,再倒出大部分水。再灌满,15秒,倒出……重复多次。因为新产下的卵比脏东西重,所以会下沉得较快,而脏东西会被倒出去。重复5/6次之后应该可以看到卵了,直径1mm左右的小圆球,棕色或者粉色。等剩下的大都是卵子之后就可以用滴管或者随便什么东西把卵吸/舀出,或者用多层纸巾 漏斗过滤出来也可以,不过记住要慢慢来。分离出来的卵将其晾干,不过小心不要被风吹跑了,晾干两周之后就可以使用了。这种机制是为了确保幼虫在下次雨季开始时孵化,而不是这次雨季的末尾。下面是自制植物碎屑的方法,记得上面说过分离卵子的时候把第一次倒出的水留下吗?用这水泡开一小块椰砖,然后晾干,就可以用了。在孵化第二批的时候加入一小撮就行,大概是一个茶包的量。没有椰砖的话可以用揉碎的干树叶或者干草,不过一定要无毒的种类。
I


IP属地:吉林1楼2013-11-02 23:18回复
    个人认为饲养时山泉水为宜,其它水质很难保证无污染,适当的阳关照射有利于卵的孵化,其它没什么特殊要求,当然,最好配上放大镜。
    随时欢迎虾友提宝贵意见,发表经验心得,图片资料。同样也欢迎感对此吧感兴趣的朋友,大家畅所欲言。
    注:现本吧征集鲎虫和蚌虾的具体种类分类资料,图片,望留意。I


    IP属地:吉林3楼2013-11-03 08:34
    回复
      我还是来顶


      IP属地:黑龙江4楼2013-11-03 10:28
      收起回复
        出现于上三叠纪,现全世界仅残留10余种,仅鲎虫科(Triopsidae=Apusidae),包括鲎虫属(Triops)和鳞尾虫属(Lepidurus),我国仅报道有丰盛鲎虫一种。体长20~90毫米。头部及躯干前部覆有一整片平扁的盾形背甲,躯干后部细长,圆筒形,尾节后端具一对细长的柱状尾叉,背甲后缘中部内凹,前端背面有一对无柄的复眼,一个单眼。复眼后方中央有一背器。背甲中线上有一隆起脊,两侧有触角腺。第一触角十分细小,第二触角退化或完全消失。大颚发达,切缘具锐利的锯齿。第一小颚构造简单,第二小颚退化,仅留痕迹。躯干部体节有25~44节,前11节各有一对附肢,12节以后各节各有两对或更多的附肢,后部的一些体节无附肢。躯干肢具运动和呼吸的功能。第一对躯干肢各叶延长呈鞭状,有触觉功能。常分布在较干燥的地区,生活于间歇性的淡水和半咸水水体中。除滤食细菌、藻类和有机碎屑外,还捕食昆虫幼虫、环节动物和蛙卵等。行有性生殖。雌性产出的卵藏于育卵囊中,卵孵化成无节幼体。环境不良时,可形成壳厚、耐干、耐冻的冬卵,到环境适宜时发育孵化成幼体。有些种平时行孤雌生殖。在学术上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IP属地:吉林5楼2013-11-09 18:31
        回复
          果---断---收---藏---了---膜---拜---楼---主


          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3-11-10 08:07
          收起回复
            同上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3-11-10 15:40
            收起回复
              好贴,必须收藏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3-11-11 22:36
              收起回复
                环境好的时候产出的卵可以直接孵化啊!那把它的生存环境弄得好一点不就可以像观赏虾那样繁殖了?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3-11-14 20:2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