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损(公元前536—前487年),字子蹇,以字广为人知。孔子弟子,比孔子小十五岁,七十子之一,后人评为“二十四孝"之一。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门徒,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具体情况,阅览下文),有“单衣顺母”、“鞭打芦花”的故事传唱至今。
闵损成长经历
闵损幼年丧母,一度受继母虐待,生活很苦。成人之后,父亲故世,正守丧三年未满时,国家又遇战事,便应征从军。艰辛的生活和复杂的社会经历,使闵损深深体味到世事不易,逐渐养成了寡言少语、老成持重的性格。平时,他很少讲话,然而只要讲话就说得很中肯。有一次,鲁国要役使民众翻修仓库,闵损说,修理一下不行吗,为什么一定要大翻修呢?孔子得知此事,感慨道:“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论语·先进》)。在跟随孔子学习过程中,闵损也处处表现出成熟和世故来。他不仅勤奋刻苦,而且与颜回相似,十分恭谨敬师。他有机会常伴孔子左右,从来都是“訚訚如也”,始终保持恭敬正直的姿态、做法,仅此一点,就深得孔子及同门学子的称誉和信赖。 (全文: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42653451/)
闵损成长经历
闵损幼年丧母,一度受继母虐待,生活很苦。成人之后,父亲故世,正守丧三年未满时,国家又遇战事,便应征从军。艰辛的生活和复杂的社会经历,使闵损深深体味到世事不易,逐渐养成了寡言少语、老成持重的性格。平时,他很少讲话,然而只要讲话就说得很中肯。有一次,鲁国要役使民众翻修仓库,闵损说,修理一下不行吗,为什么一定要大翻修呢?孔子得知此事,感慨道:“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论语·先进》)。在跟随孔子学习过程中,闵损也处处表现出成熟和世故来。他不仅勤奋刻苦,而且与颜回相似,十分恭谨敬师。他有机会常伴孔子左右,从来都是“訚訚如也”,始终保持恭敬正直的姿态、做法,仅此一点,就深得孔子及同门学子的称誉和信赖。 (全文: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42653451/)